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175

分节阅读 1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百余万石。现在由于上游截水,使得运河水源枯竭。已经无法直通积水潭,慢慢向东便门萎缩,航运不是很畅通。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永定河洪水泛滥,不,这个时候的永定河其实应该叫无定河或者浑河,由于其上游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混浊,泥沙淤积,日久形成地上河。河床经常变动,同黄河一般善淤、善决、善徙。

针对这些,刘浩然召集了一帮营造专家,其中大部分是元廷留下的工部官员。这些来自西域、波斯等地的色目不知何种缘故,非常精于营造和水利,至少相比喜欢读圣贤书的儒家学子来说,这些色目人中有更多的人擅长这些工程营生。

这些色目人被俘之后”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被大明皇帝砍了脑袋。他们侍候元廷皇帝多年,看到的皇帝很多都是喜怒无常,很多人今天还的宠,明天就不知道因为什么小事丢了性命。现在听得大明皇帝垂询营造、治河等工程事务,顿时明白这是一次贴现自我价值的好机会,十分的本事恨不得使出十二分来,一定要让这位大明皇帝看到自己还有一身“手艺”留下一条小命来。

他们和南京格物院营造研究所来的工匠高手们汇聚一堂,你争我辩,很快拿出一个好的办法。

供水这一块大体维持原状,毕竟北京城周围的水源只有这么多,历朝历代想尽了办法,几乎是用到了极致。他们要增加就是在西山修建引水石渠,将山中的泉水更多的引入到西郊的玉泉中去,并将太液池、瓮山泊今昆明湖、白莲潭今积水潭、什刹海等等水利重新整修和连接,保证皇城护城河和园林用水。尤其是瓮山的,属于郭守敬规划设计修建的白浮瓮山河引水工程。其主要将温榆河上源的泉水引至瓮止。泊。新的规划中将与西山引水石渠连接。这样的话不但可以保证城内用水,在将通惠河多处旧设备整治之后,还可以调拨给运河使用,使得漕运船只可以重新直接可以行驶至白莲潭。

在整治通惠河的同时,刘浩然根据元廷工部旧官员的建议,改浑河上游水田为旱田,关闭权贵、寺庙等处大量的园圃,减少对浑河水源的截留,保证下游调剂通惠河的用水。南京营造研究所人员更提出一个大胆的规划,在浑河中游修建一个水坝。拦河蓄水,可以对浑河夏滥冬枯进行调剂。

至于北京城内居民用水除了各水渠之外,更要注重地下水的使用,也就是多打井。而浑河的整治,元廷工部旧人和营造研究所协商堪踏之后,给出了治理方针是左岸筑堤,右岸分洪的方针,确保城区的安全。由于北京城区城址选择优越。基本可避免浑河、翻白河水直接泛滥入城,因此雨季主要在防止雨涝和城区排水上,规戈中有兴修完整的排水工程,形成了以内城干河与护城河相通连的一级排水干渠,大街两侧的二级干渠和分支到各街道的支渠小沟。

对于北京城,刘浩然已经明确思想,不做大的扩建,因为迁都这斤小问题一时半会是无旧戏,亍的。所以这里暂时只能做为北方重镇建此说彩川心皇城做为他的行宫,元廷中枢官署做为顺天府官署已经非常奢侈了,刘浩然准备从皇城和元廷中枢官署中划出一大部分做为北京大学、藏书馆等教育用处。所以北京城在复建损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疏通河道、恢复转运。

看着这些规划设计图,刘浩然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恢复北方经济。除了农业这个重点之外,工业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如何建立北方的工业,刘浩然颇是费了一番思量。

在他的记们中,山西有煤,辽宁有铁,这两个地方可以建立钢铁工业。其余地方可以建立毛仿和棉仿工厂,尤其是毛仿厂将是北方的重点发展项目。北方依靠漠北漠南草原,羊毛等原材料可以不用担忧,而且运输也不成问题,这个工业利润不小,当年英国佬为了这玩意可是搞了个什么“圈地运地羊吃人”在中国没有这斤,担心,那么广袤的草原,足够放羊的。而且一旦这个工业发展起来,羊毛这个原材料的价值就会迅速水涨船高,将会给草原上带来不小的经济影响,使的游牧民族脆弱的经济基础得到加强。为大明今后收复和稳定草原提供不小的帮助。

