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以下克上,目无纲纪,幕府赖以维持的制度岂不是要崩溃。

足利义满盘桓难定,这时斯波义经不知从哪里听到这个消息,在一次议事的时候故意义愤填膺地怒斥退伍雇佣兵的胡作非为以及犯上作乱,要求幕府立即调集大军,迅速平息这一战事。而且还指出,如果万一让狼子野心的大明与这些退伍雇佣兵勾连在一起,四国岛可能不保,甚至可能危及到本州岛和京畿。只有将藩兵之乱镇压下去,大明也就失去了“借口”和内应,届时日本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徐徐与大明讨价还价。

足利义满考虑了好几天,终于决定采取斯波义经的意见,不过他的手段和方法要高明得多。首先他宣布没有参加作乱的四国岛两千藩兵正式成为幕府属下的武士,享受相应的特权,他们购买的土地全部成为幕府给予的“赏赐”成为可以世袭流承的封地,还有其他一些优惠政策。接着足利义满遣人将这个政策向大明通报,并就自己此前忽视藩兵待遇的疏忽向大明皇帝陛下和政府致歉,保证今后一定“改正”

在另一方面,足利义满宣布起兵的三千四国藩兵是乱兵,并正式向日本全国颂发了征讨令,命令川贞世为南海探题,山名师义和大内弘世为副大将,播磨、备前守护赤松义则,出云守护京极高秀等相随,率领西国山阴山阳兵马总计三万六千人,浩浩荡荡南下四国岛。

谁知兵马网集结在在安艺国高宫山城,大明海军却汇集在妆户内海,扫荡了这里的诸路水军,掌握了制海权,第二海军陆战师在皿国乌伊予国登陆,迅速与三千退伍雇佣兵汇合,紧跟着是甲七十一师登陆,与第二海军陆战师汇合,巩固了对四国岛伊予、阿波、淡路等地的控制。

今”贞世与细,赖之关系密切,对于大明的厉害素有耳闻;加上制海权已失,渡海南下四国岛已经成为问题,于是便带着大军在安艺国停。

随即大明又出猛拳,第七海军陆战师在兵库津登陆,随即登陆的甲七十七师,甲七十八师完全控制了富庶三角区。这一招相当于给幕府的心窝狠狠捅上了一刀。坍港、难波、兵库津原本就是本州岛重要的海港和商业区,自从大明对日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之后,这里便显得更加重要,每年积累的财富和向幕府上缴的赋税让人震惊。

现在全落入明军的手里,这不等子掐住了幕府的脖子,还有一个方面是大明的强势登陆已经引起了连锁反应。

楠木正仪投回到南朝的怀抱里,使得奄奄一息的南朝有了转机的曙光;素有野心的第二代镰仓公方足利氏满打着勤王的旗号,征集关东的武士和兵马,准备上洛;好不容易平息下来,收归幕府治理的九州,以菊池正光前面写错了,抱歉为首的御定六家见到大明攻入坍港,当即宣布九州互保,拒绝接受幕府的“乱命”向大明开战。

这些变化让足利义满气急败坏,他传令给今川贞世,移兵播磨国,准备收复兵库津等地;传令给山名氏清和土歧赖康,立即从大和国北部向南朝发起进攻,尽可能地压制南朝国的地盘;至于足利氏满,足利义满清楚,就算自己下令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可只要大明军队还在日本,估计足利氏满也会当自己在放屁。所以足利义满就采取其它手段。遣人去关东,收买拉拢一部分大名,只要他们不来京畿凑热闹添乱,加官晋爵,黄金白银大大的,另外还在关东几家大名中挑拨离间,让他们互相火拼,总之就是想联一切办法拖住足利氏满西进的脚步。但是总得来说。横在兵库津、难波、挤港的明军是足利义满的心腹大患。不把这根刺去掉。日本的整个政局都无法摆平。但是时间已经进入严冬,足利义满想调集兵马与明军火拼也来不及,只好对京都进行防御,开春之后再说。

