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赝品 > 分节阅读 222

分节阅读 2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解决掉,赵元礼虽然养了不少兵马,可是疏于管理,部将之间也是心存隔阂,心力不谐,各地守军之间的空挡互相推诿,无人照看。

如果我接手的山西仍然是这个样子的话,那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块儿鸡肋,随时都可能被外来势力所侵蚀掉。

为了加强我在山西在河东路的统治,是很有必要对这里的军政事务做一番彻底的整顿了。我决定了大方向以后,就开始拟定细节和章程,在新年之后对河东路所有的地方驻军进行整编,并从西北讲武堂抽调了一些教官,以军中的宿将和有经验的中级军官为主要培养对象,在阳曲筹办了西北讲武堂阳曲分院,以学习西北军先进经验为目的,开始了对原清源军节度的基层军官的短期集训。

一时之间,整个晋军都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大学习大练兵。

第十章推心置腹

原清源军大将郭利用来到了阳曲之后,立刻就来见我。

“王爷,末将郭利用,前来听候差遣。”郭利用见到我之后,行了一个军礼,谦恭地说道。

我看了看郭利用,此人不过三十五岁的样子,早年间参加行伍,一直在清源军中当差,积功升为清源军的统兵大将,直接管理南线的驻军,这一次赵元礼阴谋叛乱未遂,郭利用没有跟着他死硬到底,而是奉我的将令,将手下所统大军交给我的使者,自己只身来到了阳曲我的行辕。

“郭兄不必多礼。”我抬了抬手,笑着将他扶了起来,然后说道,“这一次本王受朝廷委派,来到河东路,本是送两位知州大人履任,却没有想到碰上了这档子事儿,所幸你们这些军中将令还冻得把握分寸,没有闹出大乱子来。”

郭利用有些惶恐地回答道,“王爷这么说,末将真是汗颜了末将也是一时糊涂,没有看清楚形势,万幸王爷威临河东,一扫契丹蛮夷,二扫楚王乱军,使得清源军没有机会与二贼同流合污,赵元礼没有机会举起叛旗,否则的话,我们这些当兵的,都得跟着倒霉啊如此说来,王爷是我们整个清源军的救命恩人理当受我三拜”说罢作势要拜。

我将他拉住笑着说道,“算了算了,哪里有这么多的规矩啊拜来拜去的,本王又不是佛爷菩萨。受不得这么多地礼拜,你就起来吧”

“多谢王爷厚爱,末将真是无以自处了。”郭利用站直了身子说道。

我同郭利用谈了一上午。发现这个人很有些才干,为人含而不露,很懂得进退之道。在赵元礼的手下为将时。刻意地压低了自己的姿态。否则地话,我也未必就能如此轻松地攻入阳曲,这与他在阳凉北关的不作为是很有关系的。

呵呵,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郭利用此人深得其中三昧了。

我在考虑如何安排郭利用随后地职位时,郭利用却抢先说道。”王爷,属下有一事不明,想同王爷讨教,不知可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愣了一下。我顿时反应过来,看来郭利用是要认真地考虑自己后半辈子该怎么过了,于是便大方地回答道,“当然没有问题,不如出去走走,边走边谈如何”

“如此甚好”郭利用立刻点头赞同道。

赵元礼设在阳曲地节度使府邸,距离悬瓮山不是很远,趁着雪后初晴,我带了些人,与郭利用一道,上了悬瓮山,一起游览晋祠。

若说道阳曲风光,晋祠当首屈一指,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地美景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荃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哪道元的水经注有云,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呵呵,晋祠风光,果然赏心悦目。”我漫步在山水之间,微笑着对郭利用说道。

郭利用的心思显然要重一些,闻言指着一条水渠对我说道,“这条河叫作海清北河,又叫作智伯渠,当初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地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千余年来,依然流水不止,令人看到之后不禁慨叹时光如白驹过隙。”

我信步走上前去,口中吟诵道,“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当初智伯为了攻城开凿了此渠,却未必想到过此渠会成为后人灌溉良田的晋水干渠,呵呵,所谓世事难料,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地清楚”

渐渐地走上一座亭台,四下望去,景色尽收眼底,侍卫们分散开来警戒,郭利用谨慎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对我说道,“王爷,看着这大好的河山,您难道不动心吗”

我笑了起来,很坦率地说道,“想当皇帝就是想当皇帝,跟这大好河山有什么关系呵呵,难道说因为河山大好,就争个头破血流,河山不好,就弃之如敝履吗我可不喜欢这些虚的东西,郭兄你如果这么掖着藏着,那也不必多说了”

“呵呵”郭利用笑了起来,笑声很爽朗,摇了摇头道,“早知道王爷是做大事的人,不过毕竟不熟悉,末将总得先看看,王爷是不是有这个心思,否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话,末将岂不是表错情了”

“要对自己有信心嘛”我顿了顿说道。

“河东这地方,守成有余,攻取不足,且北方受契丹人压迫,需要耗费大量的军费支出,两翼皆为大山环绕,除了晋中与晋南地势平缓适合耕作以外,其他地方实在不值得一提,加上自太宗伐北汉之役后,河东路人口急剧减少,兵源也是不足,王爷如果要经营此地的话,怕不是一年半载所能见效。”郭利用分析道。

这倒也是实情,可是赵元礼经营清源军七年,竟然拥兵二十万,我真有点儿怀疑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拉出来的,难道说整个晋中三分之一的男子都出来当兵了么

接着郭利用又说道,“赵元礼在清源军视事时,虽然算不上英明,却也是中庸之主,再加上朝廷重视防御北疆的契丹人,每年都会拨付大量的军费,因此晋北的军费,几乎占到了天下军费的三分之一有余赵元礼在经手时克扣了不少,才养得起这只大军”

“清源军的实力究竟如何”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些感兴趣。

当初在攻打阳凉南关地时候。我依仗着重火器将城门给炸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服了胡云等人,基本上没有打什么硬仗。而后来夜入南关,又没有遇到大规模的反击部队,再后来郭利用听命交出了兵权。阳凉北关的大军纹丝儿没动。因此真地没有跟清源军实实在在地打上一场。

自然对他们的真实战力不甚清楚,此时问起郭利用来,也是想知道以河东路的财力物力,究竟能够养兵几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