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28

分节阅读 2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部集中于中央,王国的实力的确强了,中央可以令行禁止,为所欲为,但这种强大无法持久,因为中央不管是进行恢复建设还是南征北伐,最终的承担者都是天下的民。中土统一之际,民不聊生,这时候帝国的首要之务是休养生息,是让天下的民吃饱穿暖过上安稳的日子,如此才能赢得民心。更重要的是赢得财富的持续增长。民富了,中土的财富才会增长,帝国的赋税才会增加,这样帝国才会迅速稳定,继而才能恢复元气。帝国富裕了,元气恢复了,中央才有能力为所欲为,想干什么都行。反之,在天下的民没有摆脱生存威胁之前,帝国不顾一切地敲骨吸髓,只能让他们更苦,更穷,心里的愤怒更大,一旦哪一天愤怒爆发了,那就是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新生的帝国必将岌岌可危。”

兄弟两人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大秦的长治久安,但秦王政的观点是君权至上,中央集权,最大程度强盛国力,力争在他有生之年建下千古功业,而公子宝鼎则以“民”为重。强调国不与民争利,民富则国富,个人的千古功业与帝国的世代传承相比,不值一提。

最终,兄弟两人吵了起来,彼此都想驳倒对方的观点,嗓门越来越大,怒气也越来越大。

秦王政顾念手足之情,无意置公子宝鼎于死地,尤其爱惜他的才能,所以试图说服他。而公子宝鼎也不想与秦王政手足相残,他更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给秦王政一个告诫,让秦王政意识到国策变革的步伐不能太快,更不能超越现实的政治环境,否则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夫人和隗清听到争吵声匆忙赶来,本有意打算劝阻,但从书房内传出来的争吵内容让两人骇然心惊,战战兢兢地站在书房外相顾失色。武烈侯发疯了,他到底还想不想活了

“中土的财富就像一块大饼,君王应该考虑如何把大饼做得更大,而不是考虑现有的这块大饼如何分配,更不能以王国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掳掠子民的财富。”

这句话让秦王政勃然大怒。

“所有人都想吃大饼,不论寡人把大饼做得有多大,最终都满足不了子民的贪婪。”秦王政怒声说道,“所以寡人首先要从这块大饼中拿出最大的一块供给王国,以保证王国的需要,然后王国才能保证天下子民的生存。”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能让他们继续吵下去,否则肯定要出事。”隗清惊恐不安,“夫人,赶快进书房劝阻一下。”

夫人犹豫良久,还是毅然推开了书房的门。

秦王政看到夫人,马上闭上了嘴巴,满脸的怒气顿时散去了大半。宝鼎则面红耳赤,余怒未消,一副还要继续争下去的架势。

夫人给两人续上茶水,悄然退去,自始至终,一言未发。

“还要争吗”秦王政喝了一口茶,冷声问道。

“算了。”宝鼎忽然气馁,苦笑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两人沉默无语,良久,秦王政问道,“你的师傅除了冯劫和韩非,还有谁”

宝鼎知道自己表现过头了,争吵的时侯口不择言。把前世的知识都用上了,结果引起了秦王政的怀疑。天才也有时代的限制,像宝鼎这样的天才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以秦王政的才智当然察觉到诸多可疑之处。

“还有公孙豹。”宝鼎说道。

秦王政笑笑,“他会教授你这些”

宝鼎没办法,只好胡乱编造了一个在大漠巧遇无名大贤的俗套故事蒙混过关。

“有一点你说的对。”秦王政说道,“凡事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关东六国变革失败,逐渐衰落,而我大秦坚持变革,方有今日之国力,可见以法治国是一条正确的强国之路,但我们的变革持续了百余年,可见变革之艰难。将来统一后,六国之地皆行秦制,六国子民当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和认同,然后才能遵循秦制,逐渐变成大秦之子民。”说到这里,他两眼盯着宝鼎,以异常坚定的口气说道,“但以法治国的国策不会变,集权强国的国策不会变。”

宝鼎也知足了,今夜这番争吵好歹有了些效果,总算让秦王政意识到变革的艰难曲折。

“这世上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宝鼎说道,“统一后的帝国当然要法治,当然要以强国为最终目标,但统一后的帝国如何治理才能走向强大,对大王和咸阳的公卿大臣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不过有一点我请大王务必放在心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秦王政说道,“你想提醒寡人的,是不是就是这句话”

宝鼎点头,“在中土,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人之心者得天下。”这个士人可不是仅仅指低等贵族,它还包含“士”以上的世袭贵族,包括大夫、卿和封君诸侯。宝鼎刚才与秦王政争吵的时侯已经解释过了,现在再度重复,其意思很明显,在“民心”之中,“士人之心”,“贵族之心”尤其重要,能否得到贵族的支持,直接关系到王国的生死存亡。

秦王政暗自叹息。说到底还是一句话,宝鼎不会屈服于自己的打击,他会利用咸阳宫的变革来联合贵族共同反抗自己,兄弟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了。

寡人必须把你打下去,而且只有这次机会,假如错过了这次机会,让你实力急剧膨胀,让你变成像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那样的封君,将来的麻烦就大了,统一中土更是遥遥无期。

“三年内,大秦灭赵。赵国一灭,其余五国不堪一击,大秦摧枯拉朽,可以在短短数年内统一中土,但灭了六国,占据了六国疆域,并不代表征服了六国民心。”宝鼎说道,“大王,要人心,一定要赢得人心,否则帝国命运堪忧啊。”

三年灭赵不要说秦王政不相信,中土人都不信,假如宝鼎不是穿越而来,他自己都不相信,正因为如此,宝鼎才有把握骗倒秦王政。这番争论中,他把自己的“老底”泄露了,这等于明明白白告诉秦王政,我就是你的敌人,秦王政当然不会再留情。只有秦王政不留情,决意要打倒他,那么秦王政就会非常坚决地跳进陷阱,甚至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在中原搞风搞雨。

“寡人会竭尽全力予以配合。”秦王政当即做出承诺。

破合纵,吞并韩魏,灭赵,这都是大事,仅靠手无寸铁的宝鼎当然不行,秦王政理所当然要全力配合。秦王政配合得越好,给予的支持越大,那么当宝鼎失败的时侯,杀起来就越是合情合理。

“秘军继续由你统率,随意调度。”秦王政继续说道,“你所提出的要求,寡人尽量满足。”

宝鼎急忙拜谢,“我现在就有个小要求。”

“说。”

“请大王赦免长安君的妻儿。”

秦王政脸色骤沉,一双浓眉紧紧皱在了一起,“他是大秦叛逆,十恶不赦的叛逆。”

当年屯留兵变,长安君兵败,逃亡赵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帐下的将士无一幸存,甚至连屯留几十万百姓都遭了殃,被强行迁徙到陇西的边城临洮,由此可见秦王政的愤怒。

宝鼎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大王既然能原谅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就不能赦免长安君的妻儿”

秦王政的脸色更难看了。

“如果没有大王的仁慈,我和母亲也不会返回咸阳,我更不会有为大王冲锋陷阵的机会。”宝鼎躬身说道,“请大王三思。”

秦王政望着宝鼎,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