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剑 > 分节阅读 24

分节阅读 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数婢垂手立于两侧,随时观察各人需要,服侍极周。众人把酒言欢,兴高采烈,秦浪川问及常思豪的身世,常思豪一五一十都说了,谈及在军中守城之事,秦浪川不禁感叹,道:“这位程允锋程大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以身殉城,这份忠气倒也让人敬仰,只是他一心想着尽忠报国,不免有些愚顽,不知进退。我大明政事纷乱,严嵩遗祸非轻,流毒甚广,首辅徐阶上任之后,宣世宗遗诏,纠正了以往时期大兴土木、修斋建醮、求珠宝、营织作等等弊端,又恢复了一批因冤获罪的大臣官职,朝野可算一清,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之后,朝廷政事更颇有起色,我看此人胸怀锦绣,治略英明,将来必将有一番作为。而今政事稍清,举人唯贤,正是用人之际,缺的就是程允锋这样忠心为国的人才,白白死在番人手下,真是可惜了他这有用之身。其实凡事应于大局着想,何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若是国力强盛了,还怕赶不出去那些番人鞑子”

常思豪闻言心中感叹,忖程大人平日爱民如子,战时身先士卒,那么好的一个人,选择的方向错了,也不免黄沙为墓,骨散荒丘,且令一众军民俱都丧生番人之手。究竟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自是难说,但城破人亡,总是一个悲凉的结局。看来大丈夫行事自当纵览全局,放眼四海,不可偏纠些细枝末节,误却大事。

祁北山道:“张公不但是武英殿大学士,而且加太子少保,此人十二岁即中秀才,曾写过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的诗句自喻自勉,志存高远,可见一斑。而后来于独漉篇中所书之:国士死让,饭漂思韩,欲报君恩,岂恤人言之句,更见其心其骨。如今此公才高权重,正值壮年,想来大明将来能有一番好的气运。”

秦梦欢却很是不以为然,淡淡道:“一两个大臣,又怎能左右得了国运,便是有再多再好的治国方略,皇上不听,也是枉然。”她仰头饮尽杯中酒,豪气不减须眉,只是身上那一抹忧郁,始终袅然不散,令人望之心伤。

荆零雨笑道:“如今的皇上似乎还不错呢,他不是一上位就赦免了海瑞么海大人人称海青天,是大大的好官,皇上将他放出来,而且又升了官,自然不会坏到哪去。”

祁北山摇头道:“哪一朝新君登基不是如此新官上任三把火,皇上也是一个样。海瑞民声甚好,赦了他不过是为了捞取民心。”

秦逸道:“海瑞此人,性情耿介,且过于天真,这一点从他一人正,天下无不正的论调上便可看得出来,他觉得国家兴衰全系皇帝一人身上,一切只在陛下一振作间,岂非笑谈,此人虽有清名,但却不懂权谋,容易为人利用,将来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是何前景,亦未可知,指望他能为天下苍生造福,恐怕遥远得很。”

祁北山向荆零雨道:“百剑盟雄踞京师,己近百年,其间历经无数政事变迁、党争逆乱,始终屹立不倒,历届盟主以及盟中骨干皆雄才大略之人,于政局事势洞察极深,操舟怒海如车行平地,往来酬祚游刃有余,听说尊父也与朝中数位大臣交情不浅,未知荆大剑对于政局的走势是何看法”

荆零雨笑道:“我爹爹朋友不少,嗯,当官儿的也有几个,他们在一起时常谈论时局,我一个小女孩儿,听那些乏味的很,故而所知不多。那些官儿说起话来文诌诌的,也未见就如何精明强干,爹也说过,论能力他们中有些人,还远不如我盟中的三部总长,倒是前一阵,爹爹的一个朋友,叫做高拱的,辞职还乡,爹爹和郑盟主送他回来,表情惋惜,说他是被硬逼着辞职的,这人很有头脑,就这么走了,实在可惜得很。”

秦逸与祁北山相顾愕然,心忖那高拱曾任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嘉靖四十五年又拜文渊阁大学士,与郭朴同时入阁,此人权谋极深,才略过人,端的是名动天下的大人物,岂止“很有头脑”而已。虽素知百剑盟与官府渊源极深,关系密切,没想到郑天笑和荆问种竟能结交到内阁中的人物,着实令人震惊。

