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研究所通力合作,摸索了数年,终于研制出摆钟,随即新分立出来的精密机械研究所发明了冕状轮擒纵机构,再配以钢安条,研发出发条钟表,并使得钟表的体积大大变小。现在他们正在向研发可以随身携带的钟表继续前进。

刘浩然知道钟表这种精确定时器的重要性;有了它,才有可能结合天文学去测量经纬度。而测量经纬度是地理学的一犬突破,有了它。大明航海、远征就如虎添翼了。但是刘浩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该如何去测量,但是他有足够的天文地理知识,例如地球是圆的,伟度是从南北算起,经度是东西算起,而且每十五度经度代表一个时区,二十四个时区判好是三百六十度。有了这些就足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大明天文研究所的事情。

要说元廷的天文学还不弱,尤其出了一今天才郭守敬。于是刘浩然将其在大都所制造的天文仪器全部搬回南京,放到紫金山上,并通过张谦、刘承志的关系收揽了几位郭守敬的学生门人。因为郭守敬以前是两人先祖一张文谦、刘秉忠的部下,同属于紫金山学派。凭借这些基础,刘浩然准备组建一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帮助大明向地理、天文方面进军。

现在屋子里摆的这座钟是太平第一精密机械厂的顶峰之作,据说每天误差不超过五分钟,而且也有了分钟指针。由于这里是刘浩然办公的地方,摆钟就显得太吵了,于是就换上了这座相对只有较低滴答声的钢发条座钟。

正想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儿臣见过父皇”

“章儿来了,

“我看过你抄录的上次文会的诗词。先谈谈你对这次文会的感想。”

“是的父皇。”刘焕章恭声应道,然后脸色微红地说道,“参加那次文会后我才发现,我大明尤其是江南才俊何其多,儿臣以前只是井底之蛙,以后更要加倍学习。”

“才俊,章儿,你说的才是不是指这些文人的诗词文章”

“是的父皇。”

“那你有没有想过,诗词文章做得好,治国理政也能胜任吗”

“父皇,太傅和老师们也曾给儿臣谢过前朝范文正公、东坡居士的事例,这些先贤不仅文章诗词绝冠,更有经伟之才。”

刘浩然轻轻笑了起来:“章儿,那你有没有想过,前朝有几个范文正公、东坡居士这样的大有”

刘焕章一时迟疑了,他想了一会,好像真找不多太多这样的人才。

“章儿,我们可以以先贤圣人为楷模要求自己,但是却不能以此去要求别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面俱到皆有成就的不是人才而是天才,天才百年难遇,人才却比比皆是。”刘浩然语重意长地说道。

“就拿你来说,你学习很勤奋。我看在眼里,可是就是这样的勤奋。光是学圣人之学就已经很吃力。那还有其它什么精力去学史书、政治、律法和经济呢”

“父皇,这是儿臣愚钝。”刘焕章低着头说道。

“章儿不愚钝,要是章儿愚钝,这天下人就都是傻子了。”刘浩然大笑着说道,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刘焕章不由抬起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而在一角的黄公公也是满脸笑意和慈爱地看着刘焕章。

“儒学总是提及三皇五帝,先周古礼,可是章儿你想想,那时候的百姓有多少人地方有多宽那时有犀利难挡的火器吗那时有远涉大洋的海船那时有现在每日以数百万计的商贸吗那时有如此多的工厂吗”

刘焕章摇摇头,宋谦等老夫子给他讲述的儒学“理想社会”先古时代好像真的没有这些东西。

“章儿,先古时代,人口疆域简少。治政可从要,且民智粗鄙,故而要以礼相约。现在我大明人口疆域百倍于先古,政事繁琐也百倍于先古。所以有浩繁严谨的律法,有各尽其职。这学问也越发地多了”必须专于一门方可精于一业。”

“章儿,儒学的精髓不在遵古礼。不在仁德教化,而在与时皆行,与时俱进。把一千多年的思想、体制照烈到现在来,如何能行圣人虽然称圣,但他也是人,怎么能知道一千多年后会有什么变化。帝儿。真理不是追忆出来的,而是探索出来的。儒学崇古礼,述而不作,可三皇五帝和先周也是遵循前人而行的吗就拿诗词来说,没有唐宋文人的创新,安有唐诗宋词的辉煌所以说一个文明最大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这个文明,这个民族就会变成一滩死水,最后发臭发霉”

刘焕章听着这惊世骇闻的话语,如果说这话的不是自己的父皇,这位太子会忍不住出言指责,可是他现在什么也说不出来。

“章儿,你回去好好思量一下吧。记住看书读书要带着自己的脑袋去看,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脑袋变成了别人的脑袋。”

看着刘焕章走出殿门有些跌跌撞撞,他的大脑现在应该是迷糊一团。刘浩然坐在椅子后面,不由叹了一口气,希望自己的话他能听进去。与他最亲近的宋源和刘基也能听进去。

过了一会,刘浩然转过头来对黄公公说道:“今晚去皇后宫里”

“遵旨。”黄公公拱手道,“陛下,刚才的话是不是记在起居录里。”

“嗯,一字不落地记下。”

正说着,秦罗慌慌张张跑了进来,“陛下,陛下”

“出了什么事”

“蜜儿刚才肚子突然痛起来,像是要临产了,待命的产婆医生说有危险。”

“什么,我去看看。”

刘浩然拉着秦罗的手一路快步向胡蜜儿的院子走去,黄公公在后面紧跟着。

刘浩然网到,皇后薛如云也赶到了,贵妃萧氏、贤妃耿氏、淑妃武氏也相继赶到,而贾绣儿则早就守在门口,已经急得团团转。

“什么悄况”

“回禀陛下,产婆和医生说是横位。”贾绣儿说出这话,几乎要哭出来了。她与胡蜜儿关系最密切。情同姐妹,现在胡蜜儿遇上这么凶险的事情,怎么不叫她难过。

薛如云等人都是生过小孩的。知道胎儿横位的凶险,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刘浩然从秦罗惨白的脸以及薛如云等人诧异不安的神情中看出事情的严重性,不由双手紧握。自从他娶了萧氏之后,妻妾不断,而且每斤小儿女出生都非常顺利,成长得也很平安,这使得他忘记了这个时代生孩子是多么一件危险的事情,养大小孩是多么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就算是贵如帝王,遇上这种事情也束手无策。虽然当初众臣都是急哄哄地让自己多纳嫔妃,多生皇子,就是以备不时之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