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163

分节阅读 1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月氏必将你围杀于大河。”

宝鼎愣了一下,没说话。在他的印象里,中土出使北方诸族,甚至汉唐时期出使西域诸国,都是直接派使者过去,哪里需要提前打招呼难道这个时代出使,还要先递交国书不会吧开什么玩笑

他倒是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现在中土还没有统一,还是一盘散沙,还没有把匈奴人打得逃离大漠,还没有在四海建下显赫声名,所以现在中土诸国在北方诸族的眼里也就和他们的一个大部落差不多。对他们没有任何威慑作用。

想想也是,中土北方三国为了阻止北虏入侵,不惜耗费巨资修建了长城,摆足了一副弱者的架势,北虏还会畏惧

中土诸国虽然实力不足,但以文明人自居,把北虏当作野蛮人,瞧不起人家,坐在家里想当然的把北虏当作了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根本就没把月氏、匈奴等北虏王庭当回事,岂不知北虏的游牧文明也在飞速进步。大月氏早在一两百年前就在河西之地模仿中土制度了自己的王国,而且还是一个包括了乌孙、楼兰、呼揭等西域东部二十六个小王国的大联盟王国。匈奴人征服了大漠南北的诸种部落后,也是建立了以单于庭为中枢的大联盟,其王庭制度模仿大月氏,而王庭制度的建立正是匈奴人迅速崛起于大漠的重要原因。

可惜的是,中土诸国自相残杀,一门心思打内战,除了秦国,尚没有一个王国想着要统一中土,在未来的南北战争中建立战略上的优势。

可以想像一下,假若中土统一的步伐延缓二十年,那正是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大漠的时刻,匈奴人的铁骑必将越过长城,直杀中土腹地,中土文明必将毁于一旦。

后世有人把目光局限在小小的中土,在诅咒秦始皇施暴,焚书坑儒,摧残中土文化的同时,竟然叫嚷着“大一统”摧毁了中土文明。难道这些人就不能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看看整个天下的大势匈奴人已经崛起了,匈奴人正在统一大漠,这时候中土如果不统一,那中土人拿什么抵御匈奴人就靠那道长达万里夯土而成的城墙

回顾历史,常常给人一种“天命”的感觉。秦始皇统一中土十五后崩溃,此刻的冒顿单于带领匈奴人迅速崛起,傲视大漠,如果匈奴人此刻南下,中土完了。其后刘邦带领一帮贫贱历经五年再次统一中土。仅仅两年后,冒顿单于就带着四十万大军南下了,于是爆发了著名的“白登大战”。冒顿单于同样不了解中土,所以白登大战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结束了。其后冒顿单于征服了东胡,摧毁了大月氏,建立了一个万里疆域的匈奴大王国,而如此同时,中土人则奋发图强,创造了“文景之治”。给汉武帝北伐匈奴开疆拓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土文明在那一瞬间差点灭亡于野蛮人的屠刀之下,但“天命”给了年幼的中土文明世代传承的机会。秦始皇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统一了中土,在千钧一发之刻挽救了中土文明,这就是他照耀历史的辉煌功绩。

大漠乃至西域的游牧文明落后于中土的农耕文明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生产力低下是重要的原因,而他们湮灭于历史不单单是因为缺乏文字记载,更重要的是中土文明的妄自尊大,他们不屑于记载这些“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在遥远的贫寒地域所创造的历史,于是后人只能去地底下挖掘,靠一些残砖断瓦去推测这些游牧民族曾经创造的辉煌。

宝鼎对游牧民族的认识远远高于这个时代的中土人,但他骨子里继承了中土文明的妄自尊大,他瞧不起这些穿着左衽戴着羽翎的北虏人,他以为自己大摇大摆地跑到人家帐篷前,大吼一声,我是中土人,我是上国大秦的使者,人家就会胆战心惊、卑颜屈膝地出来迎接,然后毕恭毕敬地待之以上宾,好吃好喝地供着,要什么给什么。鸟有几个北虏人知道你中土大秦国谁鸟你人家冲上来就打,连皮带骨头吃个干干净净。你想去抢人家的财产,霸占人家的土地,岂不知人家也有同样的心思,正愁着找不到合适机会,正好,你送上门了,先吃了你,然后“呼啦”一下杀进你的老巢。

宝鼎犹豫了良久,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先派人去月氏王庭递交国书”

