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10

分节阅读 2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全部被赶出了军队,北伐的是蒙恬,南征的是屠睢和赵陀,老秦将军们杳无踪迹。当蒙氏冯氏被灭门之后,又有谁来统率秦军除了北军主帅王离外,没有人。章邯是少府卿,他临危受命,组织中尉军和骊山刑徒开始了守护帝国的艰难战争。大秦曾有中土最强悍的武将,郿城孟西白,夏阳司马氏,还有王龁、王陵、麃公还有陇西的李家,他们的后代在哪大秦的军队里为什么没有这些本土军功贵族后代的影子

大秦的根基由宗室贵族,军功贵族和士卿贵族组成,这种三足鼎立的格局让大秦强大并统一了中土。如果帝国是一棵大树,宗室贵族就是深埋地底的树根,军功贵族和他们统率的军队就是树干,士卿贵族则是树枝和树叶,正是因为他们大树才显得枝繁叶茂,但冬天到了,树枝枯萎,树叶凋零,大树是不是就死了不会,大树还有根,还有粗壮的树干,还能顽强的活下去,迎来灿烂的春天。

帝国的制度自有它的先进性,前瞻性,但明显脱离了时代,脱离了实际,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出现则同样是因为这个制度,因为这个制度严重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实力,限制了军功贵族的发展,原因无他,因为这个制度是士卿贵族制定的,他们为了最大程度地攫取利益,在这个制度上挂上了“强国富民”的华丽外衣。

法家和士卿贵族赢了,但瞬即又输了,而且是永久性地输了,因为自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再公开声称国政的基本原则是“法治”,而是“仁政”,外儒内法,用儒家的“仁政”牢牢遮掩了“法治”的真面目。

自从有了“仁政”,宗室贵族、军功贵族和士卿贵族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他们共享权势和利益。当然,也有此消彼长的时候,而每到这个时候,王国的政治就会风暴不断,直到王国的崩溃,然后再重新来一次,再重新构建三足鼎立的局面,周而复始。

大秦帝国诞生之初,三大贵族势力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没有形成。在帝国短短十五年的历史中,有宗室贵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子吗有本土军功贵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影子吗没有,无论是北伐,还是南征,我们所看到的统率除了蒙恬外,都是陌生人,而最后一任南征主帅任嚣、赵陀在帝国摇摇欲坠之际,屯五十万大军而不发,反而封关绝道,断绝了与中土的联系,为什么

宝鼎思路大开,前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在脑海中如浮光掠影一般呼啸而至。

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反正自己无意中已经找到了一条改变历史轨迹的路,而这条路就是自己,武烈侯公子宝鼎,也就是宗室贵族,和老秦人,也就是本土军功贵族所要联合打造的一条路。

宗室贵族从自己开始,绝不能没落。本土军功贵族从王翦等一帮老将军开始,绝不能没落。宗室贵族和本土军功贵族要联手打击士卿贵族,控制朝政,控制国策。

不管秦王政和士卿贵族如何反击,这个基本原则绝对不变,即使演变为内战,也在所不惜,因为内战可以平息,而帝国的路一旦走错,就再也没有挽救的余地,帝国和帝国的宗室贵族、军功贵族都将随着咸阳的冲天大火而毁于一旦,但帝国的士卿贵族,那些无耻的叛徒,却因为叛国而得以苟延残喘,有些人甚至成了新王朝的士卿贵族,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他们该死,死有余辜。

从这条路出发,自己和秦王政,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兄弟齐心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在秦王政的眼里,宗室贵族和本土军功贵族的强大会危害到王国的安危,而在自己看来,偏偏是士卿贵族和他们给王国制定的国策危害到了王国的安危。

