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中,我看到郤家兵使用戈,很有启发战戈只有是竖刃,士兵可以挥舞戈,用横枝钩住战车,而后由其余人上前格杀战车上的人。因为是竖刃,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持戈的士兵只要轻轻抖一抖手腕,就可以把戈刃从战车上拔出来,继续战斗。

我要了小聪明,将我们战戈变成战戟,戟的横枝变成了小钩子,但因为我们有了这钩子,当赵兵钩住战车后,再把兵刃从木头里拔出来显得很困难,如果战斗场面再激烈点的话,我家士兵恐怕来不及从战车上拔出长兵器,只能挥舞贴身短剑战斗。

所以我想,我们今后还是恢复战戟的设计,所有的长兵刃都用战戟,戟的横竖刃直上直下,比较好不过,我赵氏缺铜,将大量的铜制作兵刃,我恐怕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所以,我的意见还是用铁来代替熏刚才给我展示了插心剑的技艺,我就想了,能不能把相同的技术用于制作铁制兵刃。我仿佛记得,将铁与木炭混合在一起进行冶炼,就能冶炼出非常锋利的高碳钢,这种钢虽然锋利但是脆,如果像插心剑一样,我们将剑的刃部弄成高碳钢,是不是更好

对了,我还记得炼钢过程中要掺一些石灰,用于脱去铁矿中所含有的杂质总之,我的记忆也不完整,你们试着按我说的方法自己去摸索,我希望明年开春,给家族武装全部换装”

赵武说完,看到熏脸上全是懊恼,师偃脸上全是愤怒,他忽然想起自己的经历,马上又补充:“当然,熏研究出了插心剑技术,是大功,要赏,要重赏。师偃,赐熏五里之地作为食邑,如何如果他还能在铁器上研究出插心剑技艺,我们再加倍赏赐。”

熏兴高采烈,感恩不尽的跪下:“我熏本是贱人,凭技艺在列国寻一口饭吃,从没想到自己能拥有封地,成为贵族。赵氏赐予我的恩情没说的,我熏一定把插心铁剑研究出来,让主上尽快装备武士。”

师偃犹豫:“管子管仲仿佛也没有这样厚赏匠人不过,主上既然决定了下臣遵令”

齐策立刻展开地图,以便对师偃吩咐:“既然这样,你快拿土地典测来,给熏划地主上你看甲氏那片沼泽。甲氏开垦计划,我们事先已筹划了一年,现在主上终于把甲氏拿到手,明年我们就派出垦荒队熏的封地不如就赏在甲氏,如何”

那位好龙的叶公现在进入赵城学宫,专门教授绘图技巧赵武要求对方主要研究绘制地图的技巧。有这样以为春秋名画师,虽然因此被叶公浪费的纸张不少,但赵地的艺术修养为此提高了不少,比如齐策,他现在的绘图手法更进步了。眼前这份地图上,齐策已开始学习阴影画法,将甲氏整个盆地的山梁湖泊形状,描绘的栩栩如生。

这份地图展开后,另几位家臣都兴冲冲的围了上来,指点着甲氏发表自己的意见。赵武拿起一根竹简,指点着周围的山形,感慨说:“这地方真是一片易守难攻的伏地,四周都是大山,两端峡口很小,在峡口各自筑一座大城,我们就能将整个盆地揽在怀里”

齐策否决:“主上的计划过于宏伟,真要按主上的计划,我看我们一百年也不能把甲氏开发出来。我认为,初期我们不妨低调点,将屯垦点散布的很近,到时候这些屯垦点开发完善,将它们彼此串起来,就是一座大城,以此逐步推进,蚕食那片土地,我估计,三十年后我们能看到成效想想看,这速度,我们这一代人就能见到开发结果了。”

赵武兴致勃勃,他仿佛迷上了这种建设游戏,用竹简指点着周围的山形说:“我们初期的布局要好,甲氏四周都是大山,不妨在山脚下修一连串的堡垒当作屯垦点,而后以堡垒为墙逐步向盆地中央推进。如此一来,将来发生战争,对方的大军才翻过山梁,就会遇到顽强阻击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修建石堡的技术,不是嘛修建出的石堡至少能屹立五百年,所以我们的规划要畅想到五百年后”

