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98

分节阅读 2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负刍心领神会,告辞而去。

南山子在夜中时分赶到秦军大营。

墨者剑师遏云亲自将其带进军营。大帐之外,南山子看到了荆轲,当即问道,“你何时到的中原”

“十天之前。”

“大将军近况如何”

荆轲苦笑,摇摇头,说了一个字,“难。”

“代北如何”

“灾民无虞,但秦军已经在雁门立足。”

“大将军可有收复之策”

荆轲再次摇头,“大将军说,如果今年秦军稳定了中原,则代北再无收复之可能,而河北也是危在旦夕。”

南山子沉默半晌,仰天长叹,“武烈侯在吗”

“他一直在等你。”荆轲伸手相请。

南山子见到武烈侯,迫不及待地问道:“武烈侯要打寿春”

“当然不。”宝鼎笑道,“我听黑冰说,公子负刍在寿春打不开局面,所以决定来帮他一把。”

南山子稍稍松了口气,“好消息是,太后和大王已经撤离寿春,正在赶赴江东,而阳文君临时代理国政,并请公子负刍负责议和谈判;坏消息是,两到三天之内,淮南各地的援军将飞速抵达寿春。”

“李园呢”宝鼎问道。

“他就在寿春。”

宝鼎想了一下,笑道,“李园不死,公子负刍就算拿到这一功劳,也无法赢得景氏和项氏的支持。”

南山子冷笑,“我已做好一切准备,李园绝对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宝鼎笑了起来,“阳文君背上这个黑锅之后,李太后和楚王必定要对付他,但阳文君的实力太强了,所以接下来你要散布一些谣言,进一步激化他们的矛盾,以便让太后和楚王为了赢得景氏和项氏的支持而逐渐信任并重用公子负刍。”

“我记得当初楚国的顷襄王驾崩之时,太子完滞留于秦,楚国国内曾有意让熊岳做大王,好在春申君及时想出了办法,让太子完逃离了秦国,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考烈王。春申君和阳文君两大权贵之间的仇恨就是因此而起,而诛杀春申君的幕后黑手正是今日的阳文君熊岳。”宝鼎说道,“谣言就在这上面做文章,不出意外的话,阳文君这个令尹做不长了,但我警告你,在公子负刍没有成为大王之前,不要对阳文君下手。还是那句话,他的实力太强了,若想兵变成功,把公子负刍扶上王位,必须得到阳文君的支持,所以,该妥协的时侯就得妥协。”

南山子眉头深皱,显然一时间无法接受与阳文君握手言和一事。

“我很担心残月。”南山子叹道,“这种妥协公子负刍肯定愿意,景氏和项氏也愿意,但残月肯定不能接受,一旦她”

“杀了李园后,你和残月都要暂时离开楚国。你和残月的目标太大,阳文君不会放过你们。”宝鼎说道,“以后残月就留在我身边,我代你照顾她。”

南山子紧锁的眉头顿时放开,喜形于色,冲着宝鼎深施一礼以为感谢。

清晨,公子负刍在南山子和残月的陪同下渡河而来。

公子负刍自从得到师傅南山子的“指点”后,野心开始膨胀,他按照南山子的策划,通过屈氏、景氏的周旋,成功回到京都,然后就是等待机会,而眼前就是他崛起的最佳机会。

南山子和残月并没有隐瞒自己与秦国武烈侯有一定程度的私交。像发动兵变篡夺王位这种大事如果有“外力”相助,常常事半功倍,他们知道武烈侯肯定会伸手相助,毕竟这个策略就是武烈侯提出来的,所以提前告诉公子负刍他们有这种“外力”可以避免将来彼此之间出现信任危机。

公子负刍之所以留在寿春,正是考虑到南山子和残月与秦国的武烈侯有不错的“私交”,打算看看有没有机会力挽狂澜,结果阳文君拱手送给他一个拯救楚国的机会。

到了秦军大营,果然一切顺利,公子负刍马上就见到了武烈侯,而武烈侯也没有多做考虑,很快便答应了公子负刍的议和条件。

“我可以暂停攻击。”宝鼎说道,“但你在四天之内必须让项燕撤到项城,把陈及其周边十四座城池交给我们。”

宝鼎不怕寿春不答应自己的议和条件,他担心的是项燕拒不遵从,把战局一直拖下去,那事情就麻烦了。

公子负刍有些犹豫,他也没有把握说服项燕撤出陈。

“我二十万大军已经包围了陈。”宝鼎说道,“另有十万大军正在飞速南下,四天后这十万大军将抵达淮河北岸。到了那时我们再谈议和,条件就完全不一样了。”

公子负刍咬咬牙,断然说道,“我即刻赴陈。”

第一卷 崛起 第265章 击掌为誓

第265章 击掌为誓

公子负刍回到寿春。

熊岳和李园等人听说武烈侯就在对岸,无不暗自震骇。武烈侯的战绩太过惊世骇俗,而他击败对手的方法更是让人恐惧,在坐众人仅存的一点信心顿时化为乌有。

现在熊岳更加坚定了议和之心,而李园考虑的不是阻御秦军于淮河一线,而是后悔留在寿春。他之所以主动留在寿春,是想利用这一仗扳回在朝堂上的劣势,但目前看来他对局势的判断过于乐观,以至于现在后悔莫及。如果他再把寿春丢了,他可以想像到自己在楚国的处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