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顽固”而结束。

宝鼎没想到秦王政心如磐石,顽固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自己努力了一夜,不但没有在秦王政的心里种下“仁政”的种子,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以“中央集权”来强盛王国的理念。宝鼎当真是欲哭无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而且砸得“鲜血淋漓”。

天亮之后,宝鼎告辞秦王政。秦王政亲自送到了书苑之外,兄弟两人拱手而别。

隗清担心了一夜,辒车辚辚起动后,她想问但又不知如何开口。宝鼎是叫她姐姐,但身份地位悬殊太大,事关国事,她哪敢随意开口。

“婴跟我去南阳。”宝鼎很疲惫,身心俱疲,说话声音很低沉,“但他的身份是隶臣,大王坚决不同意赦免。”

隗清微微一笑,“这个结局很好了,最起码大王还能念及亲情,让你带走婴。”

“扶苏的事”宝鼎欲言又止。

隗清脸色顿时紧张起来,“你说了立储的事”

宝鼎点点头,“很难。”停了一下,他又补了一句,“太难了。”

“武烈侯,你胆子太大了,这个时侯你还敢劝谏大王立储”隗清心跳剧烈,感觉窒息,她无法想像宝鼎坐在秦王政对面大谈立后立储的时侯是一副怎样的神态。他是个疯子,一个不知死活的疯子。

“这是家事,我当然可以劝劝他了。”宝鼎苦笑道,“你见到太后,代我说一声,还是早作准备吧,免得措手不及。”

隗清自然明白宝鼎的意思。如果秦王政决意打击楚系,那么老太后薨亡之后,楚系外戚肯定难逃噩运,当然要做好万全准备。

“你告诉大兄,请他也做好准备。”宝鼎说道,“不出意外的话,太后的寿命也只有两年左右了。”

隗清目露惊色,“你怎么知道”

宝鼎摇摇手,懒得回答这个问题,“你替我带句话给他,我走了,十年内回不了咸阳,老秦人一时半会也进不了朝堂,如果昌平君、昌文君等一帮楚系外戚全部被赶出了中枢,那朝堂上就剩下他了,请他好自为之吧。”

“十年”隗清失声惊呼,不敢置信地望着宝鼎。十年回不了咸阳,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宝鼎对咸阳基本上失去了影响力。

“很惊讶”宝鼎笑道,“我说过我要带你们去掳掠六国的财富,从现在开始,十年,那要抢多少钱”

隗清心神震颤,对宝鼎这句笑话没有任何反应。

上午秦王政返回咸阳宫,召集近侍大臣,商议临时设置护军中尉一职并拟定护军中尉的职权。郎中令冯劫、国尉尉缭和国尉丞蒙嘉很快依照秦王政的要求草拟了令书。

“大王,此职授予何人”蒙嘉一边把令书递呈秦王政,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

尉缭和冯劫也十分关注。这个护军中尉的职权事实上就是区域军政长官,至少需要上卿以上的大员才有资格出任,放眼朝堂,除了几位资历很老的爵至少上造以上的上将军、将军外,就是三公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和九卿,以及六位位列上卿中尉、将作少府、詹事、典属国、内史和主爵中尉的中央大员了。

秦王政没有说话,直到把令书看完了,这才抬头说道,“再拟一书,由武烈侯公子宝鼎出任护军中尉。”

“武烈侯”蒙嘉吃了一惊,和冯劫、尉缭互相看看,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凝重之色。

大王这是何意怎么又要重用武烈侯

“大王,昨夜武烈侯去了行宫”蒙嘉低声问道。出现这种变故只有一种可能,武烈侯见到了秦王政,并且鼓动如簧之舌说服了秦王政。

秦王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案几上的一卷文书推到了蒙嘉面前,“你们看看。”

三个人凑到一起,迅速看了一遍。这就是昨夜秦王政亲自记录的与宝鼎谈话的内容。三人看完之后,暗自称赞,俯身再读。

“武烈侯果然是天纵之才。”蒙嘉叹了口气,把文卷放到了案几上。

“这是你教授的弟子”秦王政问冯劫道。

“惭愧。”冯劫摇头苦笑,“臣早说过,武烈侯是天才中的天才。”

“大王有何见解”尉缭问道。

“武烈侯分析得非常透彻了。”秦王政的语气异常坚定,“不管是谁,只要阻碍了我大秦强大之路,那就是寡人的敌人,对付敌人的办法只有一个,杀”

尉缭躬身致礼,对秦王政坚定不移的变革态度非常钦佩。冯劫和蒙嘉急忙恭维了两句。

“武烈侯把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看得一清二楚。”尉缭说道,“正因为看得太清楚,所以他非常矛盾,找不到一条正确的路,打算走个中庸之道,岂不知中庸之道正是亡国之道。”说到这里,他抚须笑道,“如果臣没有猜测的话,这个护军中尉是他开口要的吧”

“你们本想算计他,结果他把寡人都算计进去了。”秦王政心情很不错,指着三个人笑道,“这样也好,你们帮他击败关东的合纵军,他则帮你们拿军功,这样只要中原战场连战连捷,蒙氏和冯氏就可以再统大军。”

“的确,武烈侯到了中原,老秦人和楚系肯定要全力协助,再加上蒙氏和冯氏的帮助,必定战无不克。”蒙嘉乐呵呵地说道,“本来我还担心单打独斗胜算不大,谁知大王改主意,形势就此而变,大家都可以跟着武烈侯沾沾光。”

“如果他败了呢”秦王政笑道,“你们对他这么有信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