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天龙之大醉侠 > 分节阅读 188

分节阅读 1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气,在朝廷上突然大发脾气,群臣无不失色,只听他厉声说道:“范祖禹,你这奏章如此说,那不是恶言诽谤先帝么”范祖禹连连磕头,说道:“陛下明鉴,微臣万万不敢。”

赵煦初操大权,见群臣骇怖,心下甚是得意,怒气便消,脸上却仍是装着一副凶相,大声道:“先帝以天纵之才,行大有为之志,正要削平蛮夷,统一天下,不幸盛年崩驾,朕绍述先帝遗志,有何不妥你们却唠唠叨叨的舌噪不休,反来说先帝变法的不是”

群臣班中闪出一名大臣,貌相清癯,凛然有威,正是宰相苏辙。赵煦心下不喜,心道:“这人是苏大胡子的弟弟,两兄弟狼狈为奸,狗嘴里定然吐不出象牙。”只听苏辙说道:“陛下明察,先帝有众多设施,远超前人。例如先帝在位十二年,终身不受尊号。臣下上章歌颂功德,先帝总是谦而不受。至于政事有所失当,却是哪一朝没有错失父作之于前,子救之于后,此前人之孝也。”

赵煦哼了一声,冷冷的道:“什么叫做父作之于前,子救之于后”

苏辙道:“比方说汉武帝吧。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宫室,财用匮竭,于是修盐铁、榷酤、均输之政。抢夺百姓的利源财物,民不堪命,几至大乱。武帝崩驾后,昭帝接位,委任霍光,罢去烦苛,汉室乃定。”

沈醉在现代时正好看过一部专讲汉武帝的电视剧,对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北击匈奴之举甚是佩服。听苏辙说汉武帝“外事四夷”不对,心中甚是不服,出班反驳道:“苏大人此言差矣。汉武旁雄才伟略,举倾国之力,击溃匈奴,安定边患,这才保得后世子孙平稳之治。若非武帝一举安定边患,打得匈奴无还手之力,岂容有昭帝安稳之治。单是匈奴连年犯境,边患不断,便会不断消耗国力。正是武帝一举定匈奴,汉室乃定。岂是昭帝罢去烦苛之举,就能安定汉室江山,保后室子孙之安”

又道:“当日汉之匈奴之患,可比今日我宋之辽夏。先帝胸怀大志,立志削平蛮夷,正是要学武帝一般一举而定,以保我等后代子孙永不受边患之乱,享受太平盛世。便是举倾国之力,也在所不惜。先帝此志此心,我等正要心怀感激敬佩。苏大人却来言先帝的不是,不知是何道理”

赵煦听得沈醉反驳苏辙之言,不禁心中大慰,喜形于色,拍案叫道:“说的好”看了沈醉一眼,心中道:“还是师父知我。”转眼直视着苏辙,看他如何做答。

苏辙很想要反驳沈醉的这番话,但细细思之,却觉沈醉这番话也是大有道理。只是他本意并不在此,不是要与沈醉争论汉武帝如何。而是要借此向赵煦劝谏,不可复行神宗时的变法。偏偏沈醉断章取义,与他来争论汉武帝的功过。又说他言神宗的不是,拿话顶他,他若反驳,岂非认了自己就是在说神宗的不是。虽心中当真认为神宗有错,却也不敢在赵煦面前照直说出。当下只向赵煦拱手道:“臣心中,并无半点对先帝的不敬,请陛下明鉴”

一个白发飘然的大臣越众而发,却是范纯仁,也替苏辙说话道:“陛下休怒。苏辙言语或有失当,却是一片忠君爱国的美意,还请陛下不要罪责。”

赵煦摆手让他二人退下,沈醉也跟着站回原班。神宗是否怀着想要一举平定辽夏,永结后患的心思,赵煦并不知道,却是被沈醉一番话说的心怀激荡。心中想道:“我若是也能一举而灭辽夏,让后世子孙能永享太平,岂非是一件大大的功绩。怕是太祖太宗,也比不上。”这样一想,心中更加激荡,只觉豪气冲天,起身斜睨了下面群臣一眼,道:“朕当继承先帝之志,发倾国之力,有生之年,要一举而灭辽夏,让后世子孙,得能永享太平”

话刚说完,苏辙却又不知死地站了出来,叫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陛下兵凶战危,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到时受苦的可是天下黎民百姓。为天下百姓计,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煦本待自己说完后,会受到群臣的膜拜称赞,却不想苏辙又偏偏出来反对。心中大怒,冷哼一声,正要发作。沈醉又适时而出,向苏辙道:“苏大人此言又错了”

苏辙见沈醉又出来反驳,也是惹翻了脾气,不等沈醉后面再说,便转眼向沈醉质问道:“苏某此议何错之有”

沈醉却是好整以暇道:“苏大人说兵凶战危那是没错,战事一起,百姓受苦,那也没错。但苏大人不当只为天下百姓考虑,还当为这天下百姓的后世子子孙孙考虑,为我大宋的未来考虑。辽国、西夏蛮夷之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侵占我大宋国土,俘我百姓,夺我财富。自我大宋立国以来,边境之患,便从未断过。我大宋投入到边境战事的财力、人力不知有多少。蛮夷不灭,我大宋代代相传,代代有此之患,却不知还要投入多少。”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皇上有此大志,我等若能助皇上在有生之年一举而灭辽夏,我大宋后世便可永不受此患,便可节省下不知多少财力、人力。天下百姓吃苦受累、流血牺牲的是这一代,但受益的却是下一代下下代的后世子孙。他们不会再为此而吃苦受累、流血牺牲,不会再为永不休止的战事而担忧。若想天下永无战事,便需天下一统,让整个天下纳入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中。”

“我们做臣子的不能只想着自己,只想着眼前。但想着没有战事,安安稳稳地拿着俸禄过着太平日子。居安思危,我们当将目光放长远。不但要为自己考虑,还要为自己的后世子孙考虑。我们大宋在发展富强,人家辽国、西夏也不会止步不前。等到他们强大了,不等我们来打,他们便必定会打过来。到时,我们大宋便危矣”

“可能有些人会想咱们大宋土地富庶,人丁众多,远胜辽国十倍,只要没有征战,再过十年、二十年,咱们更加富足。辽人悍勇好斗,只须咱们严守边境,他部落之内必定会自伤残杀,一次又一次地打下来,自能元气大伤。我只能说这等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想法大错特错,等待着敌人自取灭亡那是毫不现实的,主动权应当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且便是辽人自己灭亡了又如何,说不定又会出现一个新的蛮夷之邦取代他们。千百年来便是如此,从秦汉的匈奴,魏晋的五胡,到隋唐时的突厥,再到现时的契丹、党项。无论哪一个都曾强盛一时,都会眼红我中国的富饶,骑着战马劫掠我们的财富,抢占我们的土地,杀戳我们的子民。不将他们永远灭绝,我们便会永无宁日。”

“我泱泱大国,每年却需向蛮夷辽邦纳贡岁币金帛,但凡还有一丝血性的大宋儿郎便不能忍受此辱。”他说到此处,面向殿上赵煦,重重抱拳一礼,道:“陛下,臣愿领一支兵马,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为我大宋百姓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为我大宋的未来,为我大宋能得传万世而战”

第202章 斩杀辽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