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146

分节阅读 146(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支持郑道传的讲和派,你当我好欺负是吧,气得胡子都快竖起来的崔莹立即带了一帮位高权重的世家大臣,把高丽王堵在了门口,坚决要求与江南决一死战,高丽王头都被他们吵炸了,加上元廷辽东行省那边带来了一些好消息,高丽王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任由崔莹他们去赌一把,获得指挥权的崔莹要求李成挂立即出兵,李成挂也满口答应下来,可是第二天数千将士把崔府围得个水泄不通,众人齐声叫嚷着,要我们与江南决一死战可以,不过先把老子的卖命钱发齐了再说。

崔莹头大如斗,他知道高丽军中欠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可是这个紧要关头你让他上哪里想办法去,国库是不用想了,那里比高僧的光头还要干净,雀莹一咬牙准备把家产拿出来,可是一算五万多人几个月的军饷汇总上来,那点不算少的家产的确少了些,崔莹只好到各世家大臣那里去化些斋,可是这些拍着胸脯把与江南决一死战口号喊得震天响的世家大臣们一个个都变成了苦瓜脸,苦口婆心劝说了一番,崔莹连三分之一的数都没凑,u三一一n,一,,垣眼看着江南大军开始接管各的的险要,并开始逐步稳定地方局势时,崔莹一咬牙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莫及的决定,拿佛寺开刀,高丽王室和贵族从元廷皇宫传染了一种坏毛病,信佛,奢华的信佛,从高丽王到贵族,数十年来不知布施了多少良田给寺庙,光是安东附近的十几座寺庙里存储的粮食钱财就足够五万人顶一眸子的了,而学儒出身的崔莹对佛教原本就谈不上什么好感也谈不上什寄恶感,但,紧要关头,无计可施的崔莹选来选去,最后看中了这个看似无害却肥得流油的冤大头,拿着崔莹的命令,数千将士冲进数家当地最大的寺庙,将里面的东西洗劫一空,充为军用,僧侣稍有反抗便刀枪相加,高丽将士原本就对这些养尊处优的和尚很反感,老子们拼死拼活连饭都吃不饱,你们几个秃驴嘴巴念念经就家产万贯,良田数百倾,所以他们动起手来也是丝毫不客气,比对阵“偻寇”和“江南军”时还有凶悍三分,消息传出,寺庙的僧侣们不答应了,他们纷纷跑到安东和高丽王面前诉苦,要求严惩“佛敌”崔莹,这些佛门僧侣原本就与贵族大臣们关系深厚,几经勾结后不少崔莹这派的老对手们便开始落井下石了,八月中,安东爆发兵乱,一帮从开城护驾而来的“御林军”在佛门僧侣和一部分世家大臣的支持下突然发难,打出了“清君侧,除奸贼”

的旗号,混乱了一夜,崔莹等数个位相连的大臣们死伤惨重,可以算得上,家破人亡,还没芋这帮御林军清点好抢掠来的战利品,李成桂突然指挥两万军队打着“清君侧,除逆贼”的旗号冲进安东城为雀莹报仇,在庆千兴等大臣的支持下,李成桂迅速斩杀了三千多乱军,接管了御林军,控制了整个安东城。不过在这次平乱中,佛门和世家大臣又遭受了一次大洗礼。数百名僧侣被斩杀,数十家大臣家破人亡,刚消停几日,正当庆千兴再次赶赴汉阳与江南谈定和谈事宜时,一伙自称是奇氏和权氏余党的盗匪在路上伏击了庆千兴,将这个“肆意迫害忠良,与贼媾和”的高丽大奸臣刺死,并留下“与元廷共抗南贼”

