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古代的发家史 > 分节阅读 41

分节阅读 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要对阿秀好好说说,免得以后被人说我老李家没有家教。”

在老爷子一通义正词严的训话下,尽管我自认脸皮够厚,但现在也让我烧的发烫,一时尴尬无比,呐呐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第四卷 古代创业路

第二八章 身份与贺礼

随着小麦冬种日子的临近,我家一天到晚的有人来预购农家肥,一些家里稍微宽绰点的都很是爽快的先挑来粮食、菜油、食盐甚至麻布和兽皮等等之类的物品,家里没有钱又没余粮的,若是本村人老爷子倒是难得大方的也允诺了他们,等来年收成了再来补上。不过,即使这样,只过了十来天后,我家里就堆满了农产品。于是,阿秀就提议我去镇上找铺子,准备开粮油店。

十月初五的早上,我在阿秀的服侍下穿戴一新,并且戴上了阿秀专门给我从镇上选来的文士帽。至于为什么戴这号东西,这是有缘由的。经过这些天来,阿秀这个特有耐心的老师教导,加上当初跟二伯父练书法时打下的基础,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这时代的通用字,一手毛笔字写出来倒还算中规中矩的很,至少不会被人认错了。这样的学习速度让我家阿秀当然大为欣赏,直接让她认为我失忆前的出身肯定是书香世家,原本是认得字的,只是生病忘记了而已。尤其在我一次无意间念了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后,阿秀对她的这个判断更是确信不疑,照她说的我以前肯定是读过大量书籍的读书人,是个士子,不然不会说出这么感人的诗句。当晚她就兴奋的没完没了的痴缠着我,差点让我第二天起不来床,只可惜我当初看唐诗的时候不用心,这首诗就只记得这两句,在阿秀的百般要求下我硬是记不起这一句的前后句子,最后没法下只好想了另外一首的“在天愿为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勉强凑了个数。就是我的这个无心之举,让阿秀进一步的相信,我以前肯定在士林当中是很有名气的一位才子,只是在这十里集乡下别人没听说过而已,所以她扯着我去镇上给我挑了这顶文士帽,让我戴上它以昭显我不是商贾的身份,颇有点掩耳盗铃的意味。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活,我也知道这时代的商贾身份是很低的,统治阶级虽然不抑商,但也没给商人太高的社会地位,士农商,商贾还是排在末位。所以,做为商人妻子的阿秀就特别在意我的身份问题,尤其是在我有点名声后,她就一天到晚的注意我的衣着装扮来,每天起来都要亲自把我“打扮”停当了才让我出去见人。

对此,我当然也是十分体谅她的,毕竟她也是为了我好。尤其做为后世农民工的我,对这个身份问题也是敏感的很,当初我在县城里不就是吃尽了农村户口的亏吗所以,现在能让我选择文士身份的话,我当然不会硬说自己是商人,尽管我这段日子干得都是商人的事。

在阿秀仔细围着我检查了几圈后,才给我放了行。

“夫君你真的用这张字画当贺礼吗”阿秀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长方形的檀木盒子,神色间有点担忧的说道。

这盒子里放着一卷字画,光光这字画所用的纸,我就足足花了九十文钱,长约一米,宽约半米。按那纸店老板的说法,这一厘米多厚,略显淡黄的纸张,是现今天下最好质地的纸张,专供书法绘画之用,本来一直都是一百文钱的价,但我正好赶上了他们店打折,所以就九折卖给我。由此就可以看出这一行的暴利来,而且这卖纸不比卖其他的东西,一般都是不二价,买的人为怕被人瞧轻,也是很少跟店家讨价还价有辱斯文的,这就像后世的中国电信,卖家说了算,买家只有乖乖接受的份儿。这也难怪我一直对这造纸行业垂涎不已了,只是我和我现在手下的头号技术总监都没有攻克这个科技难题怎么把树木变成白纸,我在和他努力了三天未果后,就全力下放把这事交给他来专门负责了。