齐策再次摇头:“五百年太远,我们一旦将甲氏开发出来,首先要防备国中的卿大夫的眼红,所以我还是建议采用逐步推进的策略,从峡口开始,先设囤殖点,下一步跳往盆地中央,再下一步跳往这,这里是通向卫国的山口等这条路一旦贯通,我们与卫国的商路就建立起来了。”

第五十九章 断后的又是我

师偃插话:“我赵氏有了通往卫国的商路,光甲氏挣的钱就能自给自足,再过不了数年,开发甲氏就不是我们的负担了。”

赵武一拍桌子:“那还等什么,就按计划推今年出战的武士当中选取功勋最高者,封给他们戈一份屯垦点,让他们自家去购买奴隶,去开发屯垦点的土地。另外,我们还要派出五支队伍前往甲氏,每支队伍不妨以两百户为限制,让他们每人负责一个据点,甲氏开发完成后,我允许他们十年之内,每年只交少量农税”

井田制下,建立集体农庄的制度很齐全,而春秋时代,部落之间迁移的习惯并没有丢弃,比如晋国就屡次搬迁国都,所以当代人没有背井离乡的概念。赵武提了个头,家臣们立刻将屯垦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以师偃负责根据功劳度提供名单,以师修负责对这些屯垦人员进行冬季培刮,齐策负责挑选合适的屯垦点,一直留守家中的围大夫英触则负责筹集屯垦所需要的农具与物资。

眨眼之间,一切工作安排妥当。

眼看天色已晚,赵武准备起身回自家后院,齐策却又提醒:“主上,我们明年还要扩编军队,这场战争远没有结束,明年还有大战,主上继续带两千士兵出战,未免与身份不相符,明年我们至少要带五千人,所以我建议,立刻在城中挑选士兵,对他们进行训练,”

赵武止住了脚步:“刚才说到恢复战戟,我还想说,我们的铠甲也不行,现在的铠甲夹缝过大,士兵很容易受伤,而受伤后又难以治理,我认为我们应该研究一种无缝甲。

武士昆也在现场,齐策目光闪了一下,没有插话,赵武的话让他想到魏锜的战死,有养由基这种神射手存在,金镂甲貌似防御全面,但其中的夹缝却容易使士兵受伤。因此齐策对赵武的话深表赞同,他把目光望向了铸剑师熏。

熏为难的回答:“主上曾说过,要把铁敲成薄片,但我们反复试验,总是不成功,敲着敲着,就把铁敲穿了,根本无法敲出一块大的薄片

赵武插话:“那就再铜,铜这个东西软,延展性比较好,敲出一块大薄片来护在胸前,实在是又威风又好看”

熏为难的摇摇头:“主上,我们实在铸造不出更多的兵器了一铸造那只大铁鼎,已经用光了我们所有的蜡,而国都里面的蜡都被我们买空了,再想找到蜡,至少要等到明年开春。”

难怪,难怪春秋时代要用铸造大鼎来显示国家实力。窝蜂蜜要想保持正常的发育,至少需要一个山坡的鲜花供它采集花粉,酿造蜂蜜,筑巢生拜。铸造一个大鼎,所需要的蜡模是十分巨大的,而一窝蜂蜜出产的蜡有限,在春秋如此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上,要想采集足够多的蜂巢,需要大量的人手,漫山遍野的进行搜索。要想铸造一只体积庞大的鼎,需要的蜡是海量的,因此,所要搜集的蜂巢数量也难以想象。

在自己的国土上搜集到足够制作鼎模型的蜡,这意味着自己的人手足够多,疆域足够大。所以,在春秋时代,一个国家有能力铸造一座大鼎,这就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向敌人发出恫吓:瞧,我的国家人手多,我的地盘足够大,你不服气,咱俩来比比看。

赵城已经在竭力发展养蜂技术,但因为制作了一只铁刑鼎,便用光了所有储存的蜡,以至于连正常的武器生产都不得不停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