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洪承畴还不明白曹变蛟到底是什么意思,却见曹变蛟对身后那队人马一使眼色,从中冲出十几个人,竟将洪承畴身边亲卫按倒在地。曹变蛟自己也拔出腰间战刀,押在了洪承畴颈上,道:“大人,恕末将无礼了”“曹变蛟,你这是要造反啊”事已至此,洪承畴那里还会不明白曹变蛟的意思,他这是要开城投靠辽东。这时周围明军眼见主将被曹变蛟擒住,马上团团将其围住,只是洪承畴还在曹变蛟手中,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弟兄们”曹变蛟将洪承畴交给身边一名同伴,对周围明军大喝道:“你们也许还不知道吧,咱们在此为朱由检拼死拼活,可咱们的那们万岁却丝毫不领惜,咱们的大帅杨嗣昌杨大人已经战死杀场,为国捐躯,可朱由检却不但未念其功,反而将其家人尽数发配边疆。咱们的洪大人一心为国,却又如何那朱由检以为洪大人也已战死杀场,竟将洪大人一家贬为平民,并抄其全家,若非辽东军将大人家小接来,他们此时恐怕已是凶多吉少。其他如卢大人、熊将军等人也未有好下场,尽数被贬,这样的皇帝那里还值得咱们为他卖命咱们今日死在此处倒还不要紧,可咱们的家小日后如何生存你们难道就忍心眼看着他们被人欺辱吗”

四周明军听了曹变蛟的话犹豫了,许多人手中地刀枪已垂了下去。曹变蛟一见,又道:“你们若是不信可以问洪大人,是否如此”从明军望向洪承畴,洪承畴却是一言不发。此时洪承畴内心也是矛盾得很,虽然曹变蛟所言句句属实,但以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若是反驳于他,相信军中还会有一大半站在自己一边。可就是真的如此,又能怎样,难道自己就真的不顾众将士对自己的信任,不顾他们的性命,率领他们与城外辽东军作垂死挣扎吗自己于心何忍啊何况自己家小就在一边,难道也要让他们陪着自己一起为国捐躯吗洪承畴下不了这个狠心,只能是低下头,一言不发,任由曹变蛟自由发挥。众明军见洪承畴并未反驳,便知曹变蛟并未撒慌,顿时议论纷纷。

曹变蛟见洪承畴默许了自己的所做所为,信心更足,大声道:“既然他大明对咱们不仁,也休怪咱对他不义。想来他辽东竟连后金降将都能善待,还将那多尔衮、阿敏封为副团长,咱们怎么说也是与其同根同源,又岂能亏待咱们,我已下定决心,投靠辽东,弟兄们意下如何愿意随我一同投靠辽东便跟我下了城墙,打开城门,迎东军军入城”说完,曹变蛟令部下缚起洪承畴双臂,押向他向城下走去。周围几千明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未有一人出言反对,反而为曹变蛟让出一条路来。“他娘的,早就听说辽东百姓家家安居乐夜,人人吃得好,穿得暖,当兵的不但不受气,还有军饷可拿。咱就算回到关内,没准那狗皇帝一声令下便要了咱的人头,还不如在辽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咱是下定决心投靠辽东了,走”一名壮汉说完扔了手中长刀,跟在了曹变蛟。等人身后。曹变蛟暗自高兴。只要有了第一人,就必会有第二人,果然如此,未等曹变蛟走上几步,只听身后刀枪落地声不绝于耳,回头望去。只见城上几千名明军竟都已扔了兵器,跟在自己身后。洪承畴虽有心投靠辽东,可眼见自己手下众军卒放弃抵抗,还是心中一凉,双眼溢出泪水。几千人走到城下时,守在城门附近的明军也早已得到消息,未待曹变蛟开口,便已扔下了兵器,打开城门。其实城中明军那个不知若是与辽东军开战。恐怕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其中凶险。能保住一条性命又何乐而不为呢曹变蛟押着洪承畴,后面跟着万余已放弃抵抗的明军走出城门,来到辽东军面前。

吴三桂在后面见到明军已弃械出城,他亲自柏马上前。接受明军投降,叹道:“今有洪将军和曹将军投靠我军,我辽东军更是如虎添冀,扫平蒙古、朝鲜指日可待”说着,吴三桂亲自上前扶起跪倒在地的曹变歧。又为洪承畴解开缚绳。洪承畴听吴三桂并未提起大明,知道这是吴三桂照顾自己情绪,不过日后辽东与大明必有一战,而且以两方实力来说,大明恐怕是凶多吉少。面对吴三桂的热情,洪承畴也实在是无话好说,如今自己已是走投无路,若不投降,又能怎样,只好顺水推舟道:“多谢吴将军厚爱,承畴愿为将军为马前卒,以报将军大恩。”洪承畴既已投靠了辽东,不管是以什么理由,今后便只有一心向着辽东了。不过他却不知,曹变蛟当日在宁远城下便已被吴三辅所折服,早已投靠了辽东,此后诸事自然都是辽东在暗中安排的。洪承畴投降辽东后,其余几座城池中地明军自然是传檄而定,并未费辽东军吹灰之力。至此辽东军与大明之战,再次以辽东大胜而告终。此战明军损失四十余万人,其中军卒近三十万,民壮十几万,战死有十几万之多,投降的也有二十余万,仅有不到十万军卒返回关内。大明北方经此一战已是兵尽粮绝,别说再次出关,就是剿灭关内各地反军都是力有不及。给了李自成一个发展的机会。

而辽东军此战也损失了十余万人,其中步兵三个团损失都在一半以上,十五万民兵死伤十万之众,不过彻底消除了大明对自己的威胁,并俘虏二十余万壮丁,对地广人稀的辽东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及时雨,也算利大于弊。至于朝鲜派来的几万杂兵,刚过鸭绿江便停步不前,待几日后传来明军大败地消息,未用辽东动用一兵一卒便已灰溜溜的逃回境内。随后那朝鲜国王竟上书吴三桂,自称属臣,愿年年进贡,只求一时平安。吴三桂因接连与后金、大明两场大战,辽东也急需一段时间休养生息,虽未同意朝鲜国王的请求,不过也下令骑兵三团返回境内,未再派兵入朝。朝鲜国王自以为捡了个便宜,辽东不但未追究自己,也未向自己索要钱物。他那里知道,吴三桂既不同意纳其为属国,便是打定了要征讨朝鲜的主意,只是现在一时无力跨过鸭绿江畔而已,等吴三桂缓过手来,朝鲜便是他志在必得之地。在辽东与大明大战之际,南北蒙古在边境线各自率近十万大军对峙了近半个月之久,只因双方势均力敌,无人敢轻易开战,最终却因西蒙也调集了五万大军,陈兵边境。南北蒙古怕被西蒙白白捡了便宜,只好偃旗息鼓,各自率军回境,一时间关外竟是一片安宁,再无战事。

吴三桂也率领各部重要将领坐镇义州,处理战后事宜。不过吴三桂反回义州的第一件事却没有接见辽东任何将领,而是提审了一员后金被俘小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鳌拜。鳌拜随其叔父避于长春,可当多尔衮率军围住长春城后,鳌拜自知就算自己降于辽东,恐怕也是难逃一死,本来还想顽抗到底,可其部下却不想为其陪葬,竟趁夜将其生擒,献于前来征讨的多尔衮。当日在盛京城下吴阳等辽东壮士的血决不能白流,发下的誓言历历在目,吴三桂当然不会忘记,此时一见鳌拜真是恨不能生淡其肉。

第八十三章厅中议事

鳌拜被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