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257

分节阅读 2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发挥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研制出更好更新的武器。

七月初五。刘浩然发布命令,将大明兵器研究所分拆。赵氏研究所,专门研究枪支,重点在前端闭锁旋转后拉枪机方面;潘氏研究所,专门研究枪支。重点是左轮和下落闭锁和后击锤式枪机方面;范氏研究所,专门研究枪支,重点在于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当初大明后装铜壳步枪有两种备选,一是零九式,二是后端闭锁旋转后拉式的范式步枪,范式步枪射速比零九式要略高一旦装配了弹匣,区别更大。但是现在大明的材质和工艺不够完美,炸膛的概率还是有的,而一旦炸膛,前端闭锁情况下士兵较大可能受伤,较小可能死亡,后端闭锁情况下士兵较大可能死亡,较小可能受伤,所以大明陆军最后还是选择了前端闭锁的零九式。

这些研究所都是专门研究枪尖,只是他们各自的设计理念不同,所以走的路也不同,刘浩然干脆将他们全部分拆开来。各自专注于各自的特长,免得在一个研究所被埋没。

杜氏研究所,专门研究火炮,重点是前装线膛炮;安氏研究所,专门研究火炮。重点是楔式炮闩类型的后装线膛炮。槽式炮闩分为立楔式或横楔式两种。即在炮尾中作垂直滑动或水平滑动。立楔式炮闩通常能为装填作业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因为它活动的平面影响装填的机会比较少。另一方面,横楔式炮闩只需要较小的操作力,而且不管身管高度如何所需要的操作力都是一样的。楔式炮闩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容易而迅速,适用于中小口径和射速高的火炮。

巴氏研究所,专门研究火炮,重点在螺式炮闩类型后装线膛炮。当初巴洛阳根据螺母、螺栓启发提出螺式炮闩,螺式闩体装在固定在炮尾一侧的锁扉上,可以在开、关闩时自由回转。锁扉是固定在炮尾右侧的;但是需要时,它也可以固定在能在装填作业时进行上下转动的地方。关闩时,闩体上的螺纹与炮尾内表面上相应的螺纹相咄合。巴洛阳甚至还提出了“断隔”螺纹或“开槽。螺纹概念。螺式炮闩的优点在于。其重量要轻得多,原因是在发射时火炮气体产生的纵向应力分布在所有螺纹上。

螺式炮闩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是,紧塞装置是这种炮闩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火炮不再需要药筒了,可以直接进行推进药和弹体分开放置,适用于大口径火炮。缺点其一是由于比较复杂。因此难以制造,螺式炮闩螺纹的螺距必须保证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防止闩体在火炮射击过程中转动或打开。对大明机加工来说是一种考验;其二是操作缓慢,尤其是还没有发明一压闩柄就能使螺式闩体解脱和打开的传动装置,装填弹药所需的时间就更长了。

巴式火炮在当前无法使用,但是刘浩然敏锐的发现,安将是此后重炮的发展趋势。于是便被分离出来。

涂氏研究所,专门研究火炮,重点走向炮和迫击炮。

刘氏研究所,专门研究手榴弹和铜壳底火式炮弹。

丁氏研究所,专门研究铜壳子弹,即丁氏底火子弹。

伍氏研究所,专门研究弹道学。

刘浩然还顺手将机械研究所、冶炼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也给分拆。第一机械研究所,专门负责大型机床的研究;第二机械研究所,专门负责大明现在急需的精密加工机床的研究;第三机械研究所,专门负责蒸汽机以及衍生品的研究;第四机械研究所,专门研究精密机械加工,如钟表、齿轮等;第五机械研究所,专门研究切削加工所需的合金刀具;第一冶炼研究所,专门负责钢和铁冶炼技术的研究;第二冶炼研究所,专门负责铜、锌等金属的冶炼行究;第三冶炼研究所,专门负责金银等贵金属的冶炼研究;第一化工研究所,负责基础化学研究;第二化工研究所,负责军用化工研究

第二百四十八章 陶希言

一月初十。端敬殿的间阁房里,大儒张和美正在给太睁讲宋史,侍读陶希言在一旁同听着。

“自宋太祖始,前宋铸钱每年增至五百万钱,而唐朝最盛的玄宗时代年铸币不过三十二万贯,故前宋京都汴梁相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通宵买卖交晓不绝,更有大儒宿学膘溪先生周敦颐、安乐先生邵雍、横渠先生张载、二程先生程颐、程颜、朱子朱熹、象山先生陆九渊、王文公王安石、司马文正公司马光、旺江先生李舰、东莱先生吕祖谦、南轩先生张拭入真是人才辈出。气象万千,学派林立,崇新尚奇,百家争鸣;而帘卷西风人约黄昏的宋词更是可比盛唐。”

张和美由衷地感叹道,前宋以德治国,礼教理学兴焉,数百年时间出现了不少儒家理学的先贤,他们的学问和功绩在张和美等后辈理学文人来说可以算是圣人,而在前宋。这样大大小小的圣人充斥在国家的每一个权力要津,他们教育着皇室,指导着国家军政大事,可以说是儒家理学最是意气风安的年代,难怪张和美会如此怀念。

“九韶先生,为何前宋如此富庶,又以德治国,仁义礼教遍布天下,为何却有靖康之耻。刘焕章不解地问道。陶希言在一旁眨了眨眼睛,却没有开口说话。

“正是前宋太过富庶,百姓迷恋物欲,不识三纲五常,故而有此大劫张和美犹豫了一下最后说道。

听到这里,不仅刘焕章眉毛一皱,连旁边的陶希言也不由抖了抖眉毛,连忙出言转圈道:“前宋时期,虽然国家富庶,又有大儒辈出,然后生不逢时,立朝之前已失燕云十六州天险。自古北方蛮夷善攻,中原天朝善守,前宋即失天险。百余年陷入战火糜烂之中,穷兵默武,故而败亡,受靖康之辱。”

去年大明兴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反思大讨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主因是土地兼并,贫富激化,百姓困顿这一主因已经成为主流定论,但是前宋为何灭亡,因为里面掺杂着儒家理学的缘故,所以争论地非常激烈,但是把屎盆子往“不识三纲五常的老百姓”头上砸,这有些勉强。

“正是如此”张和美知道自己的话有些偏激,不合太子之意,于是连接接着陶希言的话开始圆话了。“前宋虽然险恶远胜汉唐两朝,但是却比其有骨气的多,严守夷夏之防,前宋君臣一致认为和亲辱国,将中国结婚夷秋视为自取羞辱

“在另一方面,前宋以德治国,重文重礼,轻武制将,终朝既无前汉外戚内宦为祸,又无前唐武将拥兵自重之乱,可谓是宴清治平,为一时之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