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福通北上的去路被切断,让中路北伐红巾军成了掉了线的风筝。现在又攻陷了曹州,切断了刘福通与山东的联系。

现在刘福通必须面对来自山西察罕帖木儿、曹州孛罗帖木儿的双重压力,日子应该没有那么好过了。难怪刘福通这段时间频频派人来向江南要粮要军械,甚至开口就要一百门传说中威力巨大的火炮。

刘浩然粮食和刀枪军械都可以给,但是火器坚决不给。以刘福通时胜时败的战绩,搞不好什么时候就把这些火器送给元军了。当日孛罗帖木儿围攻曹州,刘福通也知道这一战略重地的重要性,接连派出刘知六、盛文郁等人率兵增援,结果全搭进去了。

想到这里,刘浩然不由想起了那个外面粗鲁的刘知六,想不到分别时一语成谶,听说此人被元军团团包围时,与几十名亲兵高唱悲歌,力战而死。按理说刘福通攻下汴梁后就应该巩固根据地,用心经营河南,聚集力量后再挥师北上。可惜他没有太高的战略眼光,为了打破元军的封锁和紧逼,居然还分兵出去。兵分则势寡,加上派遣出去的将领多不是大将之才,又遇上了凶悍的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之流,结果只能流动作战,无法起到大量牵制元军的作用。

不过没有刘福通等人在北方的浴血奋战,怎么会有江南的安宁和发展呢可叹可惜啊

不过刘浩然还关心一个人,躲入汉中的朱元璋。此人占据一块地盘后,倒也用心经营了一番,可惜他的文武班子缺了一条腿,历史上的文官能吏现在全在自己的麾下,徐达、汤和等人打仗是一把好手,叫他们去治理原本就一塌糊涂的民政,就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了,至少做起事来事倍功半。朱元璋又从当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了几名名士帮助治政,这才稍有好转。

可惜驻扎在旁边的李思齐却不过这么轻易放过朱元璋。当汉中地盘刚刚有一点起色,李思齐已经把李喜喜赶到了四川,调过头来对付朱元璋,双方又是一场恶战。虽然朱元璋有徐达、汤和等大将,但是做为察罕帖木儿老搭档的李思齐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依仗兵多势众,步步为营,向汉中逼近,目的很明确,把朱元璋部挤出汉中。

战事从龙凤四年八月开打,一直打到十二月,当李思齐攻克柴关驿、武休关等关口要隘,并在南郑城外与朱元璋部大战一场,朱元璋兵少,虽然打退了李思齐,自己却损失惨重,连郭英等将领都搭进去几个,于是便已经下决心放弃这里,转移到了金州今陕西安康。李思齐占据了南郑、城固、洋州之后,便停下了脚步,对朱元璋对峙起来。

过了几天,刘浩然终于接见了刘仁本。不过他对自己这位同宗倒也挺客气,只是旁边的李善长阴阳怪气,对方国珍多有尖酸刻薄之语,屋檐之下,刘仁本只好忍了,幸好刘浩然一直持礼有加,虽然欣然接受了献上的三地图册,但是却坚决不接受方国珍的臣降,依然以江南平章之职平等相待方国珍,继续两家同盟之约。

至于做质子的方关刘浩然也坚决不受,说春秋战国以质子为押是因为礼义崩溃,所以才有此一举,他相信方国珍是守信诺之人,不必以亲子为质,坚持让刘仁本把方关带回去。

不过李善长又在旁边插言说古往今来,有质子又如何这人一旦要背信弃义,一个儿子又算什么这话把方关的脸都要气黑了,而刘仁本却是尴尬不已,幸好刘浩然出来打了几个哈哈,缓了场面。

议和之事非常顺利,圆满完成任务的刘仁本带着方关回了庆云。谁知一回到庆元,方关就当众宣布自己改名为方明完,他觉得自己在江宁受尽了耻辱,而这笔账就全记在了刘浩然头上。虽然不敢明面上针对他,但是明完这名字也够毒的,红巾军以白莲教为根基,也被称为明教,而刘浩然的老大就叫小明王,这不是明摆着咒他和指桑骂槐吗

