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赝品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为重,支持明德大君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多说了,我们还是下船去会一会这位权倾高丽的王后娘娘吧”

船上的十几名女弟子挥手撒下七彩丝带,纵横交错间在大船与小船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我同公主两人隐去了自身的功力,顺着丝带踏了下来,立在了小船中,然后那些冒牌宫女们纷纷飘落在附近的小船上,丝带如同蜘蛛网一般牵着我们艘小船向前开动。五颜六色的彩带同天使般飞舞的宫女们交相映衬起来,令看到的人们无不发出惊叹的声音,疑似天女下凡。

“大宋娉婷公主,向高丽国君及王后问安”随着我临时客串的宣旨官一声沉稳有力的声音如同春雷一般在海面上炸响之后,公主与我所乘的小船就靠了岸。

十几名宫女上前捧着公主的长裙后摆,由水师精锐组成的临时卫队在两侧护卫,公主一手搭在我的臂弯中,轻移莲步,缓缓地迎向对面同样非常年轻美貌的高丽王后。

高丽王后一身盛装,头发也中规中矩地盘了起来,典型的高丽贵妇打扮,一双眉毛异常漆黑,弯弯如新月,双眼深沉如潭水一般,里面闪动着叫人无法捉摸的光彩,只是宽大的长袍掩去了真实的身材,令人无法准确的给她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

那位曾经见过一面的高丽礼部尚书曹熏走上前来,用高丽话先在我们的面前似吟似唱地抒发了一番情怀之后,双方算是正式的见了面。

公主与王后乃是此番会面的主角,两个人相互问安之后,携手上了车辇,庞大的队伍欢呼三声之后,开始向王宫内进发。

“咳”我咳嗽了一声后,拉拉了正在眺望远处车队的高丽国礼部尚书曹熏,然后用手不动声色地指了指我身后的那十几条船和上面全副武装的卫士们,意思是说,他们应该怎么安排。

礼部意见书更生如梦方醒一般的啊了一声,然后对我说道,“王后有命,请公主的卫队上岸驻扎,届时会有兵部与礼部的官员代为引导,驸马爷请上礼部为您准备的车驾,一切自有下官来办”

“好极兴初,就按照曹大人的指点来做”我先是向曹熏点了点头,表示非常满意,然后向跟在后面的梁兴初吩咐了一句,梁兴初立刻应承下来,着手指挥他那些水师们。

很快我就见到了曹熏为我准备的“车驾”,那是一匹非常漂亮的白马,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简直是漂亮到了极点,那种可以使人在初一见面就会喜欢上它的漂亮我在一阵感叹中跨了上去,紧紧地跟在车辇旁边,经受着万人的瞩目。

“你就是我的白马王子”风儿吹过,掀起了车辇的纱帘,我非常清晰地收到了从公主的眼神中传递过来的那一句信息,心中不禁一热。

第八章宫中惊变

作为高丽象征的都城开城建在苍茫的松月山一带,这里松林茂盛,因此也被高丽人称为“松都”,而高丽王宫则是矗立在一片松林中的万月台。

我初见高丽王宫的时候,也禁不住为建造者的气魄心折不已,也只有象高丽太祖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反叛者才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规划这样一座气势恢弘的宫殿建筑。

王宫建筑颇有汉唐之风,想起当初禹别九州,此地属冀州之地,周时为箕子之国,汉朝曾经在这里设立玄菟郡,唐高宗时攻其城拔其地,设为州县,到了后来中原多事,才有当地人自立为国王,群起而征伐。

高丽现任国王是被太宗皇帝封为检校太保、玄菟州都督、充大顺军使,封高丽国王的王昭,此人倒也颇有沉稳之风,处事平和,深得百官拥戴,因此王后才能假借他的声威颐指气使而没有人敢当面顶撞。

我们的歇脚之地被安排在宫中的侧翼大明宫内。

“呵呵”看了宫门上的名称后,我顿时觉得一阵好笑。

“大人因何发笑”紧随在身后的梁兴初有些诧异地问道。

我乐呵呵地指着那宫门上方悬挂的牌匾对梁兴初说道,“兴初你有所不知,大明宫乃是我中华在盛唐时期的著名宫殿名称,高丽人当时被唐高宗灭国,想来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因此才将自己后来建造的宫殿也叫作大明宫看来崇拜和效仿中原上国的传统,打一开始他们就有呀”

“那又能如何”梁兴初有些不屑地说道,“又不是挂一个牌子说自己强大就能管用的,国大国小,国弱国强,可都是靠一刀一枪的打出来的啊”

“不错”我点头赞许道,“这就是弱国心态了,自大的阴影背后其实藏匿起来的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民族自卑感。”

“请驸马大人入席。”一名身着红色长袍,饰以黑色丝带的年轻女子跪到我们的面前,双手扶在地上,声音微微有一些颤抖的说道。

我点了点头,随着她向宫中行去,两侧侍立的卫兵们见到我们之后,都将手中所执的武器树立起来,以示崇敬。不少身着青色长袍的宫女们端着各种黑漆盘子在大殿与偏殿之间来往穿梭着,将精心制作的各种菜肴源源不断地送了进去。

因为是国宴的标准,因此在京中的文武百官都列席参加了,服饰上面与大宋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喜欢在乌纱帽的两侧插上雉鸡翎来作装饰,算是高丽特色。

公主与王后坐在了一席,我在次席上落座,身边是高丽国的礼部尚书曹熏。以下依次类推,基本上是按照我的手下官阶大小安排的,每桌客人身边都有高丽官员作陪,看得出来高丽人为了接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诸事准备停当,王后对负责礼赞的礼部官员微微颔首示意,那人得了指示,立刻来到了大殿中央,手舞足蹈地唱了起来,却是用的高丽话,我们听在耳中都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这是我们高丽人用来接待国宾时才会用到的吟唱”礼部尚书曹熏在一旁为我热心的解释道,“大意是在讲我们高丽人的始祖檀君王俭的传奇故事,三千年前天神桓雄和熊女所生后代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一千五百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后来箕子神来到朝鲜,引导我们进入了礼仪时代,直到现在,箕子神的后代还在南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呢”

“哦,原来如此”我点了点头,有些了然。

大殿中的那人却吟唱得更加卖力了,身旁还多出了几个伴舞的歌女来,身着粉红与白色的长袍,腰间还佩有一只小鼓,长袖舞动时拍在那小鼓上面咚咚作响,周围的高丽官员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地鼓掌发出应和之声。

少倾,歌舞戛然而止,众歌女都退了下去,众人都安静下来,看着王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