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426

分节阅读 4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明一切了。

“我们这是自缚手脚,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咸阳。”昌平君苦笑道,“武烈侯是不是决心要背弃诺言”

“武烈侯至今没有背弃诺言。”扶苏黯然说道,“武烈侯请你们到宛城,甘罗会保证你们的安全。”

“只要你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昌文君熊炽抚须叹道,“你必须赢得东南战场的胜利,假如你在东南战场打输了,你也就失去了问鼎储君的机会,这对我们来说才是致命的打击。”

“我知道。”扶苏躬身为礼,“我会抱着以死殉国的决心,指挥大军打赢这一仗。”

熊启等三人欣慰而笑,扶苏这句话让他们的心情稍稍好了一点。

“我们肯定会退下去,但熊氏若要东山再起,就必须大力培植下一代。”魏起说道,“我们会安排熊氏的下一代追随你作战,所以这一场能否打赢,实际上直接关系到我熊氏的未来,也关系到你的未来。”

扶苏迟疑了片刻,问道,“东南之地还能控制吗”

“我们在咸阳还有相当大的实力,再说武烈侯和老秦人也不会轻易让出东南的控制权,所以你不必担心,东南之地始终还是控制在我们手上。”魏起安慰道。

扶苏看看他们,轻轻叹了一口气,“章邯马上就会赶到东南战场,但武安侯公子腾,江南的庄翼和南山子,还有十八方镇的盖聂和荆轲,他们未必会听从我的指挥。”

昌平君笑了起来,“你不需要考虑这些东西。你的未来在咸阳,你是未来的大秦之王,虽然这一仗是你的人生转折点,但不需要你去冲锋陷阵,更不需要你去排兵布阵,你只要相信武安侯公子腾就行了。在东南战场上,不管是章邯、庄翼还是盖聂、荆轲,都会遵从公子腾的命令,因为这一仗同样关系到武烈侯的未来,武烈侯会安排好一切,请他的这些手下悍将们全力以赴地支持公子腾,支持你。”

昌文君熊炽也微笑说道,“你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东南,局限在中原战场上,你要像武烈侯一样时时刻刻站在整个中土的高度去俯瞰这个世界,这样你才能始终掌握主动,始终控制自己前进的方向。”

扶苏躬身受教。叔父是个可怕的存在,尤其这一次的事情对他的冲击太大,他现在畏惧这位叔父远远超过了他的父王,他自认自己永远也达不到叔父的高度。

第一卷 崛起 第377章 措手不及

第377章 措手不及

昌平君上奏,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一起职务。

咸阳惊诧不已。

上一次中原危机,咸阳宫本想借机打击熊氏,结果熊氏“主动出击”,配合公子高开辟了东南战场,逃过了一劫。

这一次中原决战,咸阳宫又想借机打击熊氏,谁知决战尚未开始,熊氏就“主动退让”,昌平君竟然辞职不干了,试图从这场政治漩涡中逃脱出去,这立即引起了咸阳宫的警觉。

昌平君为何请辞在熊氏生死存亡之刻,昌平君为何选择束手就缚昌文君熊炽早已归隐,如今昌平君熊启也不干了,那熊氏的新一代魁首是谁难道熊氏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矛盾激烈,导致昌平君被迫请辞,不得不把熊氏魁首交给其他人如果熊氏魁首换人了,那熊氏的核心就从东南地方转移到了关中中央,那么熊氏的核心策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在秦王政和内廷大员们分析和猜测熊氏即将做出何种重大举措以扭转现今被动局面的时候,东南地方熊氏大员们的请辞奏章纷纷到了咸阳,以魏起为首的十一位军政官长们以各种理由恳请辞去现有职务。

秦王政勃然大怒。

这是威胁,这是对咸阳宫的反击,咸阳宫要借助中原决战打击和削弱熊氏外戚,而熊氏力量则以全面辞职来要挟咸阳,我不干了,我要把东南形势搅乱,我要让东南战场失去攻击能力,我看你还怎么进行中原决战。

武烈侯没有跳出来,熊氏外戚却跳出来了,这是秦王政和咸阳宫根本没有想到的事,让咸阳宫措手不及。

熊氏外戚这一招很厉害,看似“全面退让”,其实就是以退为进,公开挑衅咸阳宫。此策看上去很愚蠢,这不是找死嘛,咸阳宫一怒之下,肯定要把他们全部撤职,然后禁锢,但禁锢之后呢禁锢之后咸阳宫就没办法置他们于死地了。更重要的是,咸阳宫在这个关键时刻,也不敢彻底得罪熊氏,毕竟中原决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决战肯定要打,东南战场肯定是重中之重,而要想让东南战场发挥威力,那就必须稳定东南郡县,要稳定东南郡县就必须向熊氏做出让步,而最好的让步就是给公子扶苏以最大的支持,让公子扶苏在东南战场上取得胜利,让公子扶苏距离储君之位更近一步。

熊氏外戚把本来应该是在决战之后发生的事,应该由咸阳宫掌握主动的事,变化为决战之前与咸阳宫撕破脸,由此牢牢掌握主动权。我看你还要不要进行中原决战,你要想控制国策变革的主动权,控制朝政,那你就必须打这一仗,你要打这一仗,就必须与我妥协,与我妥协,我就掌握了主动,我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就从这场风暴中逃了出来。

这一仗假如打赢了,中土一统,那么公子扶苏建下盖世功勋,问鼎储君不成问题,将来熊氏外戚有望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一仗假如打输了,咸阳宫即便把责任推给公子扶苏,也打击不到东南熊氏了。既然打击不到东南熊氏,那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公子扶苏还有什么意义父子相残,天下人只会指责秦王政,同情扶苏,秦王政的威望会因此受到沉重打击。由此可以预见,这一仗即使打败了,公子扶苏也不会承担责任,如此一来,秦王政和中枢就要承担失败的全部责任,这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打击太大了。

熊氏外戚这一招击中了秦王政的软肋,让秦王政的宝剑不知道往哪砍了。

熊氏外戚既然出招了,既然直接挑衅咸阳宫的权威,秦王政当然不会退让。

秦王政下令,把昌平君一撤到底,连爵位都降为伦侯。魏起等十一位东南郡县官长全部撤职,禁锢,终生不再录用。但东南之地是熊氏的地盘,郡县官吏基本上都来自楚系,禁锢这些官长本人可以,但不能禁锢他们的门生故吏,否则东南郡县如何保持稳定

郡县官长都撤了,尤其把南郡和黔中两地的太守都撤了,还有十个县令也撤了,谁去顶替他们

这是非常时期,秦王政即便有心乘机夺取东南之地的控制权,也不敢下手。假如他派自己的亲信去东南,结果下面人阳奉阴违,甚至背后下黑手,把东南搞得一塌糊涂,影响到了中原决战,那责任可是这些人的,秦王政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