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342

分节阅读 3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咸阳宫能得到什么”公子腾问道。

公子豹笑了起来,“最多一个上卿而已,但咸阳宫岂肯罢休这无益于解决当前危机。”

“如果三位宗室重臣同时举荐王绾出任丞相,咸阳宫会不会妥协”公子腾又问道。

“当然要妥协。”公子豹毫不犹豫地说道,“武烈侯在中原,王翦在河北,能否攻克邯郸,主要靠他们和前线的老秦统率,咸阳宫岂敢不答应但如此一来,你我两人必有一人离开中枢,咸阳宫绝不愿意看到宗室大臣控制朝政。”

“你走还是我走”公子腾又问道。

“肯定是你走。”公子豹手指公子腾,“你走了,就能腾出一个三公的位置,这个位置由冯劫来坐,然后蒙嘉出任郎中令,这样咸阳宫基本上没有吃亏。”公子豹旋即醒悟过来,“武烈侯要你出京他要你去哪河北中原还是”

公子豹和公子腾眼前蓦然一亮,不约而同地惊呼出声,“江南”

“但是昌平君熊启贬谪江陵,出镇东南,江南也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你去干什么”公子豹疑惑地说道,但随即他就想到了一种可能,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与此同时,公子腾也想到了那种可能,神情顿时凛然。只有那种可能才会威胁到大秦,才会威胁到老嬴家的江山,所以武烈侯才会让一位“三公”级别的宗室大臣坐镇江南。

“大王把熊氏外戚逼得太狠了。”公子豹长叹摇头“这次武烈侯又狠狠打了熊氏一记闷棍,兄弟联手,势不可挡啊。换做是我,我也会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动点心思也是情有可原。”

公子腾虽然对不能“登顶”有些耿耿于怀,但一想到东南是熊氏的根基之地,一旦东南有变,对大秦的打击可谓致命。从大秦的未来和老嬴家的江山考虑,他还是愿意放弃“登顶”,远镇江南。

“我们都不如武烈侯。”公子腾感慨说道,“老嬴家出了这么一位天纵之才,当真是大秦之福啊。”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武烈侯的才智。一个丞相公的位置对武烈侯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需要的是大秦的未来,中土的未来。

武烈侯上奏,以王次子公子高出镇江南,并派一位宗室大臣辅佐,确保东南的安全和西南策略的实施。

这就是他的条件。我绝不放弃江南,即便我离开了,也要确保西南策略的继续实施。

王此子公子高出镇江南,一位宗室大臣辅佐,那的确可以确保西南策略的继续实施了,但咸阳宫和中枢大臣一眼就看出来,武烈侯这个布局太大了,直接影响到了国策,甚至是大秦根本性的国策。

现在王长子公子扶苏出镇中原,宗室大臣武烈侯辅佐。王此子公子高出镇江南,也是宗室大臣辅佐。

这是什么格局这就是分封制的格局啊。

王子出镇地方,建功立业,发展实力。将来统一了,疆域大了,这些王子坐镇一方,功勋卓著,手上都有相当的实力,咸阳必然要分封。王子分封了,宗室呢功臣呢疆域这么大,国力这么强,分封诸侯也是理所当然嘛。

这违背了大秦的国策,严重违背。

不过现在武烈侯刚刚开始布局,而且是公开布局,咸阳宫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武烈侯的动机,有足够的时间和办法把武烈侯这一布局扼杀在萌芽之中。

然而,朝堂上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绝大部分大臣同意武烈侯的奏议。

御史大夫公子腾更是主动请缨,愿意辅佐公子高,远镇江南。不过他也提出了条件,我御史大夫也不干了,丞相公也不去争了,我推荐一个左丞相的人选总可以吧于是他举荐治粟内史王绾出任左丞相。

驷车庶长公子豹、内史公子成、卫尉李瑶,主爵中尉麃biao公等宗室、老秦人紧随其后,推波助澜。

丞相隗状和楚系官员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了支持宗室和老秦人,于是王绾出任丞相势不可挡。

咸阳宫完全陷入被动,而河北和中原的局势又日益恶化,秦王政在内忧外困之下,步履维艰。

第一卷 崛起 第303章 重回宛城

第303章 重回宛城

秦王政没有过多考虑,毅然采纳了武烈侯的奏议。

秦王政下令,遣王次子公子高即刻出镇江南。王子出镇江南,可以确保中央控制地方,防止地方势力坐大,断绝强臣割据称霸之祸,同时王子小小年纪就为国效命,建功立业,不但可以锻炼自身的能力,还可以维护大王的权威,另外也增强了王室的实力,有助于老嬴家对王国的掌控。

从将来统一中土出发也有好处。咸阳宫为了集权于中央,牢牢控制王国,绝不会分封功臣,但考虑到对遥远疆域的实际控制,可以有所折衷,可以分封有功王子。分封王子相比分封功臣,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减少分封诸侯的诸多弊端,最起码不用担心儿子会造老子的反。

宗室大臣公子腾爵拜伦侯,封号武安。王子公子高不过九岁,出镇地方当然需要大臣辅佐。由忠诚可靠的宗室大臣辅佐王子掌控地方,好处多多,而公子腾愿意放弃中枢大权,陪同王子远镇边陲,这份为国为王鞠躬尽瘁的心意实在令人敬佩,在爵禄上予以厚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