你秦王政要强国,要延续国祚,我也一样,我们目的相同,但想法大相径庭。道不相同不相为谋,此生穿越而来,与伟大的始皇帝做对手,即使死了,也值得。

宝鼎为此而大笑,狂笑。

他挥手告别苍头,在苍头疑惑不解的目光里扬长而去。他到侧室接出赵仪,一边出府,一边依旧喜笑颜开。

上了辒车,赵仪担心地问道,“你笑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

“我找到了一条路,一条正确的路,一条光明大道。”宝鼎把赵仪抱进怀里,在她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一条可以给我们幸福终老的路。”

赵仪粉脸微红,嘴唇嚅动,迟疑问道,“好走吗”

“我是烈日秋霜。”宝鼎大笑,“凡是我的敌人,必死于烈日秋霜。”

赵仪芳心颤栗,不敢再问。

“公子,回蓼园吗”车外传来曝布的询问声。

“不,去驷车庶长府。”宝鼎大声说道,“我要去见公子豹。”

武烈侯和夜郎公主联袂来访,公子豹和老妻大感意外,匆忙出迎。虽然他辈份高,但无奈爵位低,打了一辈子仗,好不容易才混到十七等驷车庶长爵,和一等封君武烈侯比起来,差了太多,当然要举家出迎。

公子豹一家对宝鼎非常热情,尤其公子宝鼎的老妻,更是拉着夜郎公主嘘寒问暖。不要看人家是蛮夷公主,但成婚后赵仪就是武烈侯夫人。夫人也是爵位,地位很高。

如此热情接待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公子宝鼎的爵位高,而是因为公子宝鼎太慷慨了。从塞外归来,公子宝鼎送给公子豹三车贵重礼品,价值三千金,如此大手笔,咸阳也就公子宝鼎一个。礼金多少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公子宝鼎心里有公子豹,把他当作长辈来对待,这才是让公子豹最感暖心的地方。

公子豹的老妻和几位儿媳拉着赵仪去了后堂。公子豹和几个儿孙则陪着宝鼎在正堂闲话。聊了几句家常,公子豹的儿孙随即退下,堂上就剩下公子豹和宝鼎。

宝鼎四处打量了一眼,张嘴就开始骂人,“伯父戎马一生,战功卓著,至今不过十七等爵,反观关东人,范睢、蔡泽、吕不韦,寸功未立,封侯封君,一个屁大的孩子借着我大军威胁赵国之刻,跑到邯郸卖卖嘴皮子讨回来几个小城,回来就是上卿,这还有没有天理公道何在”

宝鼎义愤填膺,一拳砸到案几上,厉声骂道,“这大秦国到底是我老嬴家的大秦国,还是关东那帮鸟贼的大秦国”

公子豹抓着胡须,眯着眼睛,目露吃惊之色。这小子在哪受了气怎么跑到我这里来卖疯

“我和你不一样。”公子豹笑道,“你和你父亲也不一样。你之所以封君,而且一封就是一等封君爵,以南阳郡为封邑,完全是因为安国君一脉欠了你家太多。”

“是吗”宝鼎冷笑,“那我问问伯父,我老嬴家的公子有几个封君的我老秦人的将军们又有几个封侯封君的你看看楚人,看看关东人,他们又有多少人封侯封君我再问问伯父,在大秦国,我们宗室公子是不是没有军功我老秦人的将军们流血流汗是不是不够多”

公子豹意识到宝鼎的想法出了问题,不得不正色警告,“你说的都是事实,但这些事实我们改变不了。”

“大秦是不是以法治国我们有大秦律,为什么大秦律只对宗室、老秦人和大秦的子民有效,对关东人、楚人却无效伯父戎马一生,至今才十七等爵,那蔡泽呢吕不韦呢熊启、熊炽,还有死去的熊宸呢他们凭什么封侯封君是因为军功太多还是因为其它不可告人的原因”

公子豹冷哼,一股怒气再也控制不住,直冲头顶,破口大骂。他的怨气积累太多,此刻给公子宝鼎掀开了压在怒气上的盖子,再也忍不住了,从过去说到现在,说到种种不公平,最后也是一拳砸到案几上,“鸟,什么大秦律法,就是大王的律法,大王宠臣的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