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151

分节阅读 1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鼎叹道,“这个时候,墨家的衰败是必然趋势,谁也无力阻止。大王之所以还让墨家存在,是因为墨家可以帮助他稳定人心,帮助他提高军队的攻防之术,一旦天下统一,墨家还有多少继续存在的理由”

韩非略略皱眉,眼里露出一丝不解之色。“武烈侯,兴办学宫,修改官学,大力培养大秦士子可是你的奏议,大王也是极力赞同,如今正在和公卿大臣们商讨具体的实施之策。墨学乃天下显学,西墨更是墨家最大一个分支,它完整地继承和发展了墨学。学宫兴办之初,就是要靠法学和墨学来支撑,由此可知鼓角楼对官学变革的重要性。现在武烈侯突然说墨家必然衰败,甚至未来连存在的理由都没有,这是为何”

“因为统一。”宝鼎言简意赅地说道。

“统一”韩非愈发疑惑了,“我主张法术势兼用以致帝王之功,墨家更是积极寻求统一以避免战火的荼毒,这和墨家的衰败有什么关系”

“因为统一。”宝鼎加重了语气。

“统一不影响显学的发展。”韩非说道,“相反,统一会促进显学的大发展。”

宝鼎无奈摇头,“统一之后,书同文、车同轨,钱币、度量衡统统统一”

韩非这才霍然惊悟,“显学也要统一”

“显学不是统一,而是唯一。”宝鼎说道,“大秦以法强国,以法统天下,法是唯一正确的可以强国统天下的显学,所以,未来大秦的官学就是法学。其实现在大秦就是法学一家独大,统一后更是如此。”

韩非沉默了,他总算知道墨家为什么在大秦举步维艰了,因为大秦不需要它,大王和公卿大臣们不需要它,它的存在现在只剩下一个意义,那就是给大秦这个虎狼之邦披上一件文化大氅,告诉天下人,我大秦勉强也算个礼仪之邦嘛。

“在师傅看来,是法家一家独大好,还是显学诸家并存。百家争鸣为好”

“显学诸家败亡,法家又焉能独存”韩非长叹,“此乃亡国之策啊。”

宝鼎微笑点头。韩非果然该死,这样的人即使统一前活下来了,统一后也难逃一死。韩非性情耿直,带着浓厚的书卷气,是个理想多于实际的人,这或许与他出身王族有关,一身养尊处优没有经过磨难,他不管是与醉心权力的李斯做对手,还是与品性卑劣的姚贾做对手,都没有抗衡之力。小人玩他,随便玩玩就把他玩死了。

如果统一后,把韩非送进权力中枢,那未来的帝国国策会不会发生偏移

“师傅是不是很矛盾既想保全韩国,又想天下一统,造福苍生。”

韩非苦笑,笑得很苦涩。他穷尽心力想强大韩国,但一个王国的强盛岂是一日之功大秦自昭襄王到今上,历时七十余年方有今日之国力。齐国在差点倾覆之后,励精图治,齐王建和君王后母子齐心协力,才换来了三十多年的和平,而韩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年复一年的战火耗尽了它的国力,败亡是早晚的事。

韩非看到了未来,沮丧失望,只好潜心研究,试图忘却这种痛苦,但命运还是把他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到秦国来,等待他的命运只有一个,死亡。他不能背叛自己的家,不能背叛自己的国,所以他只能以身殉国。不管历史如何书写,如何评价,结果只有一个,他和他的王国一起死亡,这足以表明他的清白,他的忠诚。

“师傅是不是愿意把这番见解上奏大王”宝鼎问道。

“只怕这会给你带来灾难。”韩非这时已经看清迷雾了,知道宝鼎为什么在鼓角楼陷入了深思。宝鼎身份特殊,以他之力支撑墨家不成问题,但墨家一旦复兴,必将给宝鼎带来难以估量的实力,这是秦王政最为忌惮的事,不出意外的话,墨家复兴之日也就是宝鼎败亡之刻。宝鼎不敢做,更不敢与秦王为敌。

放眼看看整个咸阳,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势力接纳鼓角楼原因就在如此。墨家为什么自昭襄王之后急速衰落原因也在如此。尤其是吕不韦为相期间,更是不遗余力打击墨家,其原因就是墨家反对以商富国,认为是亡国之论。墨家主张农耕生产,认为男耕女织才能保证生存需要,才是一个王国发展的基础。吕不韦毫不犹豫,重拳打击,结果把墨家打得奄奄一息。

墨家最初西进大秦,大秦接纳它的目的就是给自己披上一件文化衫,如今大秦法家兴盛,天下知名,墨家的使命基本上也就完结了,到此结束了。

宝鼎犹豫了很久,问了一句:“在师傅看来,墨家复兴,对大秦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韩非说道,“显学有争论才有发展,否则显学就会死去。墨家的很多学说其实对强国非常有帮助,关键要看君王如何正确理解并将其融入到国策之中。”韩非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我希望武烈侯还是伸以援手,毕竟此举不仅仅是救助墨家,也是救助可怜的天下苍生。”

宝鼎委决不下。他想趁此机会把墨家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又害怕引火烧身。

“武烈侯听说过墨家钜子孟胜的故事吗”韩非忽然问道。

宝鼎摇头。

“楚国悼王时,墨家钜子孟胜与阳城君乃吻颈之交。悼王驾崩,阳城君与一帮公卿在丧礼上围杀吴起,误射王尸,结果身死国亡。孟胜带着一百八十三个弟子死守阳城君的封国,最后全部战死,以身相殉。”

“士为知己者死。”韩非悠悠一叹,“墨者皆义士,重信然诺,一言九鼎。此时墨家有难,公子仗义相助,日后墨家必定以死相报。”

宝鼎怦然心动,久久不语。

宝鼎回到蓼园,把唐仰、司马昌等人请到白楼,大概说了一下墨家和鼓角楼的事。

众皆默然。这件事利弊都有,但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墨家一旦复兴,门徒遍布王国,对宝鼎实力的发展显然有利。

曝布忽然冒了一句,“武安君与墨家钜子是车笠之交。”

宝鼎惊讶地望向曝布,“你听谁说的”

“豹率说的。”曝布说道,“豹率说,墨者节俭,前任钜子雁稼子常年赤脚竹笠,自称贱人。雁稼子乃医道圣手,每次大军出征,必带弟子相随,治病救伤,因此与武安君结下深厚情谊。军中皆称二人为车笠之交。”

“蒲溪子是雁稼子的弟子”宝鼎追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