“不送这个,我们还能送什么去我们现在可没有钱去给他们买贺礼。”我这可说的是实话,上个月我除了家里这些没有换钱的农产品,从厕纸的进项总共就十二两多银子,出去发给手下的工钱,自己就只剩下了六两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钱给老李家的买贵重贺礼。正在我苦恼的时候,在阿秀的间接提醒下,就让我想出了个省钱的办法来。我现在不是要标榜自己是文士吗当然要有文士的派头,于是就想到了后世生日结婚送贺卡的方法,我现在就送字画去,这是多么高雅多么有档次的贺礼呀

当然这字画要找个有功底的人来给我代笔,于是这个重任就毫无疑问的落到了黄香芸身上。我先是叫她在纸上画了一棵桂花树,然后在树上画一对交颈而眠的鸳鸯,其他的就让她自由发挥进行修饰,总之要突出整付画的温馨之意。在这一点上,黄香芸很好的就完成了我的要求,让我是相当的满意。画好后,我又让她题上了一首“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的诗,这首诗我记得好像是汉代乐府的诗,因为它太通俗了,所以我看过一遍后,居然直到现在还记得全,也正好拿来用,在问过可算博学的香芸后,得知这首诗还是她首次听过,我心中更是大定。立即把这副字画送到原先那纸店,请专人裱好,而且狠下心用一两银子买了个包装用的檀木盒子。

本来我是把去老李家喝喜酒一事隐瞒着阿秀的,可谁知正好被她看到了我藏在衣箱底下的喜帖,好在这是在我“出名”之后发现的,不然被她瞧出破绽来,我可是要头痛的很,于是我就扯谎说这是李家看在我最近“出名”的份上派人送过来的。阿秀对这邀请虽然心里有些抵触,但好在她也深知李家得罪不起,也就默认了下来。

“夫君,你不是还有”说着她向我拿眼示意床底下。

我当然知道知道她指的是何物,摇头苦笑道:“阿秀,你也太大方了吧。那些东西可是以后留给我们儿子传家用的,你就舍得送人去”

“夫君,妾身这不是怕你得罪人吗”阿秀有点闷闷的说道。

“好了,你尽管放一百个心,我的宝贝夫人。”我忙上前揽住她的腰,小声安慰,“你不是也看过这字画吗李家的人收到后,肯定会大为满意的。他们李家现在不缺那些钱财珠宝的俗物,我这是投其所好,送他们这雅物,他们只有高兴的份。”

我嘴里虽然这样说着,但心里却不是这么想。那李老财虽然看样子是个老书呆,是个雅人,但他当时还不是看见老子的“天币”就两眼放光,典型的就是俗人表现。不过,现在我也只有期盼老李家的人能“雅”一回,能欣赏由我创意香芸丫头代笔的这副鸳鸯字画了。

第四卷 古代创业路

第二九章 李家双狐

老李家办喜事,这无疑是当天十里集的头条大新闻。在我以为自己会来的过早时,李府的那条大街却早已是热闹开了,本来一直很清冷的大街一下子就像是变成了菜市场,在李府对面的街道旁停满了各色马车,从街头排到街尾,形成一条长龙。看来今天十里集几乎所有的马车都来了。这情景要换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李家人根本不允许别人在这条街上无故喧哗,更不用说这么明目张胆的停车了,他们家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一点。

我越在这里生活,就越是能切身感受到老李家在本地的威势,这是经过上百年的沉淀和累积的结果,当地人对他们家的敬畏之心早已形成了条件反射般自然。所以,我要想在这十里集混,在这里生根发芽,我就不得不去巴结好老李家。

下了车,我没让无名跟过来,因为他的长相难免会跟李府的喜庆气氛起冲突。自己则带着黄媒婆的儿子刘大壮,让他拿着我的贺礼,一起步行到李府。

说起这刘大壮,名字虽然取得响亮,但却是清瘦的可以,浑身上下没几两肉。在他做了我的手下后,他倒也尽心尽力,给我跑腿也跑得相当勤快。但我知道他这样的人只可用不可信,就像以前我二伯父的那些个“忠实”手下,到最后还不是大多倒向了刘大毛本来我用他也只是权宜之计,以此来收买黄媒婆的人心,也做为对她必要的挟制。所以,他只是被我用做通讯员外加侦察员外加小跟班来使用,他身兼数职倒也没亏了我每月给他的二两工钱。

到了李府大门前,那个白拿了我五十两的小李子管家一身崭亮绸衣,威风八面,喜气洋洋的站在台阶上迎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