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221

分节阅读 2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早,陛下应该不会将军政大权集于一派。而且他们多出身微寒,无同窗好友纵横,人脉上差了江南学派几筹,加上家学不显,子弟多无俊才,显得后继无人。不过他们这次将礼部尚书胡大人推上直学士,总算没有青黄不接

“传义,你这话的意思是什么”王宜循有些诧异了。

“什么意思吏部孙大人。计部宋大人,户部章大人等等纷纷调入中枢,还不明白吗李相执掌中枢十多年了,现在天下已定,五年计哉顺利执行,一切都走上正规。陛下还会让李相独掌国事多久李相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力挺胡大人入阁

“原来如此,陛下和李相都在为将来辅路。”王宜循点点头了然地道,他们三个是世交好友。无话不谈,而且是荣辱一体了,所以才谈得这么透。

“夏天平这个憨货上书中说的话有些道理,只是此人野心太大,这才犯了陛下的忌讳。如果他将矛头指向李相,说不定此事还成了。”刘承志突然轻声笑道。

王宜循和张镰默想了一会,也明白了刘承志所言的意思。夏时安提出由于战时体制,重臣权柄太擅,现在进入太平时期,应该要抑制权臣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可是他不应该直接指向淮西武将集团,这个集团一来非常庞大,二来他们只忠于皇帝陛下,是刘浩然坚实的基础,夏时安想拿这个集团开刀,万一不好乱了刘浩然的根基怎么办如果将上书的目标指向李善长,随便找几个借口,请陛下换首相,以防军政勾结。说不定还真能扳倒李善长。只要李善长一去,淮西集团失去一臂助,加上现行体制军方不的干政,淮西武将集团失去在政界的代言人,又无法寻找合适的新接班人。这朝堂之上还不是可以由江南派徐徐图之。伊是刘承志心里清楚,刘浩然这位陛下的心思一般人猜不透,谁也不知道抨击李善长的下场会是什么说不定会更惨。

“传义,那徽兑我们该怎么办。张谦开口问道。他们都有一肚子的政治抱负,让他们终老在弘文院,的确是让他们有些憋屈。

“我也一直在想此事。咱们北方学派,论宠幸亲近,不及淮西集团,论人脉影响,不及江南学派,论朝气活力,不及太平学派,论地方实力,不及江西学派,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长处,找到合适的安展之道,才能一展宏图。小

“长处传义,你说咱们的长处在哪里。

刘承志默然想了好一会才微笑地说道:“我们最大的长处是不为江南学派所容,又与淮西集团无瓜葛,身家清白。”

“这又是怎么一说”张赚和王宜循感觉意识到什么,但是却又没有想通,只好开口问道。

“江西学派与江南学派纠缠不清,陛下重用之,又怕两派连为一体,太平派出自淮西集团,两者利益相连,可算为一家。”刘承志抚须道。

张镰和王宜循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江西学派虽然和江南学派不是一路人,但是他们同为儒学,又都重理学,说不好听是同根同源,而且两派学子名士多有往来,不是同窗就是有师生之情,割不断、理不清,谁能分得那么清楚,就好像此前江南派和淅东派,以前不也是各成一派吗,后幕为了共同对付准西派,还不是最后联手合为一派。虽然现在他们政见不一,江南学派在理学的基础上改良学术以适应皇帝陛下的政治思路,而江西学派是在改良理学以适应皇帝陛下政治思路的基础上建立新学术,但是难保将来出现共同的政敌,两者由于历史渊源的缘故会很容易地走到一起来。

而太平学派中与淮西集团利益密切相关,太平学派为淮西集团开工厂,制新品,大兴商贸赚钱,淮西集团则为太平学派提供政治支持,两派实质上是一体的。太平学派一旦上台,则很有可能成为淮西集团的政治代言人。

而北方学派则没有这种顾虑,首先他们与淮西集团根本没有什么往来,也没有利益上的纠缠。与江南学派,虽然都挂名理学,但是北方派看不起江南派的“迂腐”。江南派看不起北方派的“粗鄙”。加上南北地域的关系、孔庙南北宗之争等历史渊源,要想北方派与江南派联合在一起,比江西学派与江南学派联合在一起要难上数十倍。

北方派大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成为朝堂上新一股势力。而且北方地域这么广袤,怎么能没有自己的声音呢而且做为擅用权衡的刘浩然,

讲江北方纹块不小的区域成为淮西集团或者是江南学派的

“传义兄可有着手之处”张镰、王宜循两人连忙问道。

“青云之路,无非是治学和治事。”刘承志眼睛眨巴道,“治学理学我们治不过江南学派,而且我观陛下对理学虚无之说并无好感,但新学我们治不过太平学派,只能在治事上下功夫。小。

“治事。张谦和王宜循略有所悟。

他们三人都是紫金山学派的大才,而紫金山学派除了学导理学之外,更注重学以致用,算学、天文、地理、营造工程无一不精,所以他们祖上才能够得到元帝的重用。

“前些日子,我们蒙陛下恩见,当时提及了我们所处的世界为圆球可分为南北半球,提及了新算学三角函数,更提及了当初郭公之功。

刘承志所言的郭公就是王宜循的师公郭守敬。而郭守敬此前曾经拜刘承志的先祖刘秉忠为师。

“怎么不记得,当时陛下谈及郭公编授时历,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良器,进行了四海测量,得出北极出地高度观察北极星的视线和地平面形成的夹角度数,新测了二十八宿距度,测定了黄赤大距即南北回归线。更取得黄道岁即回归年长度为顾又四万日,是为赞叹,誉之为古往今来天文第一大家。”王宜循满是自豪地说道,说罢又不由接了一句道:“传义言此事又是何意”

“此并陛下不是传诏紫金山天文台,要取得测量经度之法吗”

王宜循和张镰不由大惊:“传义已有定计”制定经纬度是刘浩然提出来的。但是如何精确测量却是个大问题。牵星板可以粗略测试纬度来,可是精度太差,差几度就是数百公里,所以紫金山天文台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刘承志由于对天文学、算学非常精通,时常盘桓在天文台。知道整个过程,再与刘浩然一番细谈后,获得了大量近代代数和几何学知识后,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刘承志微笑道:“与陛下深谈后刘某颇有感悟,现在已经有了些眉目,只要我等三人再好好合计一二,定可找出万全之策。”

“传义兄准备以此法为进身之策,小

“应该是我北方学派的进身之石。”刘承志微笑着说道,“陛下不用无用之人。重淮西集团,因为它武有定四方的名将,文有安天下的良相,重太平学派,因为它能兴工商,聚财利,重江南江西学派,因为它能抚人心。安士林。我北方学派如果把拿出些真本事来,不要说闲置两三年。就是数十年也是可能的。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