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510

分节阅读 5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斯、赵亥等大臣被急召进宫,众人闻知此策,也是ji动不已。他们ji动的不是这个计策的本身作用,而是武烈王对“集权”的支持,假如没有武烈王的支持,韩非子的学术思想即便想推广天下也是困难重重。

甘罗和赵高随即进宫见驾。

两人尚未接到宝鼎的书信,但听到此策来自武烈王,当然是鼎力支持。两位财政大臣异口同声,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样本,请始皇帝审阅,然后向天下郡县发行推广。

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始皇帝与几位大臣约定,在韩非子一书没有正式下诏推行之前,不得有丝毫泄漏。

既然武烈王拿出了逆转乾坤的计策,始皇帝当然要为实施此策铺平道路。

始皇帝急书太尉éng武、驷车庶长公子腾,询问调解情况。考虑到匈奴人已经撤军,北疆局势渐趋稳定,北军内部的这场危机急需处置,必须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另外,始皇帝在信中告诉éng武和公子腾,护军中尉张唐年事已高,自今冬病倒,至今尚未痊愈。张唐已经上奏,请辞归乡。始皇帝征询éng武和公子腾的意见,由何人继任护军中尉一职为好。

始皇帝的意思很清楚,王贲必须离开北疆,离开北军,以便在化解北军内部危机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持北军的稳定。

éng武和公子腾都没有想到始皇帝竟然如此坚定地支持武烈王,难道目前咸阳朝堂上对武烈王议和匈奴策略的一致指责没有动摇始皇帝对武烈王的信任抑或,武烈王又向始皇帝做出了什么妥协

王贲接受了这个事实。虽然在这场博弈中输了,但无论是始皇帝还是武烈王,都没有痛下杀手,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王贲上奏请罪,愿意承担北军爆发内部危机的所有责任。

始皇帝下诏,同意张唐请辞归乡,其护军中尉一职由通武侯王贲继任。免去王贲北军右副率一职,即刻回京。

虽然始皇帝在诏书中没有问责王贲,但朝堂上下都清楚,王贲在这场博弈中输了,老秦人终究还是没有夺到北军的控制权,而且损失惨重。

紧接着,始皇帝对北军统率人选做了一系列调整。

司马尚出任北军右副率,坐镇代北。辛胜出任北军左副率,坐镇离石要塞,主持北军大行辕日常军政事务。章邯调任东行辕统率坐镇东北疆,曝布调任西行辕统率坐镇西北疆,李信则调任北行辕统率。因为司马尚坐镇代北,李信这位北行辕统率实际上是个摆设,他被架空了。

这番人事调整让咸阳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武烈王竟然在这场博弈中大获全胜,北军被其彻底控制,整个北部疆域都成了武烈王的势力范围,武烈王的实力再度增涨。

始皇帝和武烈王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约定难道始皇帝为了十万大军回镇京师,不惜血本把整个北军、北疆都交给了武烈王

初春,武烈王下令,执行始皇帝的命令,调十万北军回镇京师。从命令抵达之日起,凡回镇京师的军队,即刻起程,若有延误抗令者,斩。

四月初,武烈王和匈奴左贤王在岱海会面,双方的和谈进入实质xg阶段。

这次会面,武烈王向匈奴人承诺,在北地的乌水、上郡的白于山、雁门的苍头河、岱海和上谷郡的无穷之门开设市榷,让南北商贾自由回易。

匈奴人希望获得大秦官方的贸易,获得中土的盐铁等战略物资,但武烈王坚持要以战马做为交换,而且开价极高。战马是匈奴人生存的本钱,这一条件在单于庭遭遇到巨大阻力,而武烈王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获得咸阳给予的与匈奴人议和结盟的授权,所以双方在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后,均感觉难度太大,于是主动避开了官方贸易。

武烈王的骄横跋扈和独断专行在咸阳引起了“公愤”,先是御史上奏弹劾,接着丞相隗状和太尉éng恬等公卿大臣也上奏弹劾,最后关东博士集团不但集体上奏弹劾,甚至还威胁始皇帝,如果再不阻止武烈王在北疆的恣意妄为,他们要集体辞职了。

始皇帝无法保持沉默,于是虚于委蛇,说一些含糊不清的话。匈奴人既然停战了,北疆又太穷,适当放开边境回易也还是可以的,这既能各取所需,又能给边境带来短暂的和平,而且又没有给中土带来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如果弊端太大,再下诏禁止也来得及嘛。

就在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纷纷弹劾武烈王之际,一个小道消息在咸阳悄然传开,少府的某个秘密作坊正在用一种神奇的方式刻制韩非子的书籍。

第一卷 崛起 第451章 这就是陷阱

第451章这就是陷阱

这一年的盛夏,十万北军长途跋涉,陆续从北部边疆抵达京畿蓝田大营。

从始皇帝命令十万北军回镇京师始,到十万北军全部集结于蓝田大营毕,前后历时近九个月,其中之艰辛困苦,让始皇帝感慨不已。

始皇帝亲赴蓝田大营巡阅十万将士,赐以重赏,并准许将士们依次返乡探亲。

十万将士高呼“万岁”,谢皇帝圣恩。

始皇帝在将士们的高呼声中意气风发,更加坚定了在其有生之年完成中央集权的宏图大愿。

站在皇帝身后的公卿大臣们却是各有心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