“杨卿,你来说说。”刘浩然转向外务部尚书杨宪道。

“回禀陛下,据臣掌握的情报来看,足利义满颇有心计,而且自视甚高,臣认为他不撞南墙是不会转变态度的。”

“你的意思是一场大仗是避免不了的。”

“是的陛下,依臣愚见,的的会如此。”

“国用,依你之见,坍港的部队能不能撑得住”

“陛下,坍港三角区有我陆军两个满员师,一个海军陆战师,足有三万五千兵力加上又有海军支援,进攻可能不足,但是防御却绰绰有余。就算足利义满调集二三十万军队,也能让他碰壁而回。”

“粮食怎么样”

“回禀陛下,坍港等三区是日本本州岛的重要商业区,而粮食在日本历来是重要的物资。甚至可以做为货币通用。我军占据这三地时,正值秋收过后。商人们已经从各地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准备变卖,现在已经被我军全部征用,一年用度有余。”

“陛下,我军动员了两个海军陆战师,三个陆军师;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我军对后勤补给要求极高,光是支援这五个师的弹药后勤,已经征用了超过三百艘海船,严重影响到对朝鲜、日本的正常贸易。损失不”刘基在一旁补充提醒道。

“想要收益,必须先要投入。”刘浩然笑着说道,“日本号称是黄金之国,实际上是个产银国,它的白银十分丰富,正是我大明所需要的。这一仗打完,我们总会和日本算清楚的。”

日本号称黄金之国的传说是从前唐开始的,日本最早出现的黄金是砂金。唐天宝八年,日本天平二十一年公元硒年,产自本州东北部奥州的约三十八公斤黄金第一次被上贡给了奈良京城。唐天宝十一年,日本天平胜宝四只隘年,日本人建造了一座高度为十五点八米的大佛像,当时这尊大佛像使用了约四百三十九公斤的奥州黄金来进行镀金。据日本官府文书数据统计,每年奥州有大约二十:斤的砂金被送到奈良。而当时正值日本向大唐学习先进文明,大量派遣遣唐使、留学生以及留学僧,而这些砂金就成了这学费的重要支柱。

据资料记载,在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延历二十三年公元酗年的遣唐使派遣中,大使的旅居费用为约七点五公斤砂金,副大使约为五点六公斤,而整个使节团有五百人之多,留学生和留学僧也长期旅居中国,可见当时为吸收唐朝文明,日本政府无疑投入了数量庞大的砂金给唐朝做学费。

于是,偻国富足有黄金,是黄金之国的传说传遍了大唐,也随着波斯、西域商人传到了中西亚,到最后,传说就走了样,据波斯地理学家伊本“万弛霍尔达兹贝记录,偻国人喂养的狗的链锁、猴子的项圈都是用黄金做的。到后来这些传说也影响了马可波罗。

但是随着江南、大明对日本贸易的兴盛,日本的黄金迅速流入大明,为了换取大明更多的商品,日本幕府和地方加大了对奥州等金矿的开采,十几年下来。奥州砂金资源迅速枯竭。而另外一处产金银的地方佐渡岛又被大明海军控制了,直接在那里开采。于是日本就开始开动脑筋,对传说中的银山进行大规模勤探,终于发现了石见银山和生野银止。两座大银山这两座银山大规模开采时间都在十六世纪,本书提拼了。,于是日本与大明贸易又有了新“动力”

而在大明,本身产银不是很多,加上黄金做为储备。白银铸成银圆成为货币之后,就算大明的纸币大规模流行,白银的需求还是有增无减。

“陛下说到日本产银,臣到是想起来了,日本的石见银山在西国山石见国,控制在大内氏的手里,生野银山在山的但丐国,控制在山名氏的手里。

杨宪补充了一句道。

“这就行了,大家也能理解足利义满为什么要急吼吼地让山名、大内等地方诸侯出兵了。”刘浩然笑着喝了一口热茶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