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世英雄 > 分节阅读 168

分节阅读 1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守得住吗”叶振邦笑了笑,说道,“过来的时候,我们差点挨了炸弹。不说别的,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把部队与物资送到咸兴都是个问题。现在可不是六十年前,至少那个时候,美军还没有激光制导炸弹,轰炸机在万米高空投弹炸中一辆火车的机会不会超过千分之一,而现在几乎是百分之百。台岛上的战斗证明,在平原地区作战,就算我们能够构筑起地下防御工事,也很难守住阵地,更别说击败美军了。只有在易守难攻的山区作战,我们才有胜算。”

冯建业叹了口气,没再纠缠这个问题。

“这一部署的最大深意还不在这里,而是诱敌深入。”叶振邦淡淡一笑,说道。“知道军长为什么不把四十军与三十九军派上来吗划出这条军事分界线后,就算美军不眼馋,韩军都会眼馋。到目前为止,韩军的主力全部在西面,而东面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所以韩军肯定会向东运动,比如集中兵力攻打元山,进军咸兴,再一路北上,直到清津,控制我军防线以南的所有地区。”

“这可是个大动作。”

叶振邦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说道,“到这个时候,韩军右翼将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而我们掌握着居高临下的优势。所以说,只要我们与十六军能够守住这条战线,四十军与三十九军就能在东面某个地方打一场战略反击战。”

“说不定还能光复平壤。”

“不可能,光复平壤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因为这只是针对韩军的反击行动,美军不会袖手旁观,肯定会在韩军落败之前参战。再说了,西面战场上,韩军的兵力密度非常大,我们又没有空中优势,反击没有任何胜算。”

听到叶振邦的分析,陶安康闭上了嘴。

“恐怕情况不止这么简单。”诸葛宏彦掏出第二包香烟,再次散烟。

“没错,我们不但不大可能打回平壤,还会受到韩军猛攻。”叶振邦点上第二根烟,抽了两口才说道,“美军第八集团军的实力不可小觑,一个第二步兵师就够我们受的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韩军露出败像,美军就会参战,帮助韩军稳住战线。到时候,美军有两种选择,即把重点分别放在东面与西面。不管美军怎么选,我们都会受到猛攻,因为只有在更易于进攻的西面发起战略性进攻,才能迫使我军在东面松手。如果美军再大方一点,比如以两栖登陆的方式包抄我军后方,情况将更加糟糕。”

“这肯定是场恶战”冯建业长出了口气,神色比开始严峻了许多。

叶振邦点了点头,说道:“如果美军立即出手,战斗打响后一周之内就会有结果,到时候就算我们还守在这里,恐怕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美军不急着出手,以韩军的实力。拖上半个月并不稀奇,到时候我军达到目的,也就没有必要检修守在这里了。只是我认为,美军积极出手的可能性大得多。”

“也就是说,我们得承受持续一周的猛攻。”冯建业朝叶振邦看了过去。

“没错,至少守住一周。如果上面大发慈悲,也许会让我们提前一两天撤下去。”叶振邦苦笑了一下,“凭我们一个营,加一个老弱病残的朝军步兵师,我觉得希望不大,所以我们得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

“怎么调动”这次连诸葛宏彦都有点想不明白了。

“听说过有奶就是娘吗”叶振邦将烟头丢到地上,踩了一脚还蹭了两下,“朝鲜军民缺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把他们发动起来,能上战场的上战场,不能上战场的在后面服务,都得做出贡献。”

“这个办法不错,问题是,用来收买人心的物资呢”

叶振邦呵呵一笑,说道:“这个我来想办法,你们去做其他准备工作。”

虽然大伙都有点不大相信,但是见到营长那自信的样子,也没人多问。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十四章 只要结果

第十四章 只要结果

朝鲜半岛就那么大个地方。就算叶振邦的判断并不完全准确,也不会差到哪去。

第十五集团军入朝布防的时候,韩军统帅部就做出了继续进军的决定,命令进攻部队尽快到达顺川。只是受平壤安置工作影响,特别是整顿十多万平壤守军,所以韩军先头部队才没能及时到达顺川。

不用怀疑,韩军肯定会占领顺川。

原因很简单,韩军要想尽快攻占元山,除了在南面的迂回部队身上做文章之外,还得开辟第二条进军线路,而从平壤前往元山的铁路就要经过顺川,并且在这里向东,经殷山、新成川、长林、平原里、阳德、天乙里、泉城里、高原、川内、玉坪与文川,渡过大同江、沸流江与南江,绕过北大峰山脉,最终到达元山。

两路包抄,韩军能够兵不刃血的占领元山。

从长远来看,占领顺川,还能为韩军沿着东部海岸线向北推进,攻占咸兴、扫荡咸镜南道打下基础。

顺川往北,就是安州东面的介川。

因为还有一条滨海铁路线从平壤通往新安州。所以韩军要想打通北上的线路,就得集中兵力攻打安州。

换句话说,打下安州,就能控制新安州与介川两地。

物资需要由铁路运送,但是部队不需要沿着铁路线前进,特别是在较为平坦的沿海平原地区,机械化部队完全可以在野外行军。

再说了,从顺川到安州也就五十公里而已。

韩军的k1与k2再不行,也不至于连这点野外行军都办不到吧。

正是如此,做部署的时候,罗耀武让黎卫东把他最信任的一三三旅放到防线西端,并且让三营守安州。

问题是,三营就一个营,即便算上非战斗人员,也就四百多人。

一个营守卫一座战前有近十万人的城镇,显然小材大用。

因为第十五集团军的防区过于巨大,而且防区内的道路交通情况非常复杂,需要守卫的地点比防区面积更大的第十六集团军多得多,所以没法向安州派遣更多的部队,只能尽量满足三营的要求。

这是罗耀武亲自给叶振邦做的保证,也是叶振邦的底气来源。

黎卫东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即便没有罗耀武吩咐,他也会尽量满足三营的合理要求。问题是,当叶振邦提出要几车皮足够三营官兵吃好几年的粮食、以及大批早就被中国军队淘汰掉的五六式步枪弹药的时候,连他也拿不定主意了。

叶振邦到底想干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