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 > 分节阅读 318

分节阅读 3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够快的了。特工组也探明了那两个太监的大致身份,一个年老的太监被人称呼为牛公公,看其明黄色的太监服,显然地位不低,而那个小太监,显然是老太监的随从。我闻得这“牛公公”。便想起了上次入京之时认识的那个牛公公来,听情报上的形容,两者显然是同一个人了。

第六天,这伙禁卫军就已经出现在了十里集。而这时我也早已让人将侯府打扫了一遍,准备了香案、吃食、可供五百人的住宿。

在我地事先嘱咐下,这五百禁卫军长驱直入来到陈家村已初具规模的村墙大门口,才停下了脚步。

而后,牛公公就只带了两个太监,以及五十名禁卫,进到了村子里,在预先等候的老爷子亲自引路下,来到了谢家大院。

对于他如此亲善的举动,我心里还是十分领情的。要是换了别的传旨太监,保不准,就要端架子地,让我亲自出村去迎旨或者说迎接他的到来。

“十里候恭喜恭喜了”牛老太监一见我就马上向我道喜。

我也马上客套道:“同喜同喜本候不知牛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客气客气至京城一别,洒家可是想念侯爷的紧。”

我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耐着性子又跟他寒暄了一阵后,这老阉人才轻咳了一声,伸手接过一名小太监递过来

旨的漆金圣旨筒,拆封拿出了圣旨。这时,下人们先的吩咐摆好了香案。

这一次我不得不能屈能伸的跪倒在地,接听圣旨。我的全家人,五个老婆包括大肚子的三娘,以及老爷子、府中一干下人,亲卫,都乖乖地跟着我一起跪了袭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十里候谢安平,心系社稷,忠贞为国,堪称大才”

这个圣旨的开头还真是够长的,我只听得一连串对我的溢美之词,着实了让我享受了一番元昌帝地马屁功夫,不禁有些陶陶然起来。直到最后,牛公公读到:“特此擢升为县侯,敕封忠勇,食邑五千户,世袭三代,钦此”

我一听居然如此丰厚的奖赏,当下便真心实意,高呼谢恩:“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爷子和我的几个老婆,也是山呼万岁,个个如吃了兴奋剂一样,笑容灿烂,容光焕发起来。

我双手毕恭毕敬的接过牛老太监递的圣旨,才小心翼翼的在他的招呼下,站起了身来。

而后又接过代表忠勇侯身份的敕书及其印信。

“恭喜忠勇侯了。忠勇侯如此短短一年时间不到,两次封侯赏爵,实在是我朝历来少有之事啊。可见圣上对你的器重之意。”

此时,我也有点高兴的找不着北了,胡乱说道:“哪里哪里同喜同喜”随手从怀中掏出一把宝钞,塞了过去。

牛老太监果然也是改不了太监贪财的劣根性,一见我塞过去的这一把宝钞,顿时两眼放光,连一句客气的话都不说,就手脚利落的接受了过去。

我傻笑了一会儿,脑袋才略略清醒了过来,不由问道:“牛公公,圣旨上所说的食邑五千户,不知除了现在的十里集外,还有哪几个镇集”

也不由我如此着急发问,目前十里集的总人口也才不过几百户而已,而整个毛县也才不过一万多户人口而已,这五千户可是代表着大半个毛县的土地。

牛老太监,接受了我这大笔的贿赂后,态度更见热情,笑容满面的解释道:“具体的食邑之处,侯爷你只要看一下敕书就知道了。”

我这才想起手上的“委任状”来,赶忙打开瞧看,只见上面果真表面了我这五千户的食邑之处,除了十里集外,元昌帝一口气,将邻近十里集的好几个乡镇,毛县一大半的土地,都赏给了我做封地。其中除了相连的松涛镇、古仁镇外,还包括蔡家集、云鹤镇、胜芳镇、赵桥镇、赵庄乡、垒头乡,加上十里集,一共九个乡镇。而据我所知,整个毛县也才只有十六个乡镇而已,除县城外的大部分乡镇都成了我的食邑了。这常住的总人口至少有十来万了。领地扩大了,领命也扩大了。原本我私自巧立名目扩充护卫队还担心有人告状,说我意图不轨,但现在我升为县侯,招收区区几千的私人武装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了。据婉儿所说,以前她老家青州就有个县侯,手底下蓄养着近万的私兵,不过这些私兵的素质和装备,当然没法跟我现在的护卫队比。目前,这种情况在大楚朝来说已经不新鲜了,甚至还很普遍。在我看来,各地诸侯如此半公开的蓄养私兵,更甚至各自都有拥兵自重的现象,而元昌帝这老糊涂蛋,对此却是好像没有多少察觉和警惕之心,实在是大大的失策。当然,对此我也不会特地出言提醒他,因为我自己就是这其中一员。

看得出来,这次我主动进献水泥配方是做对了,肯定让元昌帝这老小子龙心大悦,这从刚才圣旨开篇那一长串的溢美之词就可见一斑。不过,话有说回来,这次元昌帝之所以这么舍得下本钱,大概也是为了部分补偿上次与我做天币交易的损失。一想到上次这老小子的出尔反尔,以及那副奸商嘴脸,我刚刚对他升起的感恩之心,顿时又烟消云散了。本来嘛,这些就是我应得的。按照上次我与他交易前的约定,除了食邑五千户之外,他可是还要给我封王的,可直到现在我主动的进献了水泥的配方,这个封王的承诺,他都没有兑现。这样说起来,还是他欠我的。

第七卷 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第21章 密旨

然明白了是元昌帝欠我的道理,当下对于升爵的欢喜减淡了许多。

正愣神间,牛老太监,一脸笑眯眯的问道:“怎样忠勇侯,你这五千户食邑,可看明白了”

我点点头,故作一脸感恩状道:“看明白了,皇上对本候的隆恩厚宠,本候没齿难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