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161

分节阅读 1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哼浩然势大,于是就依附过去。大人。你看看刘浩然都干了些什么重商轻农,罢黜儒家,歪解理学,邪端异说大行其道,长此下去,当何以堪”

“唉异途成事迅速,可一蹶而就,正道虽为至理,可是行事艰难。难以速成。刘浩然以异途为重,图快而弃岳,虽有捷利却是遗祸后世,江南文人怎么就不明白呢,还在为其摇旗呐喊,真是让人叹息”

“大人,不过逆明打出的国家民族大义的旗号却是很能盅惑人心,我听说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诸多文人世家已经开始接受逆明是王师,行的是光复中华,恢复正统的义事。”

“这些人是趋利避祸而已,看到逆军势大骨头便软了。圣人的夷夏之辩岂是逆明所言的那回事天子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制理学,尊圣人。比前宋还要做得恭敬。既然归了华夏,脱了蛮夷,又何来的夷夏之辩应该是顺应天命的正朔天朝那些文人世家怎么就没想明白呀”吴士珍忿忿道。

“是啊,像大人这样深明事理的君子现在是越来越少了。”王增居感叹了一句,“听说刘浩然准备去曲阜圣庙去拜祭圣人。”

“唉,不能不说,刘浩然逆贼收买、盅惑人心的手段还是很高明的。”吴士珍默然了许久最后说道。

第一百六十五章陈氏兄弟

10686帝国的荣耀第一百六十五章陈氏兄弟四

“陈大哥,莫大人真的要我们仰击明军费千户喝了旧“是的,吴大人就是这么亲口跟我说的。”陈孝闰一脸漠然地答道。手里的酒杯端了许久还悬在空中。

“娘的,吴大人又不知道海津诸军的情况,就凭这些烂豆子也想迎击明军,送死还差不多。”费年户忿忿地说道。素离不花去职,陈孝闰接手诸军后便任命费千户为总管粮草供给的千户,这小子虽然贪生拍死,但是在处理这些事上还算圆滑稳妥,再说又是信得过的人。陈孝闲忙于整顿军队,挑选精锐,没有时间去管那些杂事,正需要一个亲信在身边帮忙。

看到陈孝闪不答话,费千户继续牢骚着:“这些兵马中最精锐的不过那七千骑兵,可是这些人都是些大爷,陈大哥,你如何指挥的动”

陈孝闰淡淡答了一句:“吴大人说。素离不花交出的钱财多给他们一些,这叫什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狗屁话这些蒙古色目大爷平日里伺候还不轻呀,真要他们去拼命。得多少钱财才能打动他们。大头一去,留下弟兄们的还剩多少同样是给朝廷卖命,怎么能厚此薄彼难怪朝廷连连吃败仗他娘的,老子早就看透了,就这个德行,不吃败仗都没有天理”

“好了,老费,吴大人自有定夺。”

“陈大哥,我知道,虽然吴大人对你有救命之恩,恩重如山,可是在他心里你只是一介草莽武夫,只有卖命的份何必呢”费千户看了看陈孝闪的脸色小心地说道。

“老费,话越说越出格了。我的命是吴大人救得,就算卖给他了又如何反正我这条命是他捡来的。我虽然不通文义,但是也知道知恩图报。”

陈孝闪这么一说,反而将费千户的性子激起来了:“我就这么说了又如何你是不觉得,我是看出来了,吴大人虽然器重你,可是何曾把你当回事你的本事兄弟们又不是不知道,多少次血海尸山,还不是你带着兄弟伙爬出来了,连大帅都对你领兵打仗翘大拇指,要不然当初他离开大都还遣人来拉你走。可是这吴大人对你如何他不就是多了一肚子书吗读书多就能打仗。人家大明皇帝和属下几员名将,哪个读书不比他少可是打起仗却是天下闻名,打出那么大一份家业。你看吴大人什么德性胜仗没打几次。可是骨子好像却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名将一般。”

“够了老费”陈孝阅呵斥了一句。

费千户也知道自己的话说得太过火了,不管如何,陈孝闪还是非常敬重吴士珍,在他们如此说吴士珍的不是,的确让陈孝闪恼火。

“好了,好了,兄弟我说错话了,向哥哥你赔个不是。”费千户连忙端起酒杯,找了台阶说道。

“陈大哥,你说吴大人打得什么算盘要说他也读了一肚子的兵书。知道咱们这些人迎击明军无非是去送死,怎么还上赶着我们去”默然了一会,费千户又忍不住问道。

“吴大人心里早就打算了,拿我们在前方牵制明军,然后另遣一路奔袭界河口。明军是渡海而来,烧了他们的船就等于断了他们的后路。定会不战自乱,吴大人到时就能从容收拾。”陈孝闰跟随吴士珍多年,自然能知道他用兵的思路和习惯。而且陈孝闰本身也是一个精通军略之人,稍微一想便想明白了。

“这吴大人还真是狠”费千户目瞪口呆了好一会才说道,也不知是说吴士珍对明军的计策狠还是对自己这三万人狠。

“陈大哥,这不是拿我们当枪使吗简直就是替死鬼”想明自的费千户又牢骚道。

“吴大人是干大事的人,自然不会把一些小节放在心上。

陈孝闰淡淡答了一句。

“人家大明皇帝干了多大的事可是人家就能提出同生共死的口号。这些年来,依附在他麾下的天下豪杰不知有多少。哪个不是对他死心塌地的人家这份胆略、这份真诚。吴大人是拍马也赶不上,难怪人家能从江南打到大都,而吴大人却只能从河南退到大都。”

费千户看来对吴士珍一肚子牢骚,话语中也不是客气,看到陈孝闰没有接腔,而是略有所思,费千户又说道。

“想想人家大明皇帝,当年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份豪情,天下豪杰闻之哪个不向往。再看看当初跟随他的老兄弟,四大名将不用说了,其余的不是拜将就是一方大员,封侯之时指日可待。我听说,这位大明皇帝对老兄弟情义可不是说的。当年他们桃园四兄弟结义,便一直奉常遇春老母为亲身母亲,就是贵为皇帝老子了也是逢年过节执子之礼去问安。还有,他麾下大将胡海,最是骁勇,身上不知多少伤口,可是人家能够细细数出这些伤口的来再。为了让他不至断后,硬是等胡海生了两个儿子后才让其出外领兵。他娘的,想起这份情义,就算是死了也值得。”

费千户拍着大腿说道,这些都是流传在天下各地关于刘浩然的轶事。而这些事情最是让江湖豪杰感到热血沸腾。

“听说南边军中待遇极好,不仅粮饷按时发,还有什么基金会,一是盘伍坏是受伤回家,都会领到份钱粮衣食夭忧巾甘是战死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听说老人们官府奉养终老,遗孤一直抚养至学业有成。”

说到这里,费千户压低嗓子说道:“我听几斤,山西走私货的商人提及过,他们悄悄地去过江南,曾经慕名去过那全忠烈陵园,乖乖,那怎生了得,整个园子足有十几里大,里面整得比皇帝的花园还要漂亮,日夜有人站岗看守,每一个人有一个墓,墓前有一个石碑,刻着阵亡者的名字和事迹,每年都有官府主持祭拜,家眷去扫墓都是包车马费的。那像我们这边,死了随便找个坑一埋,出来几年,家里人都不知道你是人是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