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忠王远征史 > 分节阅读 97

分节阅读 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就千难万难了。”

上校盯了阿六好一阵说:“你个豁嘴大有长进嘛,居然猜到我想运送绳索到对面。”

阿六略显难为情。听口气上校又透出新旺村老乡的亲情随便,于是也半调侃地回道:“跟了道士学捉鬼,随了和尚会念经。你三子兄弟生满了玲珑心眼,咱就算傻瓜也该开动脑筋,不然不是找着挨骂”

上校咧开嘴现出白牙,似乎有了笑意,但最终那渐生的笑纹,却被满脸愁云硬扯了回去。

“豁嘴,选两个善爬山的好手,下到峡谷底部,再爬到对过山顶如何”上校把半个上身探出棉被,仰颈望着远处山影。

“听水声涧流太急,即使能下到谷底也游不到对岸,再说山壁陡险,过了河也爬不上去”

“他奶奶的”上校有些焦燥地咒骂道,“唯一的藤桥被李典元破败了,难道此处便成了绝地老子满指望罗大刚他们带着援兵粮草,一竿子直插思旺墟呢。假若此路不通,粮草救兵眼睁睁隔在对岸接济不上,起义大军的气数就他娘的完蛋啦不妙,非常不妙妈的,总该有法子跟外界取得联络吧”

阿六提议不如退而求其次,这头行不通,何妨从思旺那头试着跟金田村杨秀清他们沟通

“思旺墟一带不是叫李典元那混蛋卡死了吗白天你打了大半天,那边的具体情形怎样”

“李典元率主力坐阵思旺峰,他向外围派出的零星哨兵,全被老子给收拾掉了。但靠近山麓的思旺墟仍驻扎着另一支清狗部队,同峰顶守军构成犄角之势。横穿思旺墟通往金田村、山人村两个方向的山路,已叫李典元阻断了,附近设置了大量的地雷、陷坑,并且处在李贼炮火覆盖范围之内,大队人马肯定无法通行。不过照我看,选派一两人避开正路,沿山坡偷偷溜过去联络杨秀清,还是大有希望的。”

上校低头考虑片刻,还是摇头否决了童阿六的想法:“此举大可不必杨秀清、箫朝贵他们并非傻瓜,一旦发现同山人村的联系中断,洪天王被堵在花洲大山深处,定然会倾全部主力拼死攻击,以期打通道路救出洪天王”

说到这里上校心头一沉,忽然产生了明显的刺痛感大事不好他奶奶个熊,想那杨秀清是位野心勃勃、颇有才具之人,又利用民智愚昧,借“天父临凡附体”赢得万众归心,他会不会假清军之手乘机除掉洪秀全,由他自己来取而代之呢

上校自然不会将此深层次的顾虑讲给豁嘴阿六。他镇定一下情绪,对着夜空反复权衡,推断出的答案是暂时还不会。

并非杨秀清仁慈厚道不愿这么干,而是时机尚不成熟。起码到目前为止,天王洪秀全仍为“拜上帝会”能够号令全体教民的唯一精神旗帜,他杨秀清再有狼子野心,也暂且需要这面大旗做他本人的遮羞布杨秀清的手段上校看得非常清楚:他抓牢指挥控制起义的领导权,却又不能不假借洪天王的招牌发号司令。其角色分派就好像二人在合演双簧,由洪秀全在前台比划,而他姓杨的躲在背后行使话语权

金田村那边的隐忧一旦排除,上校尽可集中全部心智琢磨“落鹰峡”这边的难题。

“娘的,想个怎样的办法才能跨过这道天险呢”他似在自言自语。

童阿六接口道:“要是老子能生出一对翅膀,变成一只鸟飞到对岸就好啦。”

上校的神智若洞天石扉轰然大开,明朗的光线直透心底

“对呀,老子他妈的怎么没想到呢大家骂人常说这个鸟人鸟人鸟人,鸟变作人不容易,但是老子却有法子把人变作鸟儿”

童阿六吃惊地嘴巴无法合拢:“上校我信口取笑说着玩呢,人如何能变成鸟”

“你不相信等着瞧吧。”上校甩掉了身上披的锦被,全身被兴奋烘焙得灼热异常,“老子不但要把罗大刚的援兵统统变成鸟儿,而且真会教他们长出翅膀飞过来”

第二章困兽犹斗1

上校主张把李家军的援兵通通改造成“鸟人”,这个绝妙创意非但童阿六大摇其头,实际上连上校自己也信心不足。

他想到的是当代风靡全球的滑翔运动。

仅从地势上来看,“落鹰峡”对面的山峰黑黝黝一团耸在半空,明显比他现在落脚之处海拔要高,两岸间隔三四百米,高度差绰绰有余,若能设计出简易的滑翔伞,罗大刚他们便能从天而降,成功翻越到峡谷这边来。

滑翔伞的原理并不十分复杂。上校先前好歹也属于著名的“北美高空跳伞俱乐部”会员,这点儿空气动力学常识倒也略知几分,无非是三角支架外加牵引绳和伞罩,又不需要机械力推进,技术科学方面的要求,上校自忖不难应付。

难点在于用来制作滑翔伞的原材料

据上校所知,那头现代社会滑翔伞普遍采用的面料,以尼龙或合成纤维织物为主,具有轻薄平展、弹性大、坚固程度及抗拉力强等特点。可眼下是在他奶奶的该死的大清朝这一时代最显著的特色,便是科技落伍,民生凋敝,物质短缺总之是要啥没啥。想造出可以承重的滑翔伞,缺少足够韧度的面料一切免谈。

问题是老子上哪儿去淘弄到大批的化纤织物哇老子能搞来广西当地的壮族土布就算苍天垂青啦。

“豁嘴。”

“到”

“你觉得现如今什么材料牢固,羽箭矢弩射之不透”上校考虑:凡遇到时代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现状这类问题,最好还是遵照伟人的指示,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报告上校:我认为铁器、青铜甚是坚硬,箭矢奈何不得。”童阿六答道。

金属金属可不成谁他娘的听说过“重装甲滑翔伞”

“不不,你误会了。老子没兴趣探讨防箭弩的甲胄,我是问你有什么织物或者面料韧性大,最不容易破损”

童阿六搜肠刮肚想了许久,终于给出了一个令上校满意的标准答案:“牛皮”

李秀成听后大为高兴。南方地区并不缺乏耕牛。大清朝的农业以畜力为主,广西本地的水牛、黄牛为数甚多,所需原材料容易收集。

妈的,牛皮就用牛皮做滑翔伞当代人只会吹牛皮,老子可要利用牛皮送人类升空,搞它个晚清版的“嫦娥工程”

解决了这一技术难点,上校喜形于色。

峡谷对面有小路直通紫荆山外,当初童阿六他们,包括狗日的李典元,都是由此通道进入山区腹地的。罗大刚、苏三娘统领的援军若能实施滑翔空降,从战术效果来看实属出其不意,完成集结后朝思旺方向突击,短短十几里路,一袋烟的工夫即可抵达山脚。假如滑翔伞的制作工艺过关,适当拉长载人滑翔距离,援军的着陆点还可以更加靠前,甚至有希望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接降落到思旺峰主峰,由上而下完成对清狗的雷霆一击

但是问题接踵而来即便上校超水平发挥,短期内造出了合格的滑翔伞,远隔峡谷深涧,如何把制作方法传授给罗大刚他们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