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打量,发现身后无跟踪者,而赵氏的武士头领都站的离门口足够远,不可能听到屋里的谈话,他才小心的钻进门里,一见面就跪地叩首。

赵武正在地上转圈子,他似乎在考虑该用什么语言让春秋人明白他讲的一些内容,又或者他在犹豫,是不是该把他知道的东西传授给工匠们,停了一阵子,他迟疑的问工匠头目:“赵氏的铁矿都是从哪里采集的”

匠师指了指西边,回答:“通往蒲城的大山里,可惜我们的矿石质地不好,需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练出好的铁”

赵武小心的问:“你知道淬火吗”工匠茫然的摇摇头。

赵武仔细的组织语言,将他所知的淬火技术传授给匠师,匠师听懂了之后,恍然大悟:“主,你说的这些我好似听说过,恍恍惚惚,有人传闻能让铁变的更锋利,也更坚硬,只是这种方法向来人云亦云,未辨真假,原来真有这种法子。”

赵武又问:“你知道齿轮吗”

工匠不知,赵武伸手在怀里掏了半天,手从怀里拿出来的时候,他似乎鼓足了勇气:“给,这玩意可以帮助你进行拉丝,我告诉你法子”

赵武连说带比划,恨不得撬开工匠的脑袋,将他所知道的知识直接灌输进去,这种单项式解说直持续到半夜,赵武有气无力的又问:“我们现在的武器过于简单,我想把戈再变化一下,比如戈前方加一根刺,使它带有刺杀的功能”

也许是工匠被连续的智力击到开发了大脑,这次他回答的很机敏、很迅速:“主,你说的戟吧这是楚人的武器,我们国中倒很少用。”

赵武愣了一下,马上又说:“既然这是楚人的武器,咱也不好完全照搬,那就改一下,将戟的横枝变化一下,将它变成一个类似小勾子状的东西,这样,戟的啄击功能还在,但因为是钩子,它的啄击功能反而强化了,而刺的方面,我认为我们完全用铁铸造,只要研究出淬火方法,或许能比楚戟更加锋利”

稍停,赵武又思索的说:“我们的武士可以用铁甲,但我还需要几副铜甲,这是送人的礼物,所以要尽量做的华丽。现在人都以为铁是恶金,拿铁甲送人恐怕别人会不愿意,甚至怨恨我们,所以我需要几副铜甲”

工匠头点点头:“主,其实还是铜甲好,这铁甲穿在身上,即使不下雨,士兵们出一身汗,铁锈就沾了一身,使得皮肤发痒,很是难受,故此士兵称之为恶金,不愿意披挂在身。主要是制作铁甲,我恐怕士兵们都不愿穿上”

赵武在屋里转了几圈,愁的直用脑袋撞墙:“有什么既简便又便宜的鎏金方法”

第十八章 有关“赵武”的历史之谜上

工匠现在态度轻松了,显然他认为刚才赵武的传授,已经把他当作了入室弟子。而春秋时代,能够得到知识传授的机会并不多,有一点点知识就是人才了,可以成为卿大夫。在这种心态下,工匠居然也开始出建议了:“主,你所说的鎏金方法,我们也试了,可惜这鎏金方法也有一个弊病,比如青铜,用水银融化青铜后,原来青铜里的的铜、锡、铅全分开了铅在最下面沉着,锡在最上面浮着,铜夹在中间。这种金液抹在剑身上”

赵武大声喊道:“我知道了,镀锡”

反应过来的赵武马上又说:“鎏锡铜锡铅分开了,这不正好,我们可以把两种颜色都鎏在甲上,这不是以甲为画布,你可以涂上任意的图案吗好啦,以后铁甲就鎏锡,给铁甲片上镀一层锡,既防锈又漂亮。”

找到了解决办法,赵武抬眼看看天色,觉得困意涌了上来,他随手打发工匠头目离开,自己带着浓浓的睡意躺到榻上。临睡前,他最后的意识是:“我是不是一不小心改变了科技,现代人看到这段历史,看到这些突兀产生的科技,是不是会很纳闷”

沉睡过去的赵武不知道,其实在他原来的时空里,人们也对这段时期的历史也感到非常纳闷。他们目光的焦点都集中在一个非常奇怪的年份上公元前476年。这刚好是赵武抵达这个世界整整一百年后。

在公元前476年,一些新科技蹊跷般、在公元前476年附近如井喷般涌现,比如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司南;叠铸法铸造的青铜刀币;炼钢淬火技术;此外,山西还发现青铜棘齿轮直径25毫米,40齿、山西永济县更是出现了铁制棘齿轮。在家禽饲养中突然出现的现代孵术,出现“鸭城”、“鸡陂”等中国最早的专业鸭场和鸡场,等等。

上述科技进步都出现在晋国或者晋国临近区域,此外还有梯子、滑轮、墨斗、锯子、弩、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磨、碾、锁、钻等器具的发明,以及小孔成像原理、杠杆原理的阐述,还出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等等。而现代考古表明,这些已知的春秋科技,其考古学实物都出自同一年份:公元前476年。

最让人感到纳闷的是,这些新科技像是突如其来、横空出世的。在此之前,人们未找到这些新科技诞生、及其发展成长的星点记录它们不是从科技树上诞生的。那些墓葬出土文物显示,公元前476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直接就是成熟、成型的技术。

更加奇怪的是:稍后不久,这些技术中,其中一些技术又突然消失,仿佛从来没出现过,后来甚至都未曾被人提起,全靠了考古挖掘现代人才知道它们曾在春秋出现过比如前述的、采用现代孵化技术的专业养殖技术:“鸭城”、“鸡陂”技术。这些技术是怎么来的,它是嫁接的吗是移植的吗它的诞生、发展、逐渐成熟的过程,到哪里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