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210

分节阅读 2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发数道命令要常遇春回南京休养,可是全被常遇春拒绝了。他给刘浩然去了一封书信,据说皇帝陛下看完后痛哭了一场,此后也便答应常遇春留在北方战场。但是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亲自遣人送药到北京,并询问特意从南京派来的几位名医,了解病情。同时刘浩然还暗中交待濮英等副将和常遇春的护卫,再也不能让常遇春亲自冲杀在第一线。天下谁不知,大明四大名将之首常十万是万军敌中,纵横自如的猛将。

常遇春为了能够留在北方,再也没有亲临第一线厮杀了,但是他依然率部兵出漠北,将北元打得溃不成军。

这时,一位护卫走了过来,默默地递上一个水杯。常遇春头也不回地接过,拿在手里便喝了起来,喝了十几口,他眉头一皱,放下水杯,脸色一片苍白,挣扎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了,噗的一声往护卫端着的小盆里吐了起来。

刚吐了几口,常遇春又拿起水杯强自喝了起来,然后又吐了几口。来回反复几次,终于将水杯的东西尽数喝完。

刚一喝完,常遇春连忙挥手让护卫将水杯和小盆拿走,生怕别人知道一样。可是周围的人都看在眼里。他们都知道,常将军的病情已经严重到只能吃流质食品,而且是吃一般吐一般。可是为了能够保持体力,常遇春不惜重金购买了大量的山参等补品,与米熬制成汤,每天定时坚持喝上六杯。

喝完汤的常遇春黑瘦的脸上浮出几丝红色,精神也似乎更足了一点,他突然指着一处大声喝道:“王贵才,你的火炮发射速度太慢了,快些”

正在那里指挥的火炮指挥官王贵才连忙回过身来,敬了一个礼,大声说道:“遵命”

说罢,他转过身去,对着手下的炮长大吼起来:“你们都是娘们吗人家拉泡屎都比你们快给老子精神点,你要是让老子在常将军跟前丢了面子,改明日老子叫你们扛着炮管回北京”

“将军,休息一下吧。”看到常遇春在这里已经站了三个多时辰了,濮英忍不住劝道。

“还不是时候,我如果不站在这里,不但我们的士气会受到影响,那帮人也会动摇。”常遇春不动声色往旁边努一努嘴。

那里正围坐着六七百大大小小贵族,他们都算是对大明比较诚心的,所以被军情司选了出来。草原的贵族不能都杀光,到时连出来撑场面的人都没有。现在他们围坐在那里,人心惶惶。被四万余骑团团围住,喊打喊杀的滋味的确不好受。他们都知道,外面那四万骑兵现在的重点在六千明军身上,还顾及不到他们,但是只要这明军营寨被攻破,等待他们的命运将非常凄凉。届时成为叛徒的他们可能会被残杀,牧场和牛羊就被瓜分,妻女和子民就被夺走。

想到这里,他们很多人都有所动摇,后悔不敢太早表露心迹,但是他们又知道,如果不这么早表露心迹,他们的尸体已经横在外面了。既然事已至此。他们能做的就是围在几位大喇嘛的周围,听他们念经安抚心境,并时不时地偷看一眼常遇春,只要这位威名远震的常十万还站在那里,他们就会觉得心稍安。

濮英皱了皱眉头,他知道现在明军为了应对进攻,人手非常紧张,没法全力看管这六七百号人。如果这些人开始动摇,甚至做出一些逆乱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明军来说,的确是一场灾难。

可是这,唉,苦了常将军了。濮英知道,现在的常遇春身子已经非常虚弱,上马都要靠他人暗中帮一把,这么长时间的站立,常将军需要多大的毅力去坚持。站得很近的濮英都已经看到常遇春脖子上渗出的汗珠,于是也理解常遇春时不时叫人递来冷水毛巾搽一把脸的原因。

在震耳的枪炮声中,一个人悄悄地踱了过来,此人正是陶希言。

夏时安和陶希言两人回到军营之中,不多时便被草原骑兵疯狂地进攻和惨烈的战斗吓住了,他们何曾经历过这番阵势过了两个多时辰,看到明军守得密不透风,便慢慢放下心来。

但是夏时安却还是有些忐忑,在他看来,自己有大好的锦绣前程,要是白白死在这里,那岂不是太不幸了他想去常遇春那里问个究竟,问到底要守到什么时候援军什么时候能够赶到尤其是看到唯一退路浮桥被烧,心里更是像被猫爪子挠得一样难受。

可是他刚与常遇春翻了脸,还拉不下这个面子腆过来,于是就与陶希言闲扯起来,话里话外提醒他去问一下。陶希言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却对夏时安这贪生怕死的性子极为不满。大明崛起,军兴之盛天下难敌,加上刘浩然的格外宣传和教育,大明子民现在也多是以言武功为喜,百姓们也开始接受起从小接受“体育培养”,成年接受军事训练,连江南文人也似乎多了几分汉唐的雄武之气。夏时安这番表现,的确有些让人不齿。

所以陶希言故意装聋作哑了一番,急得夏时安几乎要明言了,这才“恍然大悟”一般走了过来。

“常将军,濮将军。”

“哦,副使大人。”濮英拱手回礼道,而常遇春只是点了点头。

“敢问两位将军,可否需要我等帮手”

“副使大人放心,我营固如金汤,不需劳动副使大人了。”濮英也是聪明人,怎么不知道陶希言话里的意思,这些文人,担心守不守住就明言吧,非得转弯子,还自己脸上贴金,这需要你帮什么忙

陶希言坦然一笑道:“将军误会了。陶某不才,但是也猜得出,我军必有大行动,而固守此地则是最关键一环。我担心此地有失,个人性命事小,就怕误了陛下和众将士的一片心血。陶某虽然是文弱书生,但也不是全无缚鸡之力,打打下手也是可以。两位将军也知道,我等司政中举时,也是经过三个月的军事训练的。”

濮英呵呵一笑:“原来副使大人一番好意,濮某是个粗人直肠子,还请见谅。”

“哪里,哪里,将军这等耿直之人才是最值得交往。”

陶希言的话的确让濮英舒服很多,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了:“副使大人放心,我们做过精心安排。这营寨牢固就不用说了。咱们六千将士,一人带了两枝火枪,还有三十门野炮,并有足够的弹药和粮食,又不愁水源,守个十天八天都不是问题。这么久时间,援军就是爬也爬到了。”

“那我就放心了。”陶希言虽然不通军旅之事,但是看到四万草原骑兵看似攻势如潮,但是却一败再败,丝毫占不到便宜。而明军则是进退有度,打得非常沉稳,想来没有太多问题。现在濮英又这么说,他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自然不会诳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