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296

分节阅读 2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的后裔,他们原本以“回回军西域亲军探马赤军”以及“回回户”等形式散居于中原各地,但是随着元军在战局中的节节败退,他们也随之向西逃亡。最后聚集在了陕甘一带。他们中不少人对明军仇视,机会来了怎么会不趁机兴风作浪。

长达近一年的平乱让十几万回回丢掉了性命,在大明严酷和毫不留情地镇压下,不管是跟风行事还原本心有不满的回回们。都只得偃旗息鼓。但是大明王朝不比中原以前的历朝历代,是个非常强硬的中央政权。在意识到西北民族矛盾之后。刘浩然和内阁开始采取非常强硬的政策。所有在大明境内的回民或穆斯林必须遵从大明严格的宗教律,在尊重穆斯林的宗教习俗基础上使用汉文的古兰经,用汉语祈祷传教,遵守大明律令而不是宗教戒律,总之宗教信仰不能凌驾于国家律法之。

愿意留下的就老老实实接受这一切,并遵从大明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政策,不愿意留下的,哪里来回哪里去,全部离开大明回波斯去。而且大明利用严格的户籍制度开始清查留在中原和江南各的的回回军和回回户后裔,要求他们也执行该律令。

也许是此前大明毫不容气地镇压吓坏了各地的回回,又或许是不知从哪里流传的“大明在未来十年里要杀光所有回回”的谣言让回回们有所动摇,数以十万计的回回开始向西迁移,离开大明,重回到穆斯林兄弟们的怀抱里。

而大明也在各地严查回回,但有“违律者”一律驱逐出境,经过长达数年的迁移和驱逐。大明境内近三分之二的回回离开了大明,留下的回回一部分是前唐宋时期就迁居过来的波斯、大食人的后裔,数百年的时间早就让他们汉化了,而且他们人数不多,散居在中原和江南,大明对他们到也不再逼迫,还有一部分是在当地与汉民或其它民族通婚成家回回的后裔,他们的根已经扎在这里,离不开了。而男子一行人今日所见的,应该是这次大迁移和大驱逐的尾声。

听完原委,男子一言不发。他的随从护卫却义愤填膺。情绪激动。男子站在那里默思了一会,最后挥手制止了随从们的冲动。他轻声说道:“我们是真主的信徒,大明皇帝不是。”

男子抬起头,仰望天空许久,最后才说道:“我能理解大明皇帝的所作所为,如果我的属下遵从的最高旨意不是我的,我也会毫不犹豫砍下他的头。”

众随从护卫们不由一凛,似乎意识到什么,是啊,大明的政策还算仁慈的,任何危及政权的行动都会被无情镇压,帖木儿在河中夺权和排除异己的时候,不知杀了多少人,其中大部分是同样信奉真主的穆

林。

早子接着微笑着说道:“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大明皇帝此举意味着他害怕了,他看到了信仰真主的力量,所以才会如此畏惧。在信仰坚定的穆斯林和曾经是死敌的蒙古人之间,他宁愿选择蒙古人,难道这还不说明问题”

众随从护卫不由连连点头,一位看上去满是睿智的随从更是恭敬地说道:“我的苏丹。你的智慧就像大雪山一样让人仰视。”

正在这时,一阵苍凉的歌声从远处缓行的人群中传了过来,是一个老者用波斯语在唱诵:“人们成群结队去祈雨,我说把我的眼泪拿去;我的眼泪能将雨代替。他们说你的话是真的,只可惜泪中杂着鲜。

“忽者亚辛,这是什么歌”男子问那位满是睿智的随从道。

忽者亚辛听了一会才说道:“这应该是从极西的伊比利亚传来的,当年真主之剑指向那里,最后一位基督教国王就是唱了这首诗后被处死的。想不到传到这里来了。”

众人不由一片静寂,在他们心里不由涌现出一幅极度壮观的景象,在真主的号召下,尔楼的穆斯林勇十向世界各地涌去,他们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心,“颍了吐火罗和西域。但是现在,四分五裂的穆斯林再也不复当年的荣光。西方的伊比利亚半岛,穆斯林势力被压缩到了只剩很小一块地盘。在东方,强大的中原皇帝开始大规模驱逐真主的信徒。在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里都不由地涌出一个念头,我们要用生命去重兴真主的荣光

“真主照耀过的地方,永远属于真主的勇士。”男子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苏丹殿下,我们还继续前行吗”忽者亚早问道。

“继续”男子毫不犹豫地答道。

在城门口,几名明军士兵查验了男子一行人的通贴,然后挥手将他们放入进去。

找了一家旅馆住下,虽然这里不如中原旅馆那么舒适,但是干净整洁还是让男子等人觉得一阵诧异,这些在马背和帐篷里住惯了的人还有点不习惯。

安顿好了之后,男子留下几名随从看守行李,然后带着十几个人前往集市。集市在肃州城的西城。方圆数里,这里挤满了各色人,操着各种语言在交谈着同一个目的。做生意。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男子一行人看得眼花缭乱。茶叶、丝绸、瓷器、棉布、呢绒等等中亚地区贵族们梦霜以求的东西在这里就踉跄边的石头一样。在这里做生意的大明商人多半是陕西、山西、河南的商人,自从大明广通海路之后,对西的丝绸之路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加上明军对边境的严格监管,使得流向中亚的大明商品锐减,价格骤升了不少,于是这些闻到商机的商人们利用地理优势开始向肃州蜂拥而来。

在集市转了一圈,看来男子的目的不在这里,于是一行人便离开了,在肃州城里转了起来,街上时不时可见穿着红军装,背着步枪列队巡逻的明军士兵,而在大街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队人各走大街一边,怒目相视,最后是各走一边,扬长而去。男子等人明白,西域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杀来杀去,就算是同一势力下的各部落之间也有仇敌,这两队人恐怕就是相遇的仇人。要是在其它地方早拔刀相向了。但是在肃州却不敢,只好各走一边。用目光火拼了一把后各走各的。

转了一圈,男子一行人没有见到他们想见的东西,只好回旅馆。在旅馆网吃完晚饭,一位不速之客找上门了。

他穿着很普通,走在大街上你都不会注意到他。此人开门见山道:“鄙人是大明西安卫戍区驻肃州的录事官,我知道,诸位来肃州的目的不简单,请问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

如果是熟悉大明军制的人一听就明白,这位就是枢密院军情司在肃州的情报官,他们一般挂了一个各大卫戍区录事官的外衣。

男子猛地站了起来,宏声说道:“你们发现得快,我就是撒马尔罕苏丹一帖木儿,拜见贵国皇帝。”

明历十二年二月初六,刘浩然带着一干人为帖木儿一行人送行,在确定帖木儿的身份后,肃州驻军将帖木儿秘密护送到西安,再转送至南京。帖木儿是正月底抵达南京城。谁也不知道他与刘浩然接连两天的会晤商谈了什么东西。不过刘浩然还是邀请他出席了二月初二的大明国庆庆典和阅兵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