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世英雄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五军上下将士虎虎生威,也与罗耀武的治军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个像他那样的军长,还怕没有士兵肯卖命吗

当然,战场上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韩军a集团军在当天上午攻入了丹东市区,虽然进展不大,但是总算突破了守军设在城市边缘的防线,战斗正式进入城市战阶段。

在第十五集团军的威胁下,美军第七步兵师与韩军b集团军没敢贸然南下。

关键还是在战场东面,在继续突破已经不大可能的情况下,第四步兵师转而向西,把矛头对准了盘踞在宽甸的第十五集团军。

几股强大的力量,正在向狭窄的丹东汇集。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六十五章 及时弥补

第六十五章 及时弥补

围绕着丹东展开的角逐越激烈。战局就越明显。

拼到十一月三十日,美韩联军总指挥帕特里奇也看出点端倪。

虽然韩军已经攻入市区,正在按照计划向港口推进,但是帕特里奇一点也不轻松,因为打到这个时候,中国军队的主力集团军还没有登场呢。

在前面拼的,全是二线部队与当地民兵。

一群乌合之众都能坚持这么久,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

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认,他把进攻中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想得太简单了。

不可否认,在台湾与朝鲜,中国军队的表现确实乏善可陈,即便打了几次较为漂亮的战役,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

可是打到中国本土,情况就出现了很大改变。中国民众没像情报机构所说的那样,夹道欢迎千里迢迢赶来的美军。

即便大部分民众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非常漠然,仍然有不少民众自发的进行抵抗。

帕特里奇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摊子铺得太开了。

按照帕特里奇最初的设想,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以东西两路为主,只要有一路取得突破就能打开局面。

显然,这违背了进攻的基本原则。即集中使用兵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一部署还没有多少问题。

不管怎么说,美军的突击能力摆在那里,半点折扣都没有,每路大军后面还有数十万韩军,取得突破后就能迅速展开,以野火燎原之势扫荡鸭绿江北岸。

问题是,从一开始,这场战役就不太顺利。

二十八日凌晨的空战,让帕特里奇出了一身冷汗。

中国空军的绝地大反击几乎在一夜之间撕碎了帕特里奇的美梦,让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等到美韩联军调整过来的时候,战斗损失已经超过了红色警戒线。如果不是帕特里奇痛陈厉害,加上他在五角大楼的关系,恐怕美国空军最先撤镖,让美韩联军的地面部队在陌生的中国大地上孤军奋战。

即便顶住了,也不长久。

巨大的损失,让美国空军不得不有所收敛,并且调整作战战术,使得空中支援的力度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军队防空系统的威胁下,美韩空军不得不大量使用远程弹药。

最多到十二月一日凌晨,储存在远东地区的远程弹药就将告罄。

补充的弹药,最快要到十二月五日才能到达,而且将运往台湾,运往韩国的则要到十二月十日才能到达。

也就是说,到十二月一日,美韩联军的进攻强度就得降下来。

针对这一情况。帕特里奇不得不在开战的第二天就回头做前面的工作,加大防空压制力度,重点打击中国军队的防空力量。

可惜的是,这一招的效果非常有限。

不是说防空压制没有用,攻击大多获得成功,只是中国军队的防空系统并没受到致命打击,仍然在正常运转。

原因只有一个:假目标太多了

每当美军的防空压制战斗机到达战场上空,就会出现成百上千座防空雷达与火控雷达。

白痴都知道,那些“雷达”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目标。可是对于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战斗机来说,却不可能去承担那百分之一的风险。

在无法甄别目标真假的情况下,只能全部摧毁。

结果是,前面刚刚完成轰炸,后面又出现了更多的防空雷达,根本炸不完

与中国军队防空部队的持续战斗,加剧了美韩联军的弹药消耗速度。

帕特里奇一度想请求出动b2a,去轰炸那些防空阵地。

轰炸机部署在国内,不存在弹药短缺的问题。在使用小直径炸弹的时候,b2a一次能够携带上百枚炸弹,攻击上百个目标。只需要十来架b2a,就能摧毁所有真假目标。达到压制目的。

只是帕特里奇没有这么做,因为谁也不能保证b2a不会被击落。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美国空军才损失了好几架f22a,其中四架就是被中国军队的防空系统击落的。

唯一让帕特里奇感到庆幸的是,中国空军总算无法反扑了。

如果中国空军有更多的先进战斗机,结果恐怕很难设想。

只不过,打到这一步,帕特里奇最初确定的作战计划肯定行不通,必须调整部署,把兵力集中到某一方向上。

丹东,成了不二选择。

实际上,在帕特里奇制订的战略计划中,丹东也排在首位。

原因前面提到过,这里是美韩联军后勤保障的关键所在,在向内陆进军之前,必须打下丹东。

最好还能打下南面的东港。

明确了目的,美军的调整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步兵师火速南下,增援正在丹东鏖战的第二骑兵师与a集团军,第七步兵师则原地踏步。

这一部署,充分反映出了帕特里奇的军事才能。

必须承认,这个之前有点得意满满的美军将领并不缺乏统军作战的素质,只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时过错而已。

也许有人认为,把第七步兵师留在长甸河口是一大败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