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287

分节阅读 2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有各种弊端,但也在刘浩然能接受的程度。

大明赋税高度集中,地方没有什么减税、免税政策,加上大明注册工商业企业机构又是非常的便利,采取的是集中注册方法,一般的工商企业,必须到省工务厅和商务厅注册,而且你也不用自己跑腿,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再指定一家会计事务所就行了,他们全给你齐活了。所以一般府、县官府就只能管一下当地的酒馆、饭店、旅馆和手工业。

刘浩然在那里正想着,突然看到姜允还恭谨地坐在那里,连忙拉回思绪道:“姜爱卿,朕的思路又乱飞了。”

“对了,听说有二十几户百姓把你们杭州府告了,有这么回事吗”

听到这里,姜允脸上露出难堪之色,这年头,在大明民告官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尤其是江浙、安徽等“发达”地区。不过被百姓告了,姜允多少还有些觉得受不了。

“回禀陛下,是这样的。前几日大雨,湖水漫涨,与城里积水合为一处,向民宅涌去。臣接到筒子巷百姓的告急,便遣人去堵水。臣一时疏忽,却忘记了旁边的麻衣巷,结果大水换了方向,把麻衣巷的百姓民居给淹了。因此,麻衣巷二十一户百姓具文到按察司,告杭州府失职,只顾大户,不顾普通百姓,要求赔偿他们的损失。”

刘浩然点点头道:“那你好好去按察司应案吧,法治之下,就是有人告朕,朕也得亲自或派代理人去应案。”

刘浩然这句话虽然是推崇法治,但是说得有点堂皇了,在大明,告他的人估计还没有出现。

刘浩然继而转言道:“姜爱卿,我知道地方为官的辛苦,当时灾情当前,你忙得焦头难额一时也顾不过来了,这样吧,按察司判决下来,你的赔偿金我替你出了。你辛苦操劳,挣得俸禄也不容易。”

姜允连忙站了起来,拱手道:“臣愧不敢领。”按照大明律法,官府赔偿分为国家赔偿和职责赔偿。当官员失职、渎职造成百姓损失,国家赔偿一半,因为这位官员他行使的是国家赋予的权力,当事官员赔偿一半,因为这是由于他们不履行职责或者是职责失当引起的,不是几句交学费就能交待过去的。

刘浩然挥挥手道:“你应该领。从你的言语中,我还是看得出,你心中还是有百姓的。而且这案子是我叫人召集那些民户去起诉的。”

姜允不由一愣,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刘浩然叹了一口气道:“我只是想你们好好记住,大明百姓不仅仅是那些巨室,也包括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他们为国纳税,为国服兵役,理当也应享受自己的权力,接受这个国家和官府对他们的职责。”

姜允拱手深鞠一躬道:“陛下教诲,臣铭记在心。”

七月十日,杭州按察司受理了杭州府钱塘县麻衣巷二十一户百姓状告杭州府失职一案,审理了两天,最后裁定麻衣巷被淹的直接原因是筒子巷堵水的缘故,杭州府在堵筒子巷洪水时却没有对附近的麻衣巷采取相应措施,不过鉴于当时是洪灾泛滥,杭州府无法在有限的人手和条件下做到面面俱到,故而失职罪名不成立,但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赔偿麻衣巷二十一户百姓损失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七圆。

浙江邸报,浙江商报等杭州多家报纸对此案进行了报道。大明民告官的事情不少,但还是值得上报纸,更何况还处在皇帝陛下巡视杭州期间。而且这件案子也比较新颖,官府不是正常失职,而是在防洪应急中没有顾及到麻衣巷,很多人就为杭州知府姜允喊不平。

最后大明邸报转载了这件案子,并加了一句评语,无论是有财有势的巨室,还是普通的平民,他们都是大明的百姓。因此大明的官员在治政的时候,不要想起一个而忘记另一个。在天灾面前,我们的官员不应该仅仅想到的是应急抵御,更多的应该是预防。当百姓在天灾中受到损失,其实就是我们官员的一种失职。在杭州风灾洪涝中,如果西湖淤泥得到了完全清除,排水渠沟系统修建得更完善,灾难也就不会有那么大了。至少这场官司也不会有了。

在这个时候,刘浩然已经为姜允缴纳了六百二十八圆的赔偿金,在浙江、杭州文武官员的恭送离开了杭州,抵达了上海。

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巡之上海

上海,唐朝设华亭县。是其建县之初,宋朝在松江和黄浦交汇处增设上海镇,元朝改为上海县。大明建立之后,随着商贸的发展,原来的刘家港已经不负重堪,在选择新的商业中心时,由于刘浩然心中记忆对那个名字的如雷贯耳,最后便确定在这里。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上海已经取代泉州和刘家港,成为大明乃至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也称为大明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大明十二家超大商社,有七家总部设在这里,大明十一家银行,有六家总部设在这里。繁荣和兴盛也使得这座城市成为大明最富活力的一座城市。根据内政部门统计,上海县现在有常住人口有七十五万,仅次于南京的一百万。这主要是大明接手了前元的烂摊子,经历前宋末年和前元末年的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减少,为了保证耕种和工业产出,不得已进行了大规模的分散迁移,所以上海县的人口在某种程度受到了影响。但是这七十五万人口中。完成国民基础教育的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这必须考虑当时女童入学率不高的因素,大学、专学毕业的比比皆是,可以说,上海县是整个大明文化程度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城市。难怪乎有大食商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站在上海,呼吸到这里的空气是如此的自由和充满活力,彷佛我也年轻了十岁。

刘浩然抵达上海的第一项行程就是参加了当地的一场蹴鞠比赛,不过大明的蹴鞠已经完全不同于前唐宋时期的蹴鞠。唐代蹴鞠按分队比赛,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宋朝蹴鞠则分两种,有和唐朝类似的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第一种是两队在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第二种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而且每个动作还有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名称。

刘浩然入主江南时就对蹴鞠进行了大规模改制,以恢复前汉蹴鞠运动,经过十余年发展逐渐分成两种。第一种流行于军中和军事院校中,称之为汉鞠,场地为为东西长方形,长一百二十米。宽八十米,东西对称各有一个宽八米,高两米的鞠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