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赝品 > 分节阅读 70

分节阅读 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边的一匹马的缰绳。翻身骑了上去,策马扬鞭就冲到了大街上。

众家丁都有些惶恐,看来老爷真的是遇到了急事了,否则他怎么可能骑马自从六年前不慎从马背上跌下之后,他就已经与骑马绝缘了。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卢多逊拨转马头又冲了回来。扯着缰绳在众人面前兜了个圈子后吩咐道,“把地上的这人抬走。找个地方埋了若是有人问起,就说是街头饿死的,老爷看不过眼,让你们埋地,知道了么”

“知道了,老爷”众人齐声应道。

卢多逊顾不上多说什么,只是点头恩了一声,又拨转马头向着远处绝尘而去。

开封府与卢府之间的距离不过是一刻钟的行程,可是此时在卢多逊的心中,感觉却如同千里万里一般,恨不得跨下的骏马能够肋生双翅,转眼就飞了过去。

可是人越是着急,就越是容易出岔子,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了。就在卢多逊策马狂奔的时候。前面本来很冷清的一条路上忽然出现了几个骑马的黑衣人,将他的去路硬生生地拦住。

“闪开快给本官让道”卢多逊心急赶路。一扬手中的鞭子厉声喝道。

为首那黑衣人冷冷地将头抬了起来。用同样冰冷的声音哼道。“卢大人。恐怕你哪里也去不了”

“你是何人,竟然敢拦住本相的去路耽搁了公事。小心你的脑袋”卢多逊怒道。

“本人乃是大内密探右卫副统领,奉皇命将你收押问话。”黑衣人嘿嘿答道。

卢多逊闻言一惊,犹自不信道,“胡说什么本相乃是社稷重臣,若非皇上御笔亲批,内阁联署,才能交给三司会审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本相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大内密探和什么右卫统领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我们是谁并不重要,皇上的信物卢大人总该认识吧”那黑衣人也不作辩驳,只是从怀中取出一块儿颜色洁白的玉牌来。上面镌刻着九龙盘钮的形状,在卢多逊的眼前晃动了一下,然后很快地收了起来。

“难道你们真的是皇上派来的”卢多逊自然是识得太宗皇帝亲佩的九龙玉佩的,但是心里面仍存疑虑,不相信皇帝会批捕自己,仔细想来。最近并没有做什么触怒龙颜的事情呀

“请卢大人配合,省得伤了大家的和气,真的要动起手来,恐怕与大人的面子上也不好看。”那黑衣人的首领将马靠了过来。沉声说道。

“本相对皇上忠心耿耿。为社稷殚精竭虑。就跟你们走上这一遭。我就不信皇帝会对我下手”卢多逊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关节,只好愤愤地说到。

“如此就多谢了大人若是没有做过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皇上自然也不会对你怎么样的”黑衣人对左右使了一个颜色。众人将卢多逊围在了当中,策马而去。

与此几乎同一时刻,另一伙黑衣人在禁军的配合下,将卢府彻底地搜查了一遍,带了不少的东西回去,并将卢府查封。

一场莫名其妙的风波已经开始在大宋的京师中蔓延开来。清冷的黄昏中。又不知会有多少人家会因为这场不为人知的政治风暴而改变命运的轨迹。

第十二章各显其能

大宋太平兴国的第六个年头。注定会是一个多事之秋。

尽管年头儿上的一场飞鱼风波带给京师百姓的是实惠。可是这一年当中陆陆续续发生的事情却又是那样地令人感到疑窦丛生,百思不得其解。

历史的真相往往会被各种光怪陆离的迷雾所遮掩。留给我们的只是无数的问号。

这一年当中最重大的事情莫过于秦王廷美一案和被牵连到的参知政事卢多逊流放死亡的离奇经历。令后世的历史学家们疑惑不解的是。虽然秦王廷美的被废黜是太宗皇帝为了稳固皇权废弃兄终弟及这个怪诞的时代产物所预谋已久的阴谋,可是卢多逊作为大宋朝的一代名臣,本人也算颇具才华。且深得太宗皇帝的信任,担当过一任宰相,怎么会说贬就贬。从炙手可热万人之上的副相之位。直接远斥海南岛的崖州而离奇死亡呢就算是他与秦王过往密切了一些。这也不足成为他身死名败的充分理由呀趋附当权者是官场生存的潜在规则,太宗皇帝怎么可能在没有任何理由没有昭示出任何实在证据的前提下就牵强地给他加上谋逆的罪名,欲置之死地而甘心呢这与大宋王朝世代相承的厚待士大夫的祖训很不相合啊

所有的一切,都隐藏在那个被烟火烧得青黄的小竹管儿中,被太宗皇帝亲自动手给彻底地湮灭掉了。

其实,不论那个竹管儿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卢多逊的败亡已经是一个必然。

太平兴国六年,皇弟赵廷美谋反某逆事发。卢多逊被系下狱。削夺官职。抄没其家。流放海南崖州。结束了他自己曾经辉煌的仕途生涯。

而究其一生。太祖之时卢多逊不过是一个并不显名的翰林学士。但他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奉太祖之命,出使南唐。在回归前夕,他心计一动,诈骗李煜,说宋朝正在编辑一部天下的地理全书。其中,惟独少了南唐地那一部分。

沉湎于文辞歌舞的李煜自然不知其中的奥秘,如数奉给。从此,南唐地地理形势,在太祖眼里,一览无遗。太祖为此对卢多逊大加赞赏。始有重用之意。而此时,赵普一人专政。朝廷中多有微词。于是,卢多逊便多次在太祖面前诋毁赵普。

也许一个人在位的时间长了,不免就有点放肆。赵普也不例外。他伺机扩建自己的官邸。营造店铺。这让卢多逊抓住了把柄。进而揭发赵普的门下多有贪污受贿之事。由此,太祖甚怒,出赵普为河阳节度使。卢多逊却从此受宠。官阶步步高升,直至宰相高位。从那时起,赵普与卢多逊便接下了不解的仇怨。

倘若卢多逊是一个正人君子,光明磊落。这也就算了。而卢多逊实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他的父亲卢亿曾中肯地说道:赵普是一代元勋。我的儿子却在着力诋毁他,他必然会遭到报应。我情愿早一点死去,以免受到牵连。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贬赴海南途中。卢多逊停留在一个无名地驿站。想稍加喘息。可是,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很不巧,他这个偏僻的无名驿站,遭遇了一个对京城旧事颇为了解地老妪。于是,便有了如下令人感慨的对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