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519

分节阅读 5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便扩充到五千人,然后分成五十队,急速赶赴山东、两淮和江东等叛逆活动猖獗地区执行清剿重任。

转眼间就是春耕,春耕之后是夏粮收割,中土各地喜获丰收。

宝鼎和中枢大臣们经过数月的商讨,拿出了修改刑律的策议。

大秦严刑峻法,但刑律过重,尤其连坐制,更是严酷无情,所以宝鼎联合廷尉府,结合统一后的具体情况,修改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款,并建议分阶段逐步废除极端的酷刑和连坐制。

经过数次朝议商讨,这一策议终于获得了通过。始皇帝下诏,命令廷尉府修改刑律。

始皇帝三十五年正朔,始皇帝诏告天下,颁布新刑律,并大赦天下。

冬天到了,咸阳忙于接待各郡国上计使,而北疆则局势紧张,匈奴人开始倾尽全力攻打河西。

上计结束,宝鼎在朝议上宣告,中央财政彻底摆脱危机,帝国国力正步入高速恢复期,乐观估计,三到五年内,如果上天眷顾,帝国风调雨顺,那么帝国国力将恢复,并缓慢转入发展期。

始皇帝非常高兴,在咸阳宫摆下宴席,犒劳文武百官和各郡国上计使。

深夜,始皇帝和宝鼎、éng武、公子腾、赵亥、公子成坐在御书房里闲聊,谈到高兴时,笑声不断。

“今天要谢谢丞相,否则朕和你们都吃不到这顿美酒。”始皇帝指着宝鼎笑道,“自从武烈王做了丞相,诸事节俭,不要说你们,就连朕都难得吃到这样的美酒佳肴了。”

众人哄堂大笑。

始皇帝这话有些夸张,但自从宝鼎入主丞相府,大幅削减中央府署的日常开支后,像这种公款吃喝的确是少之又少。文武百官当然有意见,难免要在始皇帝面前发几句牢so。始皇帝为了支持宝鼎,主动削减皇室开支,以身作则,这才平息了官员们的怨言。

今天他虽然以戏谑的方式调侃宝鼎,但实际上是在提醒宝鼎,如果财政收入好转了,那么该增加的用度还是要增加,不要让文武百官们牢so满腹。

宝鼎笑笑,“什么时候国库里的谷子多得装不下了,大秦子民都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了,我就允许他们大吃大喝。”

始皇帝大笑,连连摇头,眼里出欣慰之sè。

这一年来咸阳政局平稳,国内局势平稳,而他的笑声也越来越多,心情也越来越好,这都是因为宝鼎的辅佐,但遗憾的是,他的身体却不堪重负,每况愈下,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每天批阅奏章。宝鼎劝阻不了,于是就每日陪shi到深夜,直到看到他睡下才悄然离去。

日复一日,兄弟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彼此也越来越了解,越来越信任。始皇帝庆幸老嬴家出了一位鼎柱,这样就算他死去,他也可以放心地闭上眼睛,而宝鼎却看着始皇帝的生命一点点地减少,心中既黯然又惶恐。

始皇帝不在了,天下要乱了,自己能否力挽狂澜拯救帝国宝鼎祈祷上苍,企盼始皇帝的命运发生改变,希望他多活几年,让帝国的身躯更强壮一点,这样当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帝国也就多了几分存活的希望。

君臣们的话题逐渐转移到国事。

“章邯已经赶到了陇西。”éng武说道,“河西局势紧张,匈奴人攻得太猛,大月氏人难以支撑,大月氏王的使者数次赶到陇西求援。章邯的建议是,陇西这边不能出兵支援,必须在东北疆想办法,为此他恳请我们直接给太子下令,请太子说服东胡人,让东胡出兵攻击匈奴人,以迫使匈奴人撤兵回援,从而解河西之危。”

始皇帝转目望向宝鼎。北疆的事,还是宝鼎的话最值得信赖。

宝鼎也望着始皇帝,问道,“这个时候,章邯为什么去陇西难道他不知道此刻去代北,更能给匈奴人以镇慑,更好全盘指挥整个北疆战局吗”

éng武和公子腾等人立即明白了宝鼎的意思,心里顿时有些紧张。

始皇帝也明白宝鼎的意思,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

章邯能指挥太子吗敢给太子下命令吗他当然不敢,但太子坐镇东北疆,影响到了他对整个北方战场的指挥,所以他无奈之下,只能用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提醒咸阳,是不是该让太子离开北疆了

始皇帝看到宝鼎目哀求之sè,不由地想到皇后悲伤的眼泪,想到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想到宝鼎每日忙碌而疲惫的身影,心里渐渐酸楚。良久,他低声问道,“他可以回来了”

“再不回来,恐怕有人觊觎储君之位,引发新的危机。”宝鼎说道,“太子的足迹基本上踏遍了中土,这样的太子如果还没有资格统治中土,那谁有资格”

始皇帝想了一会儿,问道,“江东的情况不太好,是不是派个人去看看”

宝鼎断然摇头,“江东翻不起什么风浪。如果今夏江东再找理由截留赋税,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对抗中央,江东目前还不具备条件,贸然挑衅,只会自取其辱。”

始皇帝抚须而笑,“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回来吧。”

四月,太子扶苏返回咸阳。

返回途中,扶苏两次遇刺,一次在邯郸,一次在白马津,虽然有惊无险,但刺杀者的猖狂还是让始皇帝怒不可遏。

过去一年里,黑冰对六国叛逆的清剿颇有成效,但依旧出现了刺杀太子一事,这不能不让深思,到底是谁要刺杀太子

夏粮收割后,宝鼎凭借自己的威信和强硬的手段,迫使关东各郡国上缴了足额赋税,但黑冰秘兵却报来坏消息,山东、两淮、江东等地的郡国肆无忌惮地盘剥庶民,不但横征暴敛,还过度征发徭役筑城修路,很多地方的镇戍军数量和武器储备都远远超过了咸阳的规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