刘浩然返身来到旁边的北方大的图上,开始考虑在何处开设工厂。在这个交通非常不便利的时代,就近设厂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刘浩然的设想,工厂不会开设在现有的城镇,而是在原来地处要道的小镇或者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设厂,利用工厂的力量聚集成一个城镇,再修建直道。把这些工业城镇和原来的城镇连接起来,从而组成一个交通密网。

刘浩然的手指在地图上一一划过。山西大同煤炭丰富,可是现在还地处前线,新开的钢铁厂必须向后移。可以放在太原附近,但是大同可以做毛仿厂建设的准备,刘浩然不得不为将来蒸汽机时代做准备,一旦蒸汽机在未来几个年内发明并开始大量使用,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工业中心。

在刘浩然的记忆中,河南焦作、郑州还有一个平顶山有煤,可是现在郑州出现了,焦作和平顶山在哪里只有大概的范围可以去找。不管了。可以在郑州附近设立棉仿厂。这里地靠大片河滩地区,种粮食风险性大,种棉花可以试一试。

辽宁,本溪、鞍山是赫赫有名的铁媒城市,但是刘浩然不知道具体位置,还是白搭。不过现在辽宁不安宁,哪里设钢铁厂还是缓一缓。

头痛啊,那些矿产勘探队的进程不知如何由于刘浩然出身勘探工程师家庭,对于矿产勘探还是比较熟悉的,在那个大院里,从小玩得就是废弃的矿石耳朵里听到全是勘探术语。家里挂得是矿产资源分布图,摆得是矿产勘探的书。所以刘浩然对这一套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很早以前就设立了矿产勘探队,现在发展的很快。明军北伐,网一平定,多路勘探队便在驻军的护卫下四处勘探。而且现在的勤探也不是往深止。老林里钻,攀枝花有铁矿,就算找到能挖出来吗

这些还都不是大问题,关键是人。农业要发展,工业要发展,哪里去找那么多的人,现在的北方就是人荒地荒。现在往下发赈灾粮时嫌人多。来年搞建设的时又嫌人少了。在这今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口就是最好的生产力了。

刘洁然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正在清醒脑子时,响起了轻轻地叩门声。

“进来”

“陛下”一名衣着华丽的女子走了进来,她身材高挑,乳丰臀翘。肌肤雪白,眼睛微蓝,五官与中原女子大不一样,但是别有一番诱人之处,“高丽权知国事金大人奉命孰见。”

女子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说道。她原名也迭失蜜儿,汉名胡蜜儿,波斯巨商进贡来的美女,说是纯正的波斯人又不像,估计也是一个中亚混血儿。康茂才给刘浩然留下了十二名完璧美女,都是西域权贵或巨商进贡孝敬元帝的,因为元帝后宫的美女太多了,加上内讧外困,元帝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四处猎艳,于是便留下了不少“漏网之鱼。”还有四十余名同样来路清楚的宫女,刘浩然身边就是这些人近身伺候着。

刘浩然也不是圣人,近两个月。这十二名美女也都一一品味过,不过这胡蜜儿算是比较得宠,因为她不仅色貌出众,更有一番聪慧,据说原是波斯某地王公的女儿,读过不少波斯、希腊的书籍,家破人亡便被转卖到中原,刘浩然休息时便喜欢听她讲讲波斯等地的历史典故。因此时常侍候在跟前。

“宣进来”

“臣中赞大夫金英浩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金爱卿,起来吧”刘浩然待金英浩跪拜完毕后便走出书桌,伸手虚扶道。刘浩然的礼仪是重外轻内。国内一帮大臣在他面前是不行这套礼仪的,拱手弯腰鞠躬便可,外臣嘛则依足了前宋和元廷传下来的礼数,按照刘浩然的说法,接见外臣他就是代表了整个大明王朝,这礼仪是少不了的,自己人就则免就免。

金英浩身份比较特殊,只能算半个外臣,因为他除了是权知高丽国事。还挂着大明官职,所以做一半就好了。

“谢陛下”金英浩拱手一礼,然后站了起来,垂手在一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