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 分节阅读 227

分节阅读 22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时负责打扫战场的祖大寿率人赶了过来,敬了个礼。道:“军长,咱们地弟兄都已抬进了慈利城,伤者正在救治,死者则准备火化后带回辽东,不过这些南明的伤军”

吴三桂抬头看了一眼还在天空盘旋的乌鸦。低头看了看不远处呻吟不止地南明伤军,长叹口气,道:“算了,他们怎么也算是咱们中国人,虽是不同阵营,可这也怪不了他们。都怪左良玉一人而已。咱们又岂能忍心见他们尸弃荒野命人将死难的人埋葬,伤兵能救治的就救治,俘虏全部押到四川、山东等咱们的地盘上,让他们接受教育,如果表现好的便让他们恢复平民身份。”经过两天地忙碌,祖大寿才将最后战果呈到吴三桂面前。此战辽东军死伤达一万一千余人,其中战死的高达六千余人,重伤两千余人。却歼灭了自左良玉、左梦庚为首的二十三万南明军。其中南明军战死的军卒高达十万余人,轻重伤员四万,被俘虏五万左右,还有四万余人趁乱逃走。此战报一径发布,立即在中原大地上引起了一阵阵动荡。特别是在南京城,虽然官兵极力封锁消息,可随着从各地入城的百姓当中,左良玉战败的消息还是悄悄地传遍了全城,并立即在南京上下引起了恐慌,上至皇帝,下至文武大臣,直至普通百姓都不敢相信,辽东军竟仅用一万余人的伤亡,便全歼了南明最为精锐的左良玉二十余万兵马,这等大敌又岂是人力所能抗衡的不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城中大街,不论是大小官员,还是普通百姓,人人沉着脸,他们不知辽东军何时会挥军南下,到时自己的命运又会如何。可谁知吴三桂全歼左良玉部后,不但没有立即南下,反而进一步收缩了防线,甚至连时常犯境的辽东军卒也不见了踪迹。这让南明军民长出了口气,昨日还是沉寂无声的朝堂之上,今日上朝的大臣们却是群情激昂。有人甚至口放枉言,希望万岁能够御驾亲征,趁辽东军大战之后,兵力空虚之际,挥军北上,反攻北京城。在他们看来,辽东军公布的战报绝不可信,不然他们也不会收缩兵力,辽东军与左良玉一战应该是两败俱伤才对,左良玉二十余万精锐大军固然是全军覆没,可辽东军入关的几十万大军怕是也是所剩无几,只有这样才符合常理,不然辽东军又岂会放过这个进攻南京的最佳时机。

兵部尚书吕大器还算沉稳,不但没有同意诸位大臣反攻之说,反而向宏光帝进言道:“辽东军虽然连径大战,先后剿灭了李自成、张献忠部,最后又与左良玉大战于惹立,也许他们会有一些损失,可据探有回报,辽东军此次入关的军卒不过占其野战军的一半而已,其余大军驻军在朝鲜、北蒙、辽东及台湾各地,咱们若是逼得急,吴三桂难免要调动所有大军入主中原,再说其辽东境内的预备军多达百万之众,一旦吴三桂破釜沉舟,与咱们决一死战,仅凭咱们现在刚刚征召的百万军卒怕不是其对手。依臣之见,还是应该立即着手训练新军,同时联络各地反吴势力,待时机成熟,再反攻辽东军不迟。”

对吕大器的建议,朝堂之上一时间无人反对。马阮等奸臣本就是弄臣,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眼着辽东停下了南下的脚步,他们高兴还来不及,那里还敢反攻,只要能保住现在的局面便已是大喜了。至于宏光帝更是只知吃喝玩乐的主,后宫尚有成百上干的南国佳丽等他去征服,他那里会冒着危险去远征辽东。当下大手一挥,将政事交与马阮二人,而军事交由吕大器,命众朝臣配合,他自己却回了后宫。转眼又是一年,此时已是1638年4月5日,沉静了近一年的北方这段时间却是军马频出,不过各地百姓对往来的辽东兵马却不象过去看到明军时那般害怕,四处躲避。要知当时如果有百姓敢拦了朝庭大军,当场被打死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今这些百姓看到辽东军不但不躲,反而有许多百姓主动上前送水送饭,慰问官军。只因这一年以来,在辽东的帮助下,北方的各地百姓不但分到了土地,而且还领到了免费的种子、耕牛,虽然需要三年逐步偿还,可这已经让各地百姓高兴不已。经过一年的劳作,辛勤的百姓用自己的双手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让他们终于过上了期盼已久的富足生活,这些百姓是打心眼里感激辽东军,感激吴三桂。而且吴三桂还将后世的军民共建活动推广到了各地,命各地驻军在训练之余。帮助当地百姓搞好生产生活,所以你如果在北方看到一群身着军装地辽东军在田间地头与当地百姓一同农作时,千万不要惊讶。

正是因为这一简单有效的政策,很快便消除了各地百姓与辽东军的隔阂,百姓们主动将自己的孩子、丈夫送到军营,要求参军。经过一年的训练,这些新军已初步形成了战寻力,虽然不如辽东野战军,可与南明军相比,却已是不相上下。攻坚也许不行。可用来守城却是绰绰有余。更何况这些新军是在保卫自己的家乡,如果南明真的胆敢攻来,这些新军怕是舍命也要保住自己的家乡。有了这些驻军,原本驻守各地的野战军终于可以重新集结起来,为大军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武昌府作为辽东军南下的桥头堡,经过这一年地建设,已重新焕发了活力,城中原本地断壁残垣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建筑。干净的街道。吴三桂的临时王府便座落在城中心。往日沉静的摄政王府这几日却是热闹异常,已经入关的各团主要将领都已齐聚府中,府中到处都是金星闪耀。

人声鼎沸。多日不见的弟兄们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自然是有太多的话要说。直到有人来报,军长命大家到会议室开会,众人才重整军容,依次走进会议室。吴三桂及海、步、骑三师师长已坐在昔位。待众人都坐下后,吴三桂首先道:“今天地会议议题大家也都请楚,便是要商议与南明决战之事,不过开会前,我先为大家介绍几个人。新成立的骑兵六团团长杜龙、副团长阿古达木、吴三顺,海军五团团长郑芝龙。步兵六团副团长王云、王雷。”被点到的人先后站了起来,向四周人敬了个军礼,标准地军礼赢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其中阿古达木是赛罕贝的堂哥,吴三顺是吴徽之子,都可称为将门虎子,众人当然认得。吴三桂又接着道:“杜龙、阿古达木,还有三顺大家都熟悉,郑将军的大名大家想必早有耳闻,王云、王雷也许大家对他们还不熟悉,不过他们所率的步兵六团却是山地战地好手,此次攻打南明,自然是少不了他。况且个后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大家可以慢慢了解。下面开始开会,大家首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