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赝品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夸张地喊道。

不由分说地就将我拉到花园里,然后就看到了正在大缸中扑腾的“神鱼”们。

“好家伙”我一看之下不由大为惊奇。

起先是因为被抱朴真人弄得没有情绪,此时看到的鱼类品种居然比我想象的还要丰富,金枪鱼、热带鲶鱼、鳕鱼、旗鱼、大青枪鱼,还有令人垂涎的大马哈鱼,都在那些数人合抱的大缸中不甘寂寞地上窜下跳着,我从来没有一下子见到这么丰富的海鱼凑在一起。

“福伯”我用手指着缸里面的一条大马哈鱼,对老管家吩咐道,“叫人把这条弄到厨房去收拾干净,晚上我们加菜吃”

“六少爷可是这些都是神鱼呀”老管家有些担忧。

“神鱼吗”我歪着头问道。

老管家和家丁们拼命地点头。

“那就来上两条吧”我决定道,然后带着七郎扬长而去。

老管家杨福看着我的背影愣了半天,方才说道,“少爷就是少爷不愧是中了会元的少爷,越来越有文曲星君的气派了”

“福伯你也见到过文曲星君长得什么样子”有不长眼的家丁询问道。

老管家非常恼怒地瞪了那家丁一眼,“什么样子,什么什么样子就是六少爷那个样子”说着将手一背,也迈着方步回前院去了。

众家丁愣了一阵子后,嘻嘻哈哈地开始从大水缸里面挑选大鱼,然后送到厨房去超度。

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对新添的大鱼非常感兴趣,以至于别的菜都剩下了不少。

“小六儿”酒足饭饱之后,杨老爹喝着鱼汤慢条斯理地说道,“再过几日就是殿试之期了,你要好好地准备呀这次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估计皇帝可能要大赦天下,给予上榜的进士们的爵禄也要比以往更丰厚一些,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啊”

“知道了”我老老实实地应承道。

顿了一下,杨老爹又说了一句,“那个,新年也过了,既然老四跟你的事情双方家长都没有什么异议,不如就挑个日子一起办了吧兄弟两个同时娶亲,倒也热闹得很。”

我没有吭气儿,看了看四郎,也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见当事人没有什么反应,杨老爹说干就干,将管家杨福叫了进来,同老夫人三个人一起到内堂商议去了,桌子上就剩下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

“四哥,六哥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呀”七郎在一边儿幸灾乐祸地笑道。

“去”我眼睛一翻,没好气地说道。

对于结婚这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我看四郎就是一副甘之如饴的表情,这是一个危险的兆头啊我在心中暗自警醒道,千万不能像四郎一样沉迷于女色之中,而罔顾国家民族大计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我对于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妻子从心底有些排斥,却在隐约之中也有一些莫名的企盼,也许百万分之一的好运气会落到我的头上呢

四郎的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潘府已经被搞定了。潘美对于天波府颇有些看不起,但是我和四郎毕竟刚刚在边关立下了令人瞩目的大功,就连皇帝也很看重,算是不错的女婿人选,放眼京师之中的勋贵子弟,能像四郎这样才貌双全的青年俊彦的确难得,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女儿早已经暗渡陈仓了,作父亲的除了同意之外也莫可奈何。

反而是秦王府这边出了些意外。

“继业公,不是小王有意刁难,实在是娉婷郡主的事情,小王只作得一半儿的主,那另外一半儿,还得她亲自首肯才行啊”秦王面对杨继业的时候,很无奈地样子。

“哦这却是为何”杨老爹有些惊诧地问道。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秦王见杨老爹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心下稍微安稳了一些,遂定下神来,将其中的缘故细细地诉说了一番。

“竟有这样的事情”杨老爹惊诧道,“原来这位娉婷郡主也是一位才女啊”

秦王将一只尺许见方的锦囊小心地交到杨老爹手上,然后吩咐道,“继业公,这是娉婷郡主要小王转交令郎的东西,她说如果令郎真的是她的有缘之人,自然是会认得此物的,若非如此的话,恐怕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杨老爹谨慎地将那锦囊接在手中,郑重地应承下来,然后告辞而去。

“这是什么”我从杨老爹的手中接过那锦囊,有些好奇地问道。

“你能不能娶上老婆,就全看这东西了”杨老爹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将那锦囊拆开,里面却是一张字纸,上面工整地抄着一首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是什么东西我心中很是迟疑,若说文理倒也通顺,但是读来并不是琅琅上口,严格地说起来,韵律上面就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给我看这么一首诗,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怎么样有什么说法吗”杨老爹在一旁关切地问道。

“有一点儿意思。”我点了点头回答道,眼睛却不离那字纸半刻。

看了看信笺,只是普通的信笺,在页角上面加了自己的小团花铭记而已,应该玩不出什么花样儿来,信笺上面除了字也没有其他的图画或是文饰,那么唯一有可能隐藏秘密的就是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了。

“文字游戏”我有些不确定地猜测道。

古代人没有什么消遣,所以文士们除了把酒对歌之外,也喜欢做一些文字游戏,比如猜哑谜,炮制一些诗谜出来给亲朋好友来娱乐一下,什么增字减字,藏头露尾的都是有的,其中的技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很是钦佩他们如何能想出那么多的花样儿来。可是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听这口气倒象是妻子写给丈夫一样啊她一个郡主怎么会贸然写出这样的诗局来呢”我在心里面慢慢地推敲着,“莫非这是一首夫妻相和的诗”我的心里面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却如同雾里看花一般不确定。

“回文诗”我突然想了起来,这可是北宋时期文人们喜欢的一种格调啊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流行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