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52

分节阅读 2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鹿同样高兴,就凭这份地图,他足以赢得武烈侯的信任,从此他就是蓼园重要的一员了。果然与张鹿所料,宝鼎请张鹿参加“炒钢”的研制,与琴氏、乌氏、墨家和卓氏共享此项技术所带来的丰厚收益。张鹿也显得很大气,非常爽快地表示与蓼园共享开矿技术,虽然这方面墨家也有独到技艺,但未来矿山多了,各家分开开矿,需要更多的技艺娴熟的工匠,所以此时的技术共享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张鹿回到府上,急召张良。

“武烈侯说,刺杀一旦形成实事,他将下令攻击韩国。”张鹿实话实说。他知道张良的厉害,与其欺骗张良,倒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张良有心设下陷阱,武烈侯则有心将计就计,双方都在公开利用他,既然如此,他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两不得罪、两头获利。

张良眉头微皱,沉默不语。

“子房,武烈侯正在白水大营练兵,都是清一色的骑军,他手上有军队,他有实力攻打韩国。”张鹿劝道,“以我看,你还是回去吧,放弃刺杀,不要给武烈侯拿到攻打韩国的借口。”

张良还是不说话。

上次张鹿从蓼园回来,直接告诉他,我出卖你了,原因很简单,武烈侯手下的秘兵发现了张良,打探到了张良潜伏南阳的意图,所以胁迫张鹿帮助蓼园设下陷阱。武烈侯不仅要诛杀张良和潜伏在南阳的各国秘兵,还要获得攻打韩国的借口。

张良之所以跑到张鹿府上,就是要张鹿出卖自己,他也是以身为饵,打算计中设计,力求一击成功。到目前为止,他的计策稳步推进,但唯一出乎他意外的就是宝鼎要攻打韩国。

宝鼎为什么要主动攻打韩国要知道韩国现在是秦国的附庸国,一家兄弟,贸然开战那就是背信弃义,在大义上站不住脚。秦国在关东人的眼里就是虎狼之国,蛮夷之国,这个名声不好,不利于吸引人才,更不利于统一大业,所以历代秦王都注重形象建设,力图打造一个西方的礼仪之邦。韩国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利用秦国这个弱点,主动做了附庸,试图延长国祚,寻找中兴的机会。

这几年秦国集中精力打赵国,与韩国维持着主从关系,甚至容忍韩国人在背后下黑手捅刀子。韩国孱弱,与秦国相比它就像一个垂暮老者,即便下黑手捅刀子也是无足轻重,秦国不以为意,但现在关东合纵已成,韩国是合纵成员之一,事实上它已经背叛了秦国,这触及到了秦国的底线,秦国必将血腥报复,假如合纵军战败,韩国的命运只有一个,亡国。

对于韩国来说没有退路,是死是活在此一举。它不参加合纵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被合纵诸国吞并,要么在合纵军打击下奄奄一息,被秦国吞并。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有参加合纵。参加合纵的话还有机会,只要合纵军打赢了,它可以收复失去的土地,韩国还可以中兴。

但韩国毕竟实力太差,谁敢保证合纵诸国不会乘机分而食之张良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赶赴南阳刺杀武烈侯。刺杀武烈侯不但可以混乱咸阳局势,更给合纵军攻秦打通了一条道路,同时也让韩国建下了首功,这对韩国的好处不言而喻。

张良来了,他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尤其在得知宝鼎要以封国的力量攻打韩国后,他更要玉石俱焚了,这就是他的命,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子房,你就听叔父一次好不好”张鹿哀求道,“不论你是否刺杀武烈侯,他都要攻打韩国。白水大营的军队一旦整合完毕,他就要发动进攻,韩国危在旦夕啊。你现在回去,带着军队和他拼一拼,还有击败他的机会。你在战场上击败他,同样可以置他于死地,你为什么非要在这里刺杀他”

张良的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容,“你认为我杀不了他”

“当然。”张鹿苦笑道,“黑鹰锐士的选拔已经结束,武烈侯降低了条件,将锐士分为上、中、下三等,凑足了三百人。这三百人就是他的近身卫军,实力之强悍可想而知。另外三千虎烈卫里,有五百悍卒扈从左右。八百卫士护卫一个人,你拿什么刺杀”

“听说还有墨者剑士。”张良淡淡地说道。

“何止有墨者剑士。”张鹿叹道,“你猜猜我在蓼园无意中看到了谁”

“南墨大剑师南山子,是吗”张良波澜不惊。

张鹿瞪大眼睛看着他,“南山子,你知道吗他的实力和墨家钜子相差无几。武烈侯身边有这样的巅峰大师,你怎么刺杀子房,你能不能清醒一点你杀不了他,你将给韩国带来亡国之祸,将给张氏带来灭顶之灾。”

“我杀他也罢,不杀他也罢,都不能阻止他攻打韩国。”张良一脸冷漠,“但假如我杀死了他,就一定能阻止他攻打韩国。”

“但你能阻止秦国攻打韩国吗”

“但假如合纵军击败了秦国呢”张良反问道。

“问题的关键是,你能杀死他吗”

“我总要试一试。”张良目露嘲讽之色,“就算我失败了,也影响不了大局,但我成功了,就一定能改变中原局势。退一步说,就算张氏灭族了,但南阳还有你这一脉可以传承,张氏也算不上真正灭族。”

张鹿无语,不知如何劝说。

“告诉我,他设下了一个什么局”张良问道。

张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张鹿府上,入暮之后走进了魏国巨贾白氏的府邸。

魏国白氏在其先祖白圭时代是中土第一巨贾,如今虽然风光不再,但数百年传承所积累下来的丰厚底蕴依旧让其声名显赫。

魏国自信陵君死后,再也没有力挽狂澜的鼎柱人物,实力不断下滑,日暮西山。魏国巨贾富贾审时度势,果断把家业陆续迁离中原,一部分放在东方的齐国,一部分则迁至西方的秦国,还有一部分则南下楚国的寿春。在他们看来,中土大势将向东西南三足鼎立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中原将成为三强角逐的战场,尽快把财富转移到秦齐楚三国乃是明智之举。

白氏迁到宛城的这一支同样是家族主脉,其当家人叫白豫。张良在夜色中走进白府的时侯,白豫和张耳正在闲谈白水河畔的大水轮。

白豫年近四十,相貌俊朗,长髯飘洒,气质不凡。张耳与其年纪相仿,身材瘦长,高冠长须,颧骨高耸,一双眼睛神采奕奕,自信中带着三分矜持。两人在信陵君府上相识,彼此投缘,就此成为朋友。上次营救太子丹,张耳负责吸引其中一路追兵,南下之后就是藏匿在宛城白府。

白水河畔的大水轮已经成为宛城商贾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琴氏和墨家都掌握着冶铁秘术,从这个大水轮联想到正在建设中的冶铁大作坊,不难估猜出这两家在合作之后已经开发出新的冶铁秘术,而这种新的冶铁秘术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更影响到中土大势。

张良在家老的引领下走了进来。三人稍加寒暄后,白豫告辞离去。他是个商贾,不能得罪各国权贵,必要的时侯可以给予方便,但在异国他乡的地盘上,绝对不能牵扯到王国争斗中去,这关系到身家性命,容不得丝毫失误。

“你总算来了。”张耳一边给张良倒上茶水,一边问道,“武烈侯那边有动静了”

“他要打韩国。”张良冷声道,“所以他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