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358

分节阅读 3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要想个嫁祸之策。”宗越捻须思索,“计将何出”

“他不是神仙吗不是会炼丹吗”宝鼎说道,“在丹药上想办法。”

宗越的心脏骤然猛跳。武烈侯够狠的,以谋杀秦王之罪嫁祸徐福,徐福想不死都难啊。不过徐福炼制的丹药都是给秦王政吃的,秦王政身边戒备森严,想在丹药上做文章难如登天。

“此策没有实施的可能。”赵高当即否决。他在咸阳宫待了不少年,当然清楚王宫里的事。把一颗丹药送到秦王政面前要经过一道道查验,在丹药上做手脚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的事。

宝鼎微微一笑,“你们理解错了。我打个比分,假如我从今天开始吃徐福炼制的丹药,几天后我病了,继续吃,然后我就死了,请问徐福有没有杀人的嫌疑”

赵高和宗越头一晕,窒息难当,武烈侯不会要弑君吧

第一卷 崛起 第317章 死,也是一种幸福

第317章 死,也是一种幸福

大帐内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强烈的窒息感让赵高和宗越的呼吸突然粗重起来。

两人低着头,以全身的力量去对抗心里的无边恐惧。

宝鼎神色平静,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望着赵高和宗越,眼里露出一丝冷漠和不屑。

还有选择吗没有,对赵高和宗越来说,没有选择,虽然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弑杀君主,但秦王政和宝鼎这对兄弟迟早都要拔剑相向,以死相拼,这是秦王政的宿命,也是宝鼎的宿命,或者可以说是他们这种掌握着王国至高无上权力的王族宿命。当年秦王政“杀”了长安君成蛟,今天武烈侯宝鼎却要弑杀秦王政了。

两人冷汗涌出,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心脏的剧烈跳动声就像战鼓擂动下的惊天轰鸣,让他们一时间陷入了死亡的风暴之中。

既然死神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那还有选择吗随着疯狂的武烈侯一起疯狂吧。

赵高和宗越几乎在瞬间做出了决断。这个时候的犹豫,同样是灭顶之灾,武烈侯绝不会让他们看到明天的太阳。

“我即刻去咸阳安排一切。”宗越猛地抬头,声音里透出一丝决绝,“做两手准备,丹药,刺客。”犹豫了片刻,他又说道,“我们在咸阳的力量不足,请武烈侯向江南求援,南山子和盖聂的身边都隐藏着可以一击致命的死士。”

宝鼎望着两人,目光在他们的脸上缓缓转了一圈,忽然笑了起来,连连摇头。

赵高和宗越互相看看,非常疑惑,不过心里隐约察觉到,自己似乎错误地理解了武烈侯的意思。

“我和他是兄弟,我们血脉同源,自相残杀必遭天谴。”宝鼎手指两人,眼里掠过一丝杀意,“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他是我的大王,也是我的兄长。我发过誓,我要为他冲锋陷阵,要追随他开创一个伟大的帝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大秦若想吞并六国,统一四海,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就绝不能重演手足相残之祸。”

赵高和宗越冷汗狂涌,霎间淹没在恐惧之中。武烈侯到底要干什么他那计策明明就是弑君,何来这番冠冕堂皇之辞

宝鼎不再说话,给两人恢复冷静的时间。

良久,赵高躬身问道,“请武烈侯明示。”

“最近天象可有异常”宝鼎问道。

“天象”赵高和宗越蓦然想到什么,脸色微变。

从远古到这个时代,占卜问卦,以天象推衍吉凶等术数之事非常流行,诸子百家中就有专门研习术数的阴阳家。从王宫到乡里,从朝堂到军队,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占卜者的身影

宝鼎的封君府和护军府里都有来自阴阳家的弟子,他们有官职,是职业的占卜师。宝鼎的师傅韩非子对术数就颇有研究,南山子对此也是非常精通,所以宝鼎跟着他们也学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虽然仅仅知道一点皮毛,但这足够糊弄人了。

这些年宝鼎对中土大势,对诸侯国的国运兴衰,对天灾人祸多有预言,而且非常准确。大家在惊叹之余,只能把此归结为宝鼎的天才。凡天才都不能以常理度之。像占卜天象这种玄之又玄的学问,一般人终其一生都难窥其门,但天才却能在瞬间领悟。

最近天象确有异常,护军府和军队里的占卜师都有禀报,但占卜师的话非常玄奥,云里雾里,说不出个所以然,久而久之,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一般官长们也不是很重视,看一眼也就丢一边了。

武烈侯擅长术数推衍之学,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此刻他突然说到天象,赵高和宗越当即便重视起来。难道最近的天象变化和咸阳宫有关系

“武烈侯莫非从天象中看出了什么”赵高急忙问道。

宝鼎当然不会术数,更不会看天象,但在这个时代,只有利用术数天象之学,才能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预测说出来。此举可谓一举多得,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当然是增加了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威慑力。有了这种神秘能力,很多事情做起来事半功倍。比如眼前诛杀徐福一事,就可以借助天象推衍来说服赵高和宗越,以此来打消两人心里的顾虑,增加两人的信心。

宝鼎故作神秘地沉吟良久,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从天象的异常来看,咸阳宫有劫难,而此劫应在后宫。”

后宫赵高和宗越听到这句话,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咸阳宫里的那位王夫人,公子扶苏的母亲,楚国的公主。难道王统之争要发生惊天巨变

赵高犹豫良久,说道,“以目前的局势来看,秦国需要楚国的连横,再加上公子扶苏又在河北前线”

宝鼎摇手,打断了赵高的话,“以我看,此劫应在太后。”

此话一出,赵高和宗越霍然动容,接着如醍醐灌顶一般,武烈侯的全盘谋划立时清晰可见。

后宫还有一位太后,那就是秦王政的亲身母亲。嫪毐oai之乱后,秦王政一怒之下本要将赵太后永久打入冷宫,但在茅焦的劝阻下,秦王政尽显孝道,原谅了母亲的过失,把母亲接到了咸阳宫。事实上就是幽禁,只不过堵天下人之口而已。

赵太后年近五十,身体一直不错,但人有旦夕祸福,元寿一到,说死也就死了。

历史上赵太后就是在秦军攻克邯郸、赵国国祚灭亡之后薨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