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世英雄 > 分节阅读 339

分节阅读 3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空军来说,情况也一样,因为部署在外围的都是民兵与游击队,阻击能力非常有限,所以要想迟滞美日联军的地面进攻,让部署在后面的正规军有足够的时间进入防御阵地,就只能依靠空中打击。

受此影响,当天上午的空中战斗以小机战为主。

虽然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双方仍然派出了最先进的战斗机,而且在赤峰到渤海湾上空展开了激烈战斗,但是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双方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战斗机交手。在这种遭遇战中,美日联军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要知道,当时美日联军的战斗机必须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轰炸得到了防空系统保护的东北军防线。受此影响,美日联军要么让战斗机使用射程超过一百公里的防区外武器,在中国军队的防空导弹拦截范围之外开火,要么就只能出动f35系列战斗机,而且只能在内部弹舱里携带弹药。

对于那些使用防区外弹药的第三代战斗机,中国空军基本上是望尘莫及。

空战,主要就发生在美日联军的f35与中国空军的第三代战斗机之间。

事实上,绝大部分时候,执行攻击任务的f35都会主动回避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只有在躲不开的情况下,才会与之交战。

原因很简单,f35并不适合空战,而且在只使用内部弹舱的情况下,载弹量非常有限。

拿性能最好的f35a来说,在执行空中优势任务、也就是空战任务的时候,最大推重比也只有085左右,而中国空军的j10与j11在执行空战任务的时候,最大推重比都在1以上,j11甚至能够达到115。在设计上,f35a必须兼顾隐身性能,所以不得不牺牲战斗机的气动性能,使其机动性大受影响。j10与j11本来就不是隐身战斗机,在设计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过隐身问题,气动布局非常适合高亚音速格斗。即便比速度,f35a也远远不是两种第三代战斗机的对手。

实战中,f35a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因为绝大部分时候,f35a执行的都不是空战任务,所以在携带弹药的时候,最多只带上了两枚格斗导弹。j10与j11至少能够带上两枚格斗导弹,而在己方没有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还会额外携带两枚、甚至是四枚中程空对空导弹。即便在很多时候,f35a都不会被j10与j11的雷达探测到,空战往往在视距内展开。可是先进中程导弹基本上都具备不错的机动性能,在必要的时候都能当成格斗导弹使用。如此一来,f35a的空战弹药明显少于对手,在空战中也就很难占到便宜了。

可以说,f35a还是好的了。

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参与了战斗,出动了少f35b支援地面部队。如果这种战斗机与中国空军的战斗机遭遇的话,肯定会更加悲惨,因为在设计的时候,f35b的重量严重超标,而且升力风扇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部空间,结果只能取消掉“火神”机炮。虽然能够携带航炮吊舱,但是肯定会破坏隐身效果,所以在实战中,f35b的飞行员很少会选择携带航炮吊舱。

总的来说,f35并不是一种适合用来执行空战任务的战斗机。

当然,美国在宣传这种战斗机的时候,肯定会宣称其空战性能超过了第三代战斗机。毕竟对很多国家来说,既没有足够的资本、也没有足够的资格采购f22a,只能用f35充当制空战斗机。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的宣传也没有错。只不过,要想让f35在空战中击败第三代战斗机,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掌握了制信息权,能够用强大的支援系统使其获得优势。

显然,此时美日联军并没有绝对的制信息权,也就无法让f35在空战中有上佳表现。

当天上午,这种零星的战斗,至少葬送掉了七十四架f35,而按照中国空军宣布的作战结果,被击落的f35多达一百二十九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遭遇战中,被j10与j11击落的。

惨痛的损失,严重透支了美日联军空中力量的战斗力。

打到当天下午,美日联军不得不一再压缩对地打击行动,增强制空力量。

事实上,中国空军在当天上午的战斗中也损失了不少战斗机,只不过很大一批战斗机不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的,而是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被美日联军的防空系统击落的。根据日军的作战统计,当天上午,被日军自行高射炮击落的中国战斗机就有六十架。即便排除其中的夸大成分,这个数量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相对而言,反而是美军防空系统的表现不是太突出,主要是战场集中在承德方向上,大部分中国空军的战斗机都是低空进入、低空退出,很少进入中高空,因此部署在承德与赤峰的美军战区防空系统没有获得多少表现机会。

这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即美军缺乏有效的野战防空手段。

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要知道,在以往的战斗中,从来是美军轰炸别人,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空军能在大规模战争中轰炸美军呢。对美军地面部队来说,美国空军就是最好的空中守卫者,因此没有必要装备太多的野战防空系统。正是如此,美军的战区防空系统也以拦截弹道导弹为主,而不是用来拦截低空飞行的战斗机。

空中战斗的结果,肯定对地面战斗产生了影响。

说得不客气一点,美日联军在空中战场上的失利,已经预示了地面战斗的结局。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六十一章 打破僵局

第六十一章 打破僵局

平心而论,美日联军在北线的战斗打得并不顺利。

当时,美日联军在北线战场上的主力部队是美军第二骑兵师、第四步兵师、第五步兵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另外还有八个日军主力师、四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与十二个日军二线师,总兵力高达三十五万,只不过其中真正用于作战的就只有十二个主力师,其余十六个师都放在后勤补给线上。

从这一部署就看得出来,帕特里奇并不指望在北线取得快速突破。

安排兵力的时候,帕特里奇不但将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放在了这边,还将美军在北方战场上的三个步兵师中的两个放在了这边,第五步兵师还是从南方战场上调来的,压阵的装甲部队只有第二骑兵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