百剑盟地处京城重地,自须时刻谨慎小心,必然在各军政要处安插人等,刺探机密,各党之间的斗争自逃不过郑天笑的眼睛。那些每日在政治涡流中打混的党徒官员又岂是易与之辈,每个党派势力都有自己的情报网,细作卧底,往来不断,皇帝手下亦有言官,专督各人言行,京城之内,表面森然如铁,内里波涛汹涌,暗流争奇,其复杂情势,比之雨骤风狂的江湖亦不遑多让,甚至尤有过之。

秦浪川道:“高拱能入阁,本是受徐首辅力荐,但此人踞傲自负,不把徐阶放在眼里,几番触忤,令徐阶颇为不快,徐首辅起草世宗遗诏之时,单与张居正商议,却不理高拱,二人嫌隙更深,他日之因,今时之果,如今被逼还乡,乃是他咎由自取。但此人颇受皇上器重,将来或许重复启用,亦未可知。唉,内阁中若能少一点争斗,天下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他的话说完,在坐众人都表情肃重,陷入思考,常思豪不晓政局时事,只是听个热闹,琢磨着这高拱既然受了徐首辅的提拔,上来之后又对人家不尊重,总是不对的。

默然许久的秦梦欢仰头饮尽了杯中之酒,脸上露出一种似恬淡似不屑的笑容,以筷击盅和韵,悠然吟唱道:“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她唱的是元曲调子,说的是楚大夫屈原被放逐,伍员伍子胥被害,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秦丞相李斯于咸阳被斩首。这些人都想治国平天下,却最终没有好结果,还不如我这闲居隐逸生活逍遥自在。

秦逸皱眉:“四妹,此间还有客人在,你醉了。”

秦梦欢笑道:“我本醉人谁又醒从来醉人笑醉人。”

秦浪川哈哈大笑:“四丫头提醒的好。咱们今日还是把酒言欢,不论政事。”

陈胜一引开话题,问常思豪道:“对了,小豪,你说你从军之时,隐瞒了年岁,那么你今年究竟多大了”

常思豪道:“土城中缺水少食,民众全都又黑又瘦,应征之时我怕人不收,年十五岁,谎称十六,在军中待了一年,如今却正好十六岁了。”

荆零雨笑道:“你现在虽不瘦了,但总还是黑的,可见黑与不黑,与缺水少食没有关系。”众人皆笑。

秦逸道:“看你现在身材魁梧,骨重筋凸,倒像是二十来岁的模样,原来只有十六而已,吟儿今年十九,这可就为难了”

陈胜一知他意思是在说婚龄不合,笑道:“女方比男方大些,也算不得什么。”

秦梦欢笑道:“女大三,抱金砖,正是好事,有什么为难的我看这孩子虽然生得黑些,但言谈举止间可见其心诚厚而不失灵秀,相格亦是不错。今日事之奇、之巧,皆在常理之外,又是有其必然,绝响这孩子不胡闹,他不能中毒,他不中毒,没的与吟儿相见,也不会令她道破四年独守闺中,心中暗藏的刻骨相思,咱们秦家与萧府交恶多年,又有杀仇未报,她再如何喜欢那萧府的小子,也终是没有结果的了,这个情窦初开时节织下的幻梦,实是愈早破灭愈好,这孩子因缘际会,来到我秦家,也算是飞来之凤,事情既然己到这步田地,何不让它来个皆大欢喜,大哥又何须计较许多”

秦浪川笑道:“你也不用劝他啦,你忘了你故去的大嫂,不也比他大一岁吗哈哈,两情若是相悦,便算相差十年二十年又岂是障碍俗常人家都有豁达之辈,不去计较这些,难道我们江湖儿女还要拘泥不化”

秦逸笑道:“爹爹说的是。”

荆零雨侧目轻笑:“小黑,秦家上下都喜欢你,看来你这驸马爷是当定了,恭喜你呀”

常思豪大窘:“你又胡说,驸马爷是娶公主的。”

荆零雨道:“大小姐在老太爷心里,可不也和小公主一样么你挑我这字眼儿干什么”说着将雕龙玉佩拿出来扔给他,笑道:“只是你赶到官儿家入赘的事儿倒是要为难了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