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73

分节阅读 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是考虑数千兄弟吃饭生路了。”

听到这里,蓝玉陷入了沉寂,是啊,现在的刘浩然不再是以前只是统领数千数万的首领了,而是割据一地,天下有数的诸侯了,他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例如制衡臣属,调和他们的矛盾。

“所以你和二哥就故意犯错”

“被人抓住小辫子骂一顿总比被别人时时盯住要好吧。我的问题不在于陈友德该不该杀,而在于该不该由我来杀。按照军制,我这是越权。”

蓝玉点点头,他知道,那怕陈友德罪该万死,送到典军镇抚署也是一个死字,但是这个死字却不该由常遇春来宣判,各司其职,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蓝玉更明白了,常遇春和傅友德一个杀降,一个事后不报,真论处下来,不过一个是胆大妄为,一个行事糊涂,所受的处罚也不过是训诫、罚薪,顶多关一段时间的禁闭。而刘浩然也趁机做给文官们看,连名将我都好好教训了一顿,一点面子都不给,你们也不用太死盯着不放了。

“三哥,真想不到。”蓝玉不由叹息了一声道,他一直待在刘浩然的身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所以初闻之下,带来的震惊是无法想到的。

“阿弟,四弟这么做说明他还是把兄弟之情放在心上。”常遇春点了一句道。

蓝玉顿时恍然大悟,其实按道理来说,最应该猜疑领兵在外将领的应该是刘浩然,因为造反谋逆直接针对的就是他。但是刘浩然却暗暗提醒,这说明他对结义兄弟和诸将领是绝对放心的,只是要他们当心自己的为人处事,不要犯下致命的错误,被文官们群起攻之,做为君主,刘浩然也不好过于偏袒军方,毕竟江南治理还要那些文官士子。

“读书啊,四弟曾经对我们感叹说,文人士子相斗,都是用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我们武将虽然不屑去学他们,但是也要提防,以便中了圈套。”常遇春长叹息了一声道。

蓝玉点了点头,他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缘故,傅友德带着侍卫面见密使,事后又告诉了参军,谁也不能怀疑他有异心,只能说他办事糊涂,这么大的事居然忘记让副官报送行枢密院了。但是这件事又么有延误战机,犯下大错,最后只能是轻罚一番了事。而常遇春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当时虽然冷静下来了,但是依然下令杀降,这事别人顶多说他生性残暴,擅自做主,却无法动摇其根基。看来他们两人多读史书后,学着自污其德以求自保,让文官们依然认为自己是鲁莽残暴的武夫,然后抓住这一点不放,不会再深挖下去了。

“估计用不了多久你也会被派出去领兵,到时你也要当心一点。”常遇春又提醒道,蓝玉是他的妻弟,属于最亲近的亲人,自然要好生提醒一下。

蓝玉听完常遇春刚才的那番话,想通了许多地方,也明白自己在侍从司都知这个非常敏感的位置上待不了多久,他首次对那位总是对自己笑嘻嘻,拿自己当亲弟弟的四哥有点看不明白了。

“阿弟,有些事情你心里明白就好。”常遇春看到了蓝玉有点失落的脸色,好意提醒一句,他现在还有每天待着刘浩然的身边,要是脸上藏不住话就麻烦了。

“三哥,我想起四哥总是说做人各尽其职就好了,可是世上的事情为什么总是搞得这么复杂”

“阿弟,四弟说得没错,做人就是要各尽其职,有了这个念头,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你就是犯再多的事情,别人再如何说你,四弟也会保住你,这一点你要铭记在心。只是我们做为四弟的结义兄弟和亲人,有时候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四弟又何尝不是身不由己呢这世上有心的人太多了。”

蓝玉使劲地点点头,他理解常遇春所说的话,做为刘浩然孤身一人,除了妻子儿女,就三位结义兄弟和蓝玉最亲了,而刘浩然对他们的信任是毫无保留,自然会吸引有心人的优先注意,所以行事就更要谨慎了。

过了两日,冯国用和缪大亨的调查已经完结,于是便召见了已经移交指挥权,等待押解回江宁的常遇春。

“伯仁,我以为你的性子已经磨练出来了,想不到还是这般鲁莽。”冯国用盯着常遇春看了一会,微笑着开口道,而缪大亨也在那里笑而不语。

“冯先生,我看到那些死去兄弟们的血就忍不住了。”常遇春只是很平静地回答道,“那些人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了。”

冯国用和缪大亨脸色变得肃穆起来,定远军强调集体,弘扬同袍之情,所以上下同僚之间的感情非常深。陈友德诈降,暗算了数百定远军将士,定远军在安庆各部不少将士对陈友德等人咬牙切齿,对常遇春的做法持赞同看法,认为这才是以牙还牙的血性男儿本色。

“常将军,我也领过兵,理解你的感受,不过军法如山,不容轻犯。此事冯同知和我已经尽悉情况了,处理结果还需经过典军镇抚署合议,报丞相后才会下来。在此之前就要委屈你了。”缪大亨很和气地说道。

缪大亨宽厚公正,治军严肃,禁暴除残,加上他虽然出身定远,但是由于原本元廷降将的身份,与淮西将领们的关系并不密切,因此在陈友谅退去,扬州压力不大了后,刘浩然便任命其为典军镇抚使,接手一直由冯国用兼管的军法。

“我愿意接受军法处置。”听完常遇春这句简单的回答,冯国用和缪大亨都没有说话了。

第二日,常遇春在蓝玉的押送下,与冯国用、缪大亨坐水师快船离开了安庆,不几日就赶到了江宁。此时的江宁正处于群情汹涌之时。

文官士子们趁机大骂常遇春残暴无仁,藐视军法,力言对其严惩,并加强对领兵在外将领们的监管,以免这些武夫拥兵自重,恣肆行事;而军方却毫不示弱,在红旗邸报等军方喉舌上为常遇春辩解,说这是定远军同袍之情的表现,常遇春有过,但是没罪,并反驳那些文官士子说,将士们在外浴血杀敌,官老爷们却坐在安全的地方逍遥自在,没事还总想着钳制别人,难道他们不怕乱指手画脚使得前线吃败仗吗反正最后承担责任又不是他们,而是前方流血又要流泪的将士。原本水火不相容的江宁陆军、海军学堂首先携手,向刘浩然递交了情愿书,为常遇春求情,说其过难恕,其情可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