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多尔衮因眼看吴阳等人死得壮烈,一时间也忘了命人打开铁闸门追击吴三桂,而且就算他想起此时,这重达几千近的铁闸门断了绳索,无法用绞盘控制,想要将他拉上去也不是一时片刻可以做到的。直到城外再次传来吴三桂的声音:“多尔衮,你给我听清楚了,好好替我为死去的狼骑收尸,等我来取,若是你们敢有丝毫不敬,不要怪我血洗你盛京城鳌拜,今日之仇若是不报,我吴三桂誓不为人,来日必要取你项上人头祭奠我的兄弟,你等着吧”说完吴三桂也不再停留,率狼骑打马而去,只留下城内多尔衮等人面面相觑。多尔衮从吴三桂的话中已经明白吴三桂并没有怪自己,不过他也知道吴三桂说话从来都是说话算话,他说来取便一定会来,而且到时来得恐怕不是一人,而是带在大军前来。多尔衮可不敢触动吴三桂的逆鳞,血洗盛京这句话若是别人来说,多尔衮怕只会当他是个疯子,可吴三桂说出来,便不由他不信。当下多尔衮命人重新拉起铁闸门,此时再追吴三桂已经晚了,他只能命人将已经是血内一团的吴阳等人尸体火化,存在泥坛之中,好生保管,等吴三桂来取。好在这些士卒也亲眼见到了吴阳等人的英勇,后金士卒向来以勇士自居,也是最佩服吴阳这样的英雄,因此对多尔衮的话无人敢违,反而为自己能够为这样的勇士收尸而感到骄傲。

这些人中最难受的便是鳌拜,不但杀师之仇未报,反而亲眼见到了吴三桂的勇猛,对自己惹恼了吴三桂有些后悔,暗怪自己干嘛强出头,害死了吴三桂的弟兄,自己此生怕是难安了。就在吴三桂站在盛京城下发誓要重新回到盛京,用鳌拜人头祭奠弟兄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安口同样有人说着与三桂相似的话。原来一切确如三桂所料,皇太极借迎亲之机,率大军来到蒙古境内,可他却根本没有到喀喇沁部,而喀喇沁部也因怕大明后来的报复,故做不知此事,任由皇太极越境而过,直奔大安口。大军赶到大安口时,大安口的守将尚可喜早已等在城门口。为了给毛文龙报仇,尚可喜此举按照后世的说法便是将灵魂交与了魔鬼,而后金却因久攻大明却损伤严重,有尚可喜投诚便可轻而易举进入大明境内,自然是高兴万分。至于尚可喜提出的帮毛文龙报仇,他们更是没有二话,这袁崇焕杀了后金几万将士,早已是后金最大的仇人之一,斩杀袁崇焕正合了皇太极的心意。

皇太极率大军入城后,便站在城门之上,看着手下的勇士军容整齐,依次进城。向南远眺大明疆土,自然是豪情万丈,登上汗位不过两年,便完成了父亲一生未成的壮举,未伤一兵一卒便突破了长城的封锁,进入了大明腹地,这足以让他自豪一生。想到此处,不由对站在身边刚刚投诚的尚可喜更加看重,道:“此次我军能毫发无伤进入大明腹地,全赖尚将军,今后只要尚将军不负我后金,我便保将军一生荣华富贵,决不食言”