的亲元口号,事件震惊了整个高丽,兵权在手的李成桂趁机大开杀戒,以“勾结元贼,刺杀重臣”的名义搜杀了上百家世家大臣,整个安东可以说是杀得血流成河,而支撑高丽的世家大臣们也在这几次内乱损失殆尽,幸运存活下来的也是紧紧地看着李成桂的脸色,丝毫不敢轻举妄动。八月底,李成桂接受了守门下侍中之职,算是完全控制了整个高丽朝堂,而高丽王成了他手里的愧儡,九月中,代表高丽的郑道传与江南军达成和谈,高丽战事告一段落,按照协议,高丽王开始准备迁回开城,而被江南承认高丽守门下侍中之位的李成桂则忙着凑人头交数,此前内乱产生的上万颗人头收拾一下还可以用,其余两万人头李成桂就把注意打在了寺庙和地方豪强身上了,李成桂知道,现在江南已经暗地里承认自己的地位,接下来怎么做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李成桂分析了一下,自己最大的敌人是世家大臣和地方豪族,自己出身不算高贵,如果掌握大权甚至更上一步这些人肯定不会答应的,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先下手为强,至于寺庙,他们与贵族王室关系深厚,一旦自己想取王氏而代之,估计这帮秃驴会在中间作梗,还不如趁机铲除以绝后患,李成桂是个杀伐决断之人,当即开始动着铲除元党余逆的旗号对高丽五道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清洗,上百家寺庙被洗劫一空。稍加反抗的便是一刀,其余僧侣被强令还俗,数百家世家和地方豪强被扣上勾结元廷、图谋不轨的帽子斩杀一空,人头被拿去充数,他们的家产被李成桂充为军用,用来巩固在军中的威望,时间延续到十一月份,李成桂终于完成了和谈条件中所要求的凶手人数,而高丽王也回迁开城,继续做他的愧儡国王,只不过是由李成挂手里的愧儡变成了江南手里的愧儡,李成桂则是继续升官加爵,除了知平章省事小守门下侍中等代表高丽国相的官职一个不漏地落在李成挂头上。还有镇国上护军等代表最高军职的官职也落到了他的头上,俨然高丽国除高丽王之下第二人,不过这位高丽国第二人一直驻居在安东,做为一位枭雄,他当然知道做一些自保手段。他原本不打算让高丽王迁回到开城,想一直将其挟持在安东。但是江南不答应了,质问李成桂是不是想挟高丽王对抚江南,李成桂思来想去觉得不放高丽王回去的确不是个,事,内内外川小都无法交代,只要自己好好掌握着五万多军队,江南应该不会轻易动自己,李成桂灭了许多家世家和豪强后,获得了不少钱财,足以让他收买上下军心,所以他对掌握这支高丽最后的武装力量很有信心,于,在郑道传等人劝说下,李成桂终于将高丽王送回了江南控制下的开城,随即,江南将原本留在咸兴老家后来落入江南控制的李成挂一家子送还到安东,其中还有做为质子的李芳雨,看到江南如此仁义,李成桂便放下心来,还在想着是不是自己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准备去开城与江南主将正式见个面,十一月初九,高丽国王突然颂布命令,任命久未露面的真平侯辛睡为权知平章省事,主持国事,封金英兰为安东侯,封其弟金英浩为再兴君,金英敏为南保侯,并授金英浩为门下赞成事,金英敏为上护军,消息传出,李成桂立即品出味道来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花落谁家

”“奉高丽国大王令,权知平章省事辛、门下赞成事金行q心儿,行新土地律。一,即日起对高丽各地进行土地丈量,任何人不得阻碍瞒报。违者以欺君罪论处;二、没收杨广道、京畿道、庆尚道、全罗道一切私田文契,土地均收为国有;三、土地重新分配,具体如下:““京畿道良田按科级别授予在京就职两班官员,第一科得田,坠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旧结,京畿以外的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地方官吏和闲良”不论资品高下,随其本田多少,各给军田旧结或结,从凡受田者身死后,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传受,无子媳守信者,减半传受,另有功臣田,以有殊功赏赐,可以子别相传,公私奴婢、工商、卖卜、娼妓、僧尼等,不许受田”,“科田、军田、功臣田以外皆为公田,凡公私田租,水田一结糙米三十斗,早田一结杂谷三十斗,除陵寝、仓库、宫司、公霹、功臣田外,才田者皆纳土地税,水田一结白米二斗,旱田一结黄豆二斗,有横敛者,以贪赃论处”,“诸个先生,大家对此都有什么看法”,李成桂嘶哑着嗓子说道,郑道传、赵俊等人都默不作声,室内一片沉寂,他们心里都有数,知道李成桂被江南给耍了。这两三个月来,李成挂抡起大刀片子,把高丽的世家贵族、地方豪强和寺庙僧侣这些旧势力杀得是血流成河,剩余的那些人哪个不把李成柱恨得牙根直痒痒,但是李成桂却毫不在乎,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那张宝座,可,进入龙凤十年十二月,形势却突然一转,出使江南却音讯全无的真平侯辛钝跳了出来,被授予相宰的权力,主持国事,随之还有两个此前谁也没有听说过的金氏兄弟。一个为副相,一个为上护军,一政一军,一下子和辛睹把持了国政,李成桂、郑道传等人知道,这些任命如果不,江南的授意,已经变成愧儡的高丽王敢发布吗“大人,属下看这次新的土地分配,开城朝堂决心很大,看来,想把全国的土地重新分配一次”,赵俊含含糊糊地说道。李成桂虽然现在表面上在高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却身在安东,远离高丽中枢,除了附近地区还能控制之外,再远就不要指望别人听命了,而高丽王再是愧儡也是高丽国名义上的君主,加上江南强大的武力在后面,所以各地对高丽王的命令不敢不从,“大人,我还从开城几个好友那里听到另外一些消息”,郑道传突然开口道,“请先生说,”李成挂闷声说道,语气中可以透露出他极力压制的情绪,“听说真平侯和再兴君上表大王,定儒学为国学,并准备在明年开文武杂三科科举,仿宋制,先各道应试,再会试和殿试,国内学子皆可应试”,李成挂听到这里,手里的拳头不由握得紧紧的,如此一来,高丽国内的文武学子的心都要被其收买了,而读书习武一直以来都是世家和豪强们的专利,老子辛辛苦苦铲除了他们大半的势力,做了恶人,你们跑出来却做好人收买,加上前面的科田制、军田制,恐怕被自己打击怕了的世家和豪强会毫不犹豫地投靠到开城那边去,“真平侯和再兴君在上表中同时建议各地置办官学,以理学为纲,并限制佛教寺庙规模,每道寺庙必须控制在一定数量,而寺庙出家的僧侣也必须控制在一定数量内”,郑道传对于这一条是非常赞同地,因为他也是儒学出身,此前也因为看不惯高丽王和旧贵族们尊佛轻学而投到李成桂这一边来的,李成桂只是点了点头,他清楚这一点对于高丽国的文人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使得他们对真平侯和再兴君的好感更上一层楼,“南保侯、上护军金英敏已经受命开始编练高丽新式陆军,武器装备和教官皆由江南提供,听说现在已经招编了大约三万余人”,“真是欺人太甚”李成桂再也忍不住了,大行新政收买人心这不说,现在又开始编练新军队,这一步接着一步明摆着就是在逼自己,“江南到底想干什么”李成桂气喘子吁地怒吼道,“大人,我看江南是想扶植一个愧儡朝堂,这一点我们是绝不会答应的”,郑道传抚须道,虽然他赞成新政,但是做为一个高丽人,他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任由外人摆布,,“啊,高丽各地是大人平定的,现在江南出来摘桃子,我想高丽众多有识之士是不会答应的。”赵俊在一旁附和道。