听到杨宪传来的情报,刘浩然的眼角不由地跳了跳,不由想起那个在自己面前甚为倨傲的少年,想不到此人对自己还有这么深成见,而且此子颇得方国珍的宠爱,这次和谈为了示好,方国珍才忍痛割爱,听说被刘浩然放还回来后高兴地好几天都睡不着。而对于改名,方国珍原本不同意,可是经不住方关以绝食相抗,居然最后同意了,可见宠爱之程度。

刘浩然随即在杨宪耳边秘密叮嘱了一番,过了几个月,方关,不,应该是方明完在几个小厮的唆使下,纵马庆元闹市,居然接连踩死了一个老头、两个小孩和一个孕妇,引起极大的民愤。极重民意的方国珍只好将方明完装模作样地送入狱中,“好生”关押,等避过风头再说,谁知此子在狱中不知得了什么病,没一日就暴毙了,让方国珍心痛欲裂。

第六十一章 信州战役

王奉国越打火越大,外援断绝,粮草全尽,士气低落,这些城池即将陷落的迹象与信州一点都扯不上关系。傅友德的数万大军就屯在信州城外,时不时地就过来一趟,守信州城的又是胡大海,定远军一员有智有勇的大将,把整个信州城守得四平八稳,加上城中多有积蓄,南门水路又不完全断绝,所以粮草全尽这一点在信州来说也谈不上。

围攻了一个多月,王奉国在信州城下减员了上万人,可是连信州城里到底是什么味道都没尝到。到了三月,陈友德在信州城下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便率一部绕过信州,直扑江山县城,试图另出一路,经略衢州。谁知这一仗不打还好,一打就打出问题来了。

邓友德留茅成、陈耀守衢州,自己与朱亮祖率兵前来迎敌。他先使部将吕焕坚守江山城,吸引陈友德围攻,再遣朱亮祖攻破沙头铺,将陈友德的粮草辎重付之一炬。陈友德见粮草已失,江山城又一时难以攻克,于是只好率兵返回信州城外。一路上陈友德倒也小心翼翼,生怕被邓友德伏击。

谁想邓友德、朱亮祖却一路再也没有出现,一直到了永丰西平溪站,离信州大营不到百里时,看到没事的陈友德松了一口气,邓友德和朱亮祖却突然冒了出来,这两员勇将各率一万精兵分别突击陈军,杀得尸横遍野,全军溃逃,然后又一路掩杀,一直追杀到信州城外的石溪站,才让王奉国遣人接应过河,但是陈友德所部已经损失过半。

王奉国对于自己主公的堂弟倒也不好追究,只是好生劝慰了一番,倒是陈友德自己又恼又羞,一下子就病倒了。可是邓友德、朱亮祖并不就此放过,他们沿着信江南岸西进,一举攻破了王奉国粮道转运重镇-石溪站。

粮道被切断,王奉国终于意识到定远军已经向自己铺开了一张大网,这张网之大,几乎可以将自己的几十万军队全部兜在里面。像是在印证他的猜想一样,三月中,定远军大将丁德兴率四万大军出婺源,攻陷了德兴,然后一直南下,直扑信江重镇弋阳。弋阳一下,王奉国的后路就被切断了,他已经在信州被傅友德、邓友德、丁德兴三路人马,近十万大军包围了。

不过王奉国好歹是陈友谅属下的大将,知道这个时候大意不得,一有疏忽就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于是便引兵缓缓退入铅山州。铅山城南面靠武夷山脉,北面靠信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王奉国退入此城,一来有了延缓喘息之机,二来可以伺机再做进一步打算。他一面整顿城塞营寨,一面遣人向江州的陈友谅求援,请他派兵前来接应。

不过此时的陈友谅也正陷入一场危机之中。当初他攻陷龙兴城之后,天完帝徐寿辉觉得这个地方的地名不错,于是就准备迁都这里,借着龙兴这个名字好好兴一兴自己这条真龙天子。可是陈友谅如何愿意徐寿辉踩到自己的地盘来,于是就派人以各种借口阻止徐寿辉的这一时兴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