尚可喜原在毛文龙帐下,那毛文龙是什么人说他是个土皇帝似乎有些抬举他了,说到底,他不过是个有着封号的海贼,若不是占据的地方险要,大明需要他来牵制后金,怕是早已身首异处。尚可喜在这种人帐下自然无忠节可言,而且变得圆滑无比。此次投靠后金虽说为给毛文龙报仇是一方面,毕竟毛文对他有赏识提拔之恩,可实际上,尚可喜更多考虑的却是自己。袁崇焕斩杀了毛文龙,自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被派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守关,自己日后仕途必然是暗淡无光,谁让自己头上已经印了个毛字,如今谁不知道当今万岁看重袁崇焕,谁还敢冒着得罪袁崇焕的危险靠近自己,如此下去,自己这一生恐怕都得在这个大安口渡过,直到一坯黄土盖脸。迫不得已之下,尚可喜才想到了要投靠实力稍弱的后金,在他看来后金虽弱,可大明却也不好过,近年来天灾不断,国内四处盗贼蜂起,已无力反攻后金。而后金却正缺少自己这样一个可以让他们轻松入关的人。一切确也如他所料,皇太极对自己这个大明降将不但没有一丝鄙视,反而因自己开关而极为赞赏。

尚可喜一副感激泣零的样子,跪倒在皇太极面前道:“多谢大汗赏识,不过臣已背叛大明,早已是万夫所指,再无颜面对同族百姓,更不敢败坏了大汗名声,只要大汗能为臣报得大仇,杀了那袁宗焕,臣愿在大汗境内寻得一处草场,放马牧羊,以安余生,足矣”这番话却非尚可喜心声,只因他早已打听好了,这皇太极虽为蛮族,却最重守信、守义之辈,这才故做清高,只求报仇,不想为官。皇太极果然上当,亲自扶起尚可喜,道:“尚将军怎可如此枉自菲薄,将军弃大明而投我后金却正是将军大仁大义,想那朱由检竟任由袁蛮子斩杀大明功臣,搞得大明境内民不聊生,这样的皇帝如何值得将军为他守义况且我后金此次入得大明腹地,正是要将那无仁、无德、无义、无信的大明皇帝拉下皇位,以救大明百姓于水火。这一切更需要将军这样的人材,将军怎能弃我于不顾退隐一事以后万万不要再提起。”

尚可喜听到皇太极这番话,更是表现得感动无比,也顾不得城墙上青石板的坚硬,又跪在地上“通、通、通”连磕了三个响头,才道:“臣不知大汗竟有如此心意,臣错了,微臣愿做大汗马前小卒,推翻这腐朽的大明王朝,以救我同族万千百姓于水火”皇太极哈哈一笑,拉起尚可喜,指着城下正在入城的后金官兵道:“好,既有将军投靠,又有我后金勇士,用不了几日我必可马踏紫禁城,将那朱由检赶下龙椅,还这万千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尚可喜虽不知皇太极刚才那些话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想来自己搏个荣华富贵已是没有问题,便道:“臣在此祝大汗马到成功”皇太极率满汉十万大军从大安口入关后,趁着明军并未察觉,尚无防范之际,即命尚可喜为先锋,率三千轻骑直奔遵化城,他自己则率大军紧随其后。他是想让尚可喜骗开城门,以减少后金伤亡。只可惜此计却难以实现,只因大明虽已日渐没落,可全国最强的军卒、将领全集中在这辽东、京城一带。尚可喜率军一路上先后骗开几座小城,可十月二十五日傍晚时分,当行军到三屯营时却碰了钉子。三屯营总兵朱国彦以尚可喜无令私自调动为由不但拒不开城门,反而要上奏朝庭,制其罪过。

尚可喜无计可施,只得回报于皇太极。皇太极没想到大军竟在三屯营前被阻住了去路,一怒之下,也顾不得暴露行踪,反正大明早晚会知晓此事,令大军全军压上,连夜攻城,力求一战攻破三屯营。三屯营本就是边关屯兵重地,城墙高险,而守将朱国彦也颇懂兵法,加上城中尚有万余军卒,拒城死守,令缺乏攻城器械的后金大军在城下只能是无功而反,死伤几百士卒。皇太极见大军强攻一夜不但未能攻下城池,反而死伤惨重,暗道:大明境内大小城池无数,若是每座城池都得损失几百人,自己虽说有十万大军怕也用不了几月,便得死伤怠尽。而且此时城中战报必然已经传出,若是自己被阻于城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