“两位先生,你们看该如何应对”李成柱慢慢地平息了心中的怒火,江南答应扶植自己上位只是一个很含糊的口头协议,又没有正式的文契,江南要是翻脸完全可以推得干干净净,李成挂现在是有苦说不出,就算要找责任人,朴氏父子早就不见踪耸了,要怪就要怪他的野心太大了,想在这次变乱中摄取最大的利益,郑道传和赵俊又陷入沉寂了。现在高丽王在江南的手里,高丽国的正统就掌握在他们手里了,最好的时机是当初高丽王还在安东当愧儡的时候,只要李成桂打出高丽王的旗号,振臂一呼号召高丽军民光复国土,恢复国统,那样的话李成桂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可是李成桂畏惧江南海陆大军势强,又对其抱有幻想,迫于压力就不顾郑道传等人的劝阻将高丽王送回了开城,结果造成了被动的局面,要是现在跟江南翻脸,江南完全可以以高丽王的名义宣布李成桂是逆臣,不管如何,李成挂已经失去了大义。加上此前铲除世家和豪强时与他们结下的深仇,估计落井下石的人会不少。

看到两位谋士都不开口了,李成桂知道现在形势严峻,自己手里虽然有五万军队,可是真正算得上精锐的不过一两万人,可江南足有十几万人摆在自己的对面,而且自己控制的地盘只有安东和庆尚道这么一块,人力物力上就占了劣势,加上此前与世家、豪强结怨太深,估计只要高丽王的讨逆文书一道,恐怕是应者如云,这些人虽然被自己杀了不少人,可是他们在各地的势力是根深蒂u、了皆综庞杂,随便拉一支“勤王之师”应该不是问题,难道还是要向江南屈服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江南是否更中意辛睡和金氏兄弟当他们的马前卒,自己似乎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万一江南为了拉拢世家和豪强,借自己的人头一用岂不是太冤枉了,正想着,突然有副将在外禀报道:“大人,东部外海出现江南大批船只”,“什么难道江南要对我下手了”李成桂惊问道,“大王,这是江南拟定的停战协议。请你过目”,辛吨低着头恭敬地递上一叠文书道,坐在桌子对面的高丽王并不急于接过,只是呆呆地看着辛睡,过了一会才喃喃地开口道:“辛睡,为什么会是这样”

“大王,臣不知你指的是什么”

“你怎么成了江南的人”高丽王虽然成了愧儡,但是所有的命令都要以他的名义发布,所以对情况了解地非常清楚,知道现在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最大的骨干就是辛吨,“大王,请容臣一一道来”,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