“你以为我过河干什么找老朋友聊天,给你雇骆驼啊”公孙豹冷笑,“咸阳那帮人知道啥就知道在咸阳争权夺利,搞阴谋诡计,根本不知道大月氏的实力,以为有一道土墙就高枕无忧了,简直是笑话。你小子在咸阳待久了,心里就剩下如何算计人了,你就不想想,咸阳有多少人认为你还能活着回去原因又是什么”

“那过去呢过去大秦派人出使月氏,是不是也要先征求月氏王的同意”宝鼎还是不能接受。

“你没长眼睛啊”公孙豹怒声质问道,“你带了多少军队带了多少大车带了多少战马大秦何曾派出过如此规模的出使队伍你这是去大月氏打仗,还是去出使啊”

哦,原来如此。宝鼎顿时恍然,搞了半天是自己的动静闹得太大了,结果闹出一大堆麻烦。过去大秦使者出使大月氏,最多不过带几十个随从,几十匹战马而已,谁会带商队同行谁又会带上千人的卫队以宝鼎现在这样的实力,到了大月氏就可以大展拳脚了,所以宝鼎一旦渡河,大月氏的军队必定蜂拥而至,就算你是出使也不行,哪有这样出使的居心何在啊

宝鼎确实没有想到。咸阳也没有想到宝鼎如此疯狂,即使出使也能搞出一个空前大规模,正好有人要宝鼎死,有人要看宝鼎出丑,还有一些人则抱着考验宝鼎目的,看看这次宝鼎又能创造什么奇迹,所以咸阳自始至终没人提醒他。韩非和琴唐则是抱着实力越大越安全的心思,在他们看来,北虏凶残,这出使队伍的规模还是大一点好,最起码可以震慑对手。至于普通人,连出使是干啥事都不知道,勿论其它了,很多人甚至认为此趟出使就是跟着公子宝鼎出塞打仗。

“渡河的事你自己想办法。”公孙豹说道,“大河对面是胖顿瓮侯的领地,我先去找瓮侯,让他允许你渡河。然后请瓮侯急报王庭,只要得到月氏王的许可,我们就可以去王庭。”

“老爹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宝鼎问道。

“多则一月,少则半月。”公孙豹说道,“月氏王肯定会允许你去王庭,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需把事情解释清楚,以免与月氏发生误会。”

公孙豹带着四个乌氏短兵乘坐一只羊皮筏渡河而去。看着在波涛中剧烈起伏好像随时都会倾覆的小筏子,宝鼎和一众人提心吊胆,唯恐一个大浪把筏子打沉了。公孙豹和乌氏短兵倒是从容淡定,他们经常往返于大河两岸,习以为常了,就算筏子翻了也没关系,一人抱着一只羊皮胎泅渡而已,死不了人的。

今日风浪较大,羊皮筏子到了大河中间还真的翻掉了,宝鼎等人吓得连声叫喊。好在公孙豹等人水性不错,先后又爬上了筏子,吹号报了平安才让宝鼎等人放下心来。

目送公孙豹等人的身影消失在对岸树林里,宝鼎和众人这才松了口气,但人人神色严峻,心如重铅。羊皮筏子渡人可以,渡马也勉强凑合,但运送马车就不太可能了,如果拿不出渡河办法来,出使队伍的规模将大大缩小,实力更是锐减。

宝鼎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赶制巨型羊皮筏。历史上北虏南下入侵,渡河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既然北虏能把成千上万的军队渡过大河,那自己当然也能做到。

宝鼎拿着手里的马鞭在地上画来画去,又皱眉想了很长时间。韩非、琴唐、南山子、赵仪等人就站在宝鼎身后,目光都被地上的那副巨筏草图吸引了。

“公子,这样大的筏子也能造得出来”赵仪小声问道。一路行来,她都是黑衣黑氅黑色帷帽,搞得很神秘,尤其与宝鼎并辔疾驰的时候,更是吸引了车队所有人的目光。不过人们见怪不怪,贵胄公子嘛,出门免不了带女人,当然还有剑客。宝鼎就是典型的大权贵大公子的派头,不但有香车美女,还有黑鹰锐士和墨家剑客扈从于左右,这个派头若在中土出使,必定会震动中土诸国。

宝鼎抬头望向琴唐。琴唐也是紧皱眉头。他能理解宝鼎的意图,把筏子做大,不但可以确保筏子的安全,还能增加载重量,而载重量才是宝鼎设计巨筏的关键所在,但筏子做得太大了,很难保证牢固度,另外,用多少羊皮胎才能保证足够的浮力和载重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