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赝品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左右,这还不算上那些运输矿石和负责搬运钢锭的人手,只不过这样一来,工厂的开支也大大地增加了,每个月的花销已经突破了白银二十万两,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还有上升的趋势。

第二。就是研究冷锻造枝术,争取制造出一批性能优良份量轻便的锁子甲来。锁子甲的制作向来是党项人所擅长的,从不外泄,可惜我们在战争中俘虏了不少地党项人士兵和工匠,已经知道了他们制作的大致方法。再加上我们的钢材远胜于他们,自然是可以制造出防御力更强的锁子甲来的,而我的思路就是超越手工锻造时代,利用机器锻压来加工锁子甲。

第三,就是要制造一些可以为我们尽快带来盈利的东西,以换取大量的银两维持工厂地日常运作。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设计了一些方案出来,就是要大力发展民用事业,将优质的农具和日用品制造出来。一方面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中原的农业生产能力,也算是我的拳拳报国之心了。

人力地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因为战争的缘故,西北很多人都无家可归了,原来的田园已经荒芜了,看到钢铁厂的待遇良好后纷纷选择了加入,另外也有一些退役的官兵们不愿意屯田,也选择了收入待遇良好的钢铁厂,这些人的加入,将军队中的一些良好习惯带进了工厂,使得我想到了应该用规范化的方式来管理工厂,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得。

锻造枝术却不是那么容易改进地,研究了很久,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加工上,此时要搞出一个万吨水压机来别说你们不相信,就是我也不敢相信是真的。不过利用水利制造的半自动锻压设备倒是省去了工人们的很大体力,这却要感谢骆冰儿的聪明才智了。

在盈利项月上,我只提供了几个最简单的东西给大家思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轴承,有了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车子可以跑得更轻便,也不用担心木制的轮轴会经常因为过度疲劳使用而突然断裂。另外就是钢厂的废物的利用,可以将质量不好的铁水用来制造炉子,并且将钢渣制成耐火砖作为炉芯,再制造出蜂窝煤来,恰好就解决了城市居民购买大量柴禾的麻烦,也使得大家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不必为薪炭价格太高而发愁,毕竟煤炭这东西的成本低不说,燃烧值也要高许多,此炉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订单基本上已经排到了年底,若是不提高生产能力的话,怕是应付不过来了。

“大人,一切事情都在朝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啊”看着各部门送过来的报告单,王石雷非常高兴地对我说道。

自从他的堂姐病好之后,两个人立刻成了亲,闺房鱼水其乐融融,生活一和谐,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对我的崇拜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若说以前跟在我手下是因为觉得我有前途是棵可以遮荫的大树的话,那么现在对我基本上就是迷信了,只要我提出一个设想,王石雷就要不假思索低去将它给实现出来,哪怕是在别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一来,我们倒变成一个无往不利的奇妙组合了。

钢铁厂、玻璃厂、以及印刷厂这西北三大产业支柱的拳头产品风靡全国各地之后,更多的商人开始自发低组队来到西北,寻找淘金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股股不算小的势力,为了互相照应,原始的行会开始形成了。

“大人延安知府送来的公文上说,城中行商数量剧增,由于原籍不同,纠合成不少帮会,经常有冲突发生,石知府请问大人,官府应当持什么态度”

嗯我心中一怔,没想到西北现在已经成了商人们眼中的淘金宝地了。

第七章因势利导

这却是个问题。

我想了又想,总是觉得不宜太武断地处理商人之间的矛盾,所谓千里行商只为财,人家大老远地跑过来,也是为了繁荣经济,促进物资流通,对于当地的经济是有建设性的贡献的,怎么可能过于苛责,使之失去进入西北的信心呢

想到这里之后,我便吩咐道:“拟定一份公文,就说兹事体大,地方官不要妄动,一定要谨慎行事,除非是双方有械斗表现,否则可听之任之,若是事情难以解决,可以直接上安抚使衙门来,本官可以为他们解惑。”

“是“手下一边记录,一边恭敬地回答道。

“再者“我接着说道:“地方官在商行的冲突中不能够有明显的倾向,一定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若是有官商勾结的渎职行为,一定要严惩不殆”

用现有的法规来约束商人们的行为已经有些困难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根据西北的特殊情况,摸索出一套能够被地方和商行都接受的章程来,这才是正道。

看来是已经坐下来,好好跟这些商行的代表们商谈一下了。

想到这里之后,我特意交代了一下,命延安府和绉德军的各级官员们通知下去,凡在城中行商的各商行都可以派出两名代表,三日后来安抚使衙门商谈开发西北的各项事宜。

就在我安心地筹备座谈会地时候。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人,晋州商行与京师的一家商行起了冲突,已经出了人命了。”手下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时候,距离开会的时间不过只剩下两个时辰了。

“日,这不是给我添乱么”听到消息之后,我大为光火,一把将手里面端着的茶壶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定了定神后,我还是决定去现场看一看,毕竟这已经是在我的眼前发生的事情了。再不闻不问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于是我带了几个手下,赶去出事现场。

事发地点与安抚使衙门相距不远,只隔了两条街道,是在一家客栈的外面,起因就是为了争夺订单的缘故。

到了事发地点地时候。城中禁军已经将闹事的人全部逮引起来,分成两部分圈引起来,府城中的两个刑名师爷正在现场给他们做笔录,见到我怒气冲冲地赶了过来,都很谨慎地起来问安。

从七八品的供奉官到现在的一方要员封疆大吏,我的官是越做越大,脾气也有些见长。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手下人见了我地发怒样子。还是很敬畏的,大气也不敢多出一口,一个刑名师爷战战兢兢地走上前来,将事发的经过详细地向我描述了一番。

原来事情也很简单,晋州与京师的商人最看重的都是我们铸造的蜂窝煤炉子,虽然这东西结构简单。不难仿制,但是各地铁器都是小作坊制作,规模很小数量和质量上都和我们无法相提并论,虽然我们的炉子用地是炼钢所剩余的边角料,在同行之中质量也算是难得了,晋州与京师地富人们早就嫌弃砖石垒成的炉子太过简陋,尤其喜欢这种小巧而且景致的炉子,冬天的时候。围在屋子里面烤火或者温上一壶酒慢慢品着,确实比较舒坦,因此我们的产品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大家的青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