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此君王不得不与他妥协。君王和封君相抗衡的事情在中土屡见不鲜,中土四大公子都是这样的强悍封君。

老太后的谋划就是把宝鼎打造成这样的强悍封君,等到那一天,秦王政就不得不向楚系妥协,以换取楚系的支持,而楚系支持他的条件不仅仅是重新复出,还包括立后立储。于是一场兄弟阋墙的厮杀就开始了。结果如何,老太后无所谓,不管是秦王政败了还是公子宝鼎败了,只要秦国大王的身体里流淌着楚人的鲜血,只要咸阳宫里还有一位熊氏楚人太后,那老太后的目的就达到了,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公子宝鼎的深厚背景决定了他的双重身份,他是宗室贵族,同时也代表着老秦人的利益,代表了军功贵族的利益,这使得他在立后立储上必然要以老秦人的利益为重,所以当初他曾与楚系外戚针锋相对,极力劝谏秦王政立老秦人之女为王后。这个立场公子宝鼎绝不会改变,所以他和楚系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

老太后是否相信公子宝鼎的誓言当然不会。老太后代表的是整个楚系的利益,正如宝鼎代表的是宗室贵族和军功贵族的利益,当形势发展到一定时侯。老太后和公子宝鼎都将失去自我,完全屈从于整个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

公子宝鼎的誓言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让双方暂时搁置了冲突,楚系和老秦人都赢得了重新布局的时间。这就足够了,老太后非常满意,老秦人也没有因此责怪宝鼎,未来的事未来再说,权力场上向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双方这次合作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老太后。老太后一旦薨亡,局势必将再变,而老太后给楚系的建议就是坚持既定策略,先把宝鼎扶起来,让宝鼎与秦王政形成对抗。但秦王政不会视若无睹,他也会凌厉出击,形势如何变化,各方都无从预测。

为此,老太后不得不想方设法抢先完成布局,而完成布局的唯一办法就是让秦王政立后立储,立楚国公主为王后,立长子扶苏为储君。

同样,公子宝鼎也不得不想方设法抢先完成布局,而他完成布局的唯一办法要么是尽快返回咸阳,要么进入河北战场作战,也就是说。他要利用老太后最后的权势,把一件绝无可能的事变成可能,那就是拿到灭亡赵国的功勋。

赵国灭亡了,秦王政的个人威望必将无限制膨胀,而公子宝鼎假如错过了这个谋取功勋的良机,一直被困在南阳,那他不要说返回咸阳了,就连与秦王政抗衡的资格都没了。没有功勋,没有威望,公子宝鼎哪来的实力没有实力,岂不就是砧板上的肉

“你一定能活到那一天。”宝鼎信心十足地说道。

老太后高兴地笑了起来。“如果我能活到那一天,我就去南阳,我要亲眼看你加冠礼,亲眼看你把夜郎国的公主娶回家。”

老太后这句话等若拒绝了宝鼎重返咸阳的要求,但老太后肯定地告诉宝鼎,楚系会一直支持宝鼎,扶持宝鼎。

宝鼎开心不已,当即握住老太后的手,“那我们一言为定,击掌为誓。”

“你这孩子”老太后笑道,“只怕我想去,但身体不允许,再说还有大王,如果大王不同意,我怎么去啊”

宝鼎急忙哀求,甚至“厚颜无耻”地直接说出了目的,“你不去南阳,我怎么回来啊”

老太后非要去南阳给公子宝鼎加冠礼,娶孙媳,假如途中薨亡,秦王政势必背上“不孝”的罪名,所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威胁,逼着秦王政把公子宝鼎召回咸阳。公子宝鼎在南阳待了两年,权力财富都不要,还成功杀出了敌我双方设下的重重包围,功劳有了,声誉有了,羽翼也基本上丰满了,至于才智更是高绝了,回咸阳理所当然就要重用,就要进入中枢,如此则顺利拿到了灭亡赵国的功勋,如此才拥有与秦王政继续抗衡的资本,否则灭赵之后,秦王政一脚就把宝鼎踩下去了。

老太后亲昵地拍拍宝鼎的后背,“如果我去不成的话,就让王后、储君代我去。你看如何”

宝鼎脸上的笑容顿时有些僵硬。之前他估猜到这场事关双方未来几年布局的谈话非常艰难,也想到了老太后可能以立后立储来要挟,但当他真的听到这话从老太后的嘴里说出来,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太后就是老太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看透了权力场,她根本不相信誓言,她只相信利益。

秦王政不立后不立储,这是帝国历史中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之一,而这显然是秦王政最大的禁忌之一,如果自己与楚系联手迫使秦王政立后立储,事实上就是与秦王政为敌,这个后果太严重了。虽然自己已经决心与秦王政抗衡,但前提是自己的实力要足够强大,否则这种抗衡就是找死,然而,老太后把自己的心思摸得很准,她就是要逼着自己现在就与秦王政反目成仇,这样将来秦王政必定与自己兵戈相见,不死不休。兄弟阋墙,两虎相争,渔翁得利的就是楚系,如此楚系的目的达到了,而秦王政和自己都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成了输家。

“这需要时机,非常恰当的时机。”宝鼎说道,“否则弄巧成拙,不堪设想。”

老太后叹了口气,“我还能活多久老天爷当真会可怜我,再给我几年的寿命”

宝鼎知道老太后时日无久,所以才急于布局,以免错失良机,但老太后的条件开出来了,秦王政不立后不储,她对宝鼎的扶持也就仅限于目前的合作,这符合楚系的利益。宝鼎苦叹。老太后不知道她自己的寿命还有多长,更不知道她死后赵国就灭亡了,所以她根据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做出了决策,而事实上这个决策是错误的,无论对楚系还是对公子宝鼎,都是有害无利之局。

宝鼎能说什么就算他告诉老太后,赵国还有三年的国运,老太后会相信退一步说,就算自己答应了老太后,但这事需要时机,而这两年显然没有合适的时机,这两年的当务之急是阻止秦王政在财经制度上的变革。相比起来,阻止国策变革比逼迫秦王政立后立储要重要的多,因为一个事关未来帝国的命运,事关本利益集团的共同利益,而另一个则仅仅有利于楚系而已。

宝鼎陷入沉思,良久,他说道,“我需要一场胜利。”

战场上的胜利代表着功勋,功勋代表着实力,实力则代表着公子宝鼎在国政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可以对咸阳宫形成一定的威胁,从而迫使秦王政做出一定的妥协。

老太后想了很久,目光渐渐变得坚毅,显然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春申君死于何人之手”老太后问道。

“李园。”

“以李园一己之力,杀得了春申君”老太后又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