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360

分节阅读 3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知秦王政纵马东巡一圈后,就把这些功劳全部抢到了自己手上,肆无忌惮地抢夺军队的控制权,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奇怪的是,武烈侯保持沉默,王翦保持沉默,就连两位丞相都表示支持中枢决策。

事情太反常了。咸阳看上去很平静,但暗流涌动,风雨欲来。秦王政和中枢大臣们在品尝着胜利果实的时候,感觉到咸阳的温度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让人窒息。难道今年又是大旱

秦赵议和不久,南方楚国忽然传来惊人消息,楚王悍暴毙。

楚王悍死了,其弟弟熊犹继位。楚国使者急赴咸阳,李太后更是派出特使日夜兼程赶赴大梁求见武烈侯。

武烈侯此刻正在陶城一带巡视,当赵高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显得非常平静,笑着问道,“寿春是来求援吗”

“武烈侯,公子负刍急不可耐了,但考虑到今年我们要拿下中山,楚国政局还是保持稳定为好。”赵高说道,“另外,江南那边也需要楚国的支援,寿春政局一乱,南岭大渠的开凿必定会受到影响。”

“孤儿寡母,势单力薄,你以为他们还有希望”宝鼎冷笑道,“如果我是公子负刍,我早就动手了。”

赵高稍感错愣,摸不透宝鼎的心思,没敢说话。

“齐国使者还在吗”宝鼎转移了话题,似乎对楚国的局势漠不关心。

“咸阳的议和条件太高,临淄没办法接受,只能想方设法先行说服你。”赵高迟疑良久,问道,“武烈侯当真打算一直拒绝齐国的议和我们还要打中山,在打中山之前,秦齐还是有必要议和。”

“你看齐国秋收之后能否彻底解决大饥荒所导致的危机”

“应该可以。”赵高说道,“去年齐国只有部分郡县受灾,灾情之所以失控,主要缘由赵高的逃难人口太多,一时解决不了。齐国毕竟有四十年的积累,只要给他们时间,危机很快就能解决。”

“既然如此,你看他们的结盟有诚意吗”宝鼎摇摇头,“显然没有。临淄两面三刀,一方面低声下气的要结盟,一方面却在背后磨刀霍霍。这一点咸阳很清楚,所以才狮子大开口。你告诉齐国的使者,就说我没有能力影响咸阳的决策,请他回去吧。”

赵高笑了起来,“武烈侯担心中了齐人的离间计”

“我都忍让到这种地步了,离间计对咸阳还有作用吗”宝鼎笑道,“不过咸阳还算不错,这几个月竭尽所能向中原提供粮食,救活了不少人,又保证了夏收,也算是满足了我的心愿。”

“武烈侯让几位老将军回家颐养天年,以此来换取咸阳对中原、河北实施一系列新政的支持,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赵高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各种传闻,脸上露出忧郁之色。

“有些人只看到巴掌一块天,只顾自家那么点蝇头小利,根本不考虑大局,不想想庶民的生死。”宝鼎冷笑道,“没有这些政策,我们就没办法在最短时间内扼杀大饥荒,没办法以最快速度稳定大河南北。对于庶民来说,肚子是天大的事,吃饱了穿暖了,有块遮风挡雨的地方,他们就满足了,至于大王和国祚对他们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和他们的没有任何关系。我只要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此大秦才能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否则,旦夕倾覆。”

赵高想到咸阳的政局,不禁暗自焦虑。宗越已经回来了,咸阳的布局已经完成,就等着收官起子,但局势却迟迟没有进展,这导致武烈侯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一次武烈侯的让步太大了,不要说老秦人怒不可遏,就连宗室和楚系也是满腹怨言,毕竟知道内幕的人太少,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表象,他们无法接受武烈侯的这种近乎于投降一般的“妥协”。

“武烈侯,你是不是见一下楚国的使者”赵高转移了话题,他知道武烈侯最近也是焦虑重重,夜不能寐,心神俱疲,继续谈咸阳的事只会让武烈侯的情绪更差。

“你安排吧。”宝鼎不以为意地挥挥手,“孤儿寡母,身不由己,一点活路都没有。命运有时候真的很残酷。”

“武烈侯不考虑一下此事对西南策略的影响”赵高再次提醒道。

“当然要考虑。”宝鼎说道,“你代我书告蒙将军,详告楚国局势,请他考虑一下,是否在边境集结军队,以威胁寿春。”

赵高诧异地望着宝鼎,“武烈侯,没有其他动作了”

“没有了。寿春局势已经失控,公子负刍的弓已开,箭已射,谁也阻挡不了。”宝鼎叹道,“最多两个月,楚国的大王就是熊负刍了,至于李太后和楚王犹,恐怕有处葬身之地就算万幸了。”

赵高暗自吃惊。

第一卷 崛起 第319章 礼遇范增

第319章 礼遇范增

武烈侯在与楚国使者的会谈中对寿春政局表示了高度的关注,表面文章做得很足,官话套话说得很动听,但这位楚国使者心知肚明,武烈侯自始至终没有拿出实质性的支持举措,即使他说要调集军队进行威慑,也以自己权力有限为由没有做出正式承诺。

这样谈下去已经失去意义。楚国使者考虑良久,拿出了一封密信,是令尹阳文君熊岳写给武烈侯的私人书信。

武烈侯略感惊讶,意识到这位使者是阳文君的人,而直到此刻才拿出密信,显然也是受阳文君的嘱托。阳文君对咸阳政局的发展也是密切关注,由此可以估猜到阳文君对咸阳和武烈侯之间的斗争抱着悲观的态度。

秦军攻陷邯郸,占据河北大部,赵王迁逃至中山苟延残喘,昔日中土霸主终于日暮西山,只剩下最后一丝黯淡光芒。赵国一灭,中土七国去其三,秦国一枝独秀,剩下齐楚燕三国惨遭分隔,任何一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虽然齐楚两国还有结盟共抗的机会,但以秦国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两国想保住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是困难重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