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376

分节阅读 3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军猛攻雁门。另外,河北各郡还没有摆脱大饥荒的威胁,其局面也是极为严峻,这也导致秦军不敢倾尽全力攻打中山。

为此,上将军王翦和公子扶苏恳请咸阳,马上从京畿、东南两地调集援军进入中山战场,以便秦军迅速夺取中山,转战代北。

秦王政绝不会把京畿军队调出关中。关中一旦空虚,京畿军队被老秦人所控制,那咸阳就危险了。尤其在目前这种政局下,秦王政不敢有丝毫侥幸。

咸阳宫气氛紧张,内廷也是争执不休。代北重要,河北更重要,而中原更是不能有丝毫闪失。秦军同时在三个战场陷入困境,这是运气不好,还是对手故意布局京畿军队不能外调,那只有调东南军队,但东南军队是护卫中原和江南两地的重要力量,东南军队一旦北调,影响的不仅是中原局势,江南局势也会随之变化。

疆域大了,战场多了,局面复杂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咸阳宫心力交瘁,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在中枢议事上,驷车庶长公子豹提议,马上请太傅、武烈侯公子宝鼎火速赶赴河北,由其全权负责中山和代北两个战场。

这一提议当即得到了两位丞相隗状和王绾、国相麃公和众多上卿大臣的赞同。

这时候不用公子宝鼎,何时用

第一卷 崛起 第333章 纵虎

章节

第333章 纵虎

“太傅肩负国策变革之重任。国策变革与关东战局相比,当然以前者为重。”蒙嘉提出反对意见,“此刻让太傅赶赴中山战场,国策变革岂不因此而耽搁”

公子豹嗤之以鼻,“国策变革是建立在统一战场所向披靡的基础上,假如统一大战屡屡受挫,哪来的国策变革”

左丞相王绾支持公孙豹的看法,“前几年武烈侯以护军中尉之职行协调地方军政官长之责,在中原、河北和江南等地战无不克,建下显赫功勋,为大秦开拓了大片疆土,声望日隆,此刻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拯救当前岌岌可危的关东战局今武烈侯虽贵为太傅,肩负国策变革之重任,但并不影响他兼行护军中尉之职责,更不会因此耽搁国策变革之进程,相反,正因为武烈侯身处关东,对各地的形势一清二楚,更有助于他针对实际情况拟制出更为切实可行的国策变革方案。”

此言一出,中枢大臣们暗自惊凛,再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王绾的意思很明确,武烈侯不但要出任太傅一职,还要兼任护军中尉一职,这可是实际意义上的军政大权一把抓。如此一来,秦王政在关西,武烈侯在关东,君王和权臣的抗衡局面就此形成,未来局势的发展轮廓已经基本可见。

秦王政强忍怒气,转目望向右丞相隗状。

隗状是大秦第一丞相,他的意见在中枢有相当的权威性,足以影响和镇制一部分中枢大臣,有时候即便是秦王政,也不得不从大局出发,与第一丞相公保持一致。假如君王和丞相公政见相左,并且公开在中枢上表现出来,其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可以导致政局动荡。

当然,很多时候,都是丞相公从维护君王的权威出发,主动向君王做出妥协。一直以来,秦王政对隗状最为满意的就是这一点,隗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违背君王的意志,挑战君王的权威。

隗状沉吟良久,抬头望向秦王政,郑重说道,“统一大业重于一切。”

秦王政怒气上涌,脸色更为冷森。

隗状这句话让中枢大臣们陷入沉默。这句话是大实话,无可辩驳的大实话,没有统一大业,没有统一后中土的权力和财富,也就没有如今激烈的朝堂博弈。假如统一大业受阻甚至遭到重挫,目前这一切的争斗毫无意义。

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隗状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武烈侯的国策变革基于统一后的中土,是对大秦未来的预期。现在他已经拿出了国策变革的大原则,而若要把这些大原则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中,首要条件是统一大业的持续推进,是秦军在统一战场上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吞并一个又一个诸侯国,是开拓一片又一片的疆土。没有接踵而至的胜利,没有开拓出来的新疆土,那么国策变革也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过是一场笑谈而已。”

“武烈侯出任太傅,主持国策变革,实际上主要的职责是协调中央和地方诸府,以便在国策变革的大原则下拟制具体政策的变革框架。至于具体变革政策的拟定,则由中央和地方诸府联合商讨,所以太傅即便返回了咸阳,也不可能长期待在咸阳,相反,他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各地往返奔波以便协调各方。”

“既然如此,太傅还要一定返回咸阳吗尤其在今日关东战局紧张,统一大业正处于关键时刻,太傅是亲临前线督战重要,还是留在咸阳与我们没日没夜地做无谓争辩重要”

隗状神色漠然,目光冷冷地扫过冯劫和蒙嘉等人,“统一大业重于一切,凡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支持,反之,凡蓄意阻碍统一大业的,那就是我大秦的敌人。”

隗状这句话狠狠地撞击着某些人的心灵,就算是秦王政,也是哑然无语。

隗状抱着“统一大业”这个崇高追求,从王国利益的立场出发,把一件本是朝堂内部博弈的事情上升到了王国兴衰存亡的高度,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高度。他占据着“大义”,说得气势凛冽,把所有反对者都归结到了“敌人”的行列,这使得武烈侯返回咸阳一事就此失去了争论的意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