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是坚持着要休息一晚再走。他倒也没再坚持。

客栈一时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我只好让掌柜出面,去客栈附近的民房出钱住宿,有些人当然不同意陌生人来自己家住宿,有些人看在钱两的面子上倒是同意了下来。这样一间民房几名队员的摊派下去,这二百多号人倒是很快就被“稀释”掉了。果然“群众的力量是强大”,至少在这一点上它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体现。

忙完了护卫队住宿一事,我就命令着老豹先去房内休息了,招来昨晚和他一起去棺材店的两名队员,给了陈虎十两银子随着他们一起去棺材店拉棺材,有几口先拉几口。

很快的,不知是谁泄露了消息,说是毛县十里集那位雪纸发明者谢大善人在镇上客栈落宿,而且还是进京面圣的。

这样一来的直接一个后果就是,很多慕名之人来客栈找我套近乎,首先而来的潮溪镇的亭长,一个半百的老头子,自称姓荣,是这家客栈掌柜的二堂叔,好不容易将这位爱唠叨的老头打发走,镇上好几名乡绅和儒生又是联袂来拜访,这群人当中几名乡绅还好说,但那些文士装扮的老儒生可就是让我脑袋犯晕了,一上来就问我雪纸的发明是不是受到了圣人圣

发,还纷纷毛遂自荐给我奉上了写在雪纸上的大作,读,点评一二,更有甚者还恬不知耻的希望我在进京面圣的时候,能顺便转交给当今圣上阅览,这位无耻之尤者一带头,余者几名儒生当然个个奋勇争先,纷纷表示希望我到时能“顺便”转交。对付这些无耻者的办法很简单,对他们的转交请求我一律答应了下来,只是说这个进京面圣旅途遥远,恐怕会不小心遗落掉他们的大作,而且表示圣上国事繁忙,不可能百忙之中还会抽空阅读这么多人的文章,我做为他们的转交之人,当然只能在几位当中挑拣出几篇“最优秀地文章”呈给圣上预览。

我这一说。几个通透之人当然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没有了言语,但一些脑子僵化之人,却是没有转过弯来。当即发表声明声称自己地文章是如何如何的优秀,言下之意他的文章是众人中“最优秀”地。

我没再多听这些人的呱噪,当即端茶送客。几位乡绅倒是走的快,几位儒生却是慢吞吞的一个落在一个人之后。不过,最终还都是出了客栈。

他们一走,我马上就发现了自己此次进京面圣的一处商机来。这还是这几个老儒生给启发的。在这时代虽然儒学已经盛行,但却是还没有有效地科举制度,朝廷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底下官员的各自征聘和上报推荐,然后由朝廷相关部门或者皇帝亲自考核,再委以大小不等的官职,除此之外的当然就是皇帝陛下亲自在天下征召的人才了,而这些儒生要我在面圣的时候“顺便”转交他们的文章。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皇上地赏识,被下旨征召入朝,他们的想法倒是美得可以,若由此机会真的被皇上瞧上了。那还真是鱼跃龙门,一步登天了。不过。天底下哪有这么样的好事呢我跟他们又非亲非故地,何必要帮他们这个忙不过,若是我有偿替他们这个做这件事的话,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二地。目前,我还看不出从中到底能挣多少的钱,但这反正是无本买卖,赚多赚少都是个赚。而且此去京城何止千里,所经地方像这样的小镇,更是多的数不胜数,这市场潜力还是蛮巨大的,生意也是长远的很的。

果然,我在房内做不到五分钟,当先一个老儒生去而复返,还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我客气的把请入座,叫人奉上香茶,他刚喝了一口,护卫就在门外禀告,又有一位儒生去而复返,请来拜见。

这老儒生倒是当即立断的很,立马从怀里给我掏出了一张宝钞,放在了茶案之上,急说道:“谢大善人,本生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这次你一定要帮帮这个忙,把本生的文章转交圣上阅览,本生名叫黄得发,你可要记住了,告辞”

这黄得发说完,就起身匆匆告辞,我拿起宝钞一看,却是只有区区十两银子,不由在心中暗骂了一声穷鬼。就这点银子,还希望我把他的文章转交给皇上,还真是痴人说梦。

第二位来的是个较年轻的儒生,大概在四十岁左右,衣服也比先前的那位光鲜许多。

他也是刚被我请入座喝了一口茶,门外护卫又来报有人拜访,还是一位去而复返的儒生。

这名儒生也是当机立断,从怀中掏出一张宝钞摊在茶案拍了两拍,急匆匆的说道:“谢大善人,本生都到了不惑之年了,这次你一定要帮帮这个忙,把本生的文章顺便转交给圣上,本生名叫曾文庆,你可要记住,拜托了,告辞。”

我拿过那张宝钞一看,赫然是五十两,嘴角不由微微一笑,这个价码还是可以的。这曾文庆倒是肯舍得下血本,不愧有几分魄力。

第三位又是一位“知天命”的老儒生,他比起前两位倒是坐的时间长了些,但也只是喝了半盏茶,第四位就来拜访了。

这老儒生留下三十两宝钞后,也匆匆告辞而去。我不离座的又接待了第四位,这位是几人当中最年轻的,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但是一看他的衣服穿扮就知道他的身家几何。本来我对他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但他虽然没有银子却有宝贝,是个雕工细致,栩栩如生,婴儿拳头大小的玉麒麟,说这是他家的祖传之物,希望我能收下,当然至于他送我这祖传宝贝的目的,他也当场就做了说明。

我一脸严肃和断然的马上就拒收了他这个玉麒麟,一本正经的表示他这个转交“小忙”我是帮了,不必把如此贵重之物送我。这位名叫张志文的年轻儒生显然有些舍不得把祖传之物外送,见我如此表示后,犹豫了一下就把玉麒麟收了回去,千恩万谢的拜别而去。

我之所以不收他这个玉麒麟,主要的原因是我看这个年轻人比较顺眼,次要的原因是我对玉器之类地东西不是很感冒。觉得它还不如银子金子来地实在。与其拿了他这个玉麒麟去换钱,让他记恨自己,还不如不要他的。

不过。我虽然答应帮他的忙,

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他地文章先交给文言文功的阿秀和刘婉儿先读过了,觉得有水平了,我才能在觐见老皇帝的时候,看有没有机会转交。当然。我也不仅仅是为他一人转交而已,进京的路还长着,这买卖的钱途也才刚刚开始起步而已,等往后送稿的人多了,我一次性让两女筛选个十来篇好文章还是要地。不然,白收了这些读书人这么多钱,不给办事,那也太没信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