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月的行程。昌文君熊炽和驷车庶长嬴豹半个月前就回来了。而嬴腾却把宝鼎留在了身边,直到新任河东郡守赴任,大王在咸阳基本控制了局面,他才带着宝鼎回到京都。

宝鼎把虎烈卫安置在了城外庄园里,那是嬴豹送的大园子。如果没有这座庄园,虎烈卫真的要流落街头了。

乌氏虽然有钱有爵位,但毕竟是商贾出身,地位低,与嬴豹这样的宗室权贵没办法相提并论,有天壤之别。他们在咸阳根本不可能拥有一座可以容纳两三千人、几千匹马、占地十几里的大庄园。这不是他们有意低调,也不是买不起,而是根本没有资格享受到这种级别的待遇。

这就是特权,这就是等级。等级无处不在,像乌氏这样有钱但没地位的巨商依旧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弱者。什么叫权贵什么叫特权权贵和特权是律法授予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今莫不如此。

嬴豹出手就送了一座园子,可不是一时高兴,而是咸阳早就商量好的。宝鼎回咸阳无处落脚,这不仅仅关系到王族的脸面,更关系到大王对宝鼎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间接地向老太后和楚系外系表达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大家都是一家人,寡人怎么想的,你们自己揣测,你们自己看着办,只要彼此过得去就行,但如果你们看不到我的内心,做错了事,那就没办法了。

现在整个咸阳都知道宝鼎的背后是谁了,老太后也清楚了,她万万没想到大王与楚系的关系竟然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她不得不站出来,她必须在活着的时候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就像当年祖姑母宣太后一样,把后事安排好,把楚系的未来安排好,所以她毅然把谋反大案交给了老秦人。

在一般人看来,由老秦人主审楚系的谋反大案,那肯定是办成铁案。错了。大错特错了。

秦王政需要什么需要完整的王权,需要更多的权力,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诛杀楚系外戚的意思。一家人嘛,过得去就行了,何况楚系外戚对他的确有守护之恩。扶植他做太子,帮助他登上王位,平成蛟兵变,戡嫪毐oai之乱,秦王政今天能安安稳稳地坐在大王位子上,楚系外戚居功至伟。

老太后非常了解秦王政,她亲身经历了昭襄王时期的大风暴,当然清楚秦王政需要什么,楚系外戚又该怎么做。

老秦人呢老秦人自从那场大风暴之后,与嬴姓王族之间的亲密关系破裂了,此后王龁he、王陵先后解甲归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从此秦军不再无敌于天下,二十五年来,秦军攻伐不断,但收获寥寥。庄襄王时期,曾再度起用王陵,但庄襄王信任吕不韦和蒙骜,不信任王陵。等到吕不韦独揽大权的时候,王陵就靠边站了,之所以继续用他,不过安抚老秦人而已。

当时楚系只手遮天,关东人为他们冲锋陷阵,把老秦人压制得喘不过气来,大秦国已经不是嬴姓秦氏的大秦国了,老秦人于是奋起反击,于是朝堂矛盾激烈,于是就有了成蛟兵变和嫪毐之乱。老秦人与部分同样受到打击的宗室王族联手,要夺权,要抢王位,这是风暴的直接目标,所以秦王政即使知道风暴的真正根源,他还是愤怒,毕竟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和大王的王位啊。

这种事放到谁身上,都是耿耿于怀。秦王政也是人,他是大王,有气魄有度量,但昔日的仇怨却如一根刺卡在喉咙上,如鲠在喉,难以释怀。他和他的父王,都是由楚系扶植上台的,楚系外戚如果倒了,被摧毁了,他是不是还能保得住王位在他看来,绝无可能,老秦人和那些遭到楚系打击的王族势必将其铲除。

成蛟兵变和嫪毐之乱就是血淋淋的例证。成蛟兵变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二十多万无辜庶民受到连累被迁徙到陇西临洮tao,但结果如何马上又爆发了嫪毐oai之乱。宗室中的那些仇恨楚系的对手一次次与老秦人联手,可见他们对楚系的仇恨,对秦王政的仇恨。楚系倒了,秦王政也就倒了,说一千道一万,秦王政和楚系其实就是互为依存的一个整体,谁也缺不了谁。当初昭襄王如此,现在秦王政也是如此。

秦王政与楚系血脉相依,与老秦人有仇怨,如今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利用宗室和老秦人联手的力量,打击楚系,事实上这就是第三个成蛟兵变和嫪毐之乱,只不过这次风暴是秦王政亲自发动的,目标是楚系,发起者和目标都改了而已,但风暴的根源还是一样,争权夺利。

老太后站得高看得远,她根本不担心楚系外戚会因此遭到重创,也不担心秦王政会变成一个六亲不认的暴君,更不畏惧宗室和老秦人联手的威力,她害怕的是芈姓熊氏自取灭亡,这才是最可怕的事。儿孙不争气,非要败家,做长辈的怎么办当然是把祸害孽种统统清除,竭尽全力扶植一帮新人了。

扶植新人需要时间,但老太后老了,不知哪一天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她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而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培植新人更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她只能按部就班的来,走一步算一步。对于楚系来说,当务之急是割掉身上的毒瘤,把毒瘤割掉了,把病养好了,再慢慢调理一段时间,楚系就又生龙活虎了。

这个毒瘤楚系不能自己动手,废物要利用,要把割毒瘤的事做成一个陷阱,一个打击对手的陷阱。

让老秦人主审谋反大案,就是把公子宝鼎和老秦人拉进陷阱。

老秦人不但要割毒瘤,还要除恶务尽,要把楚系彻底打倒。秦王政不会答应,他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他现在夺回了全部的王权,他只要再花费时间巩固就行了,他并没有头脑发热,也没有妄图一步登天。王国的治理需要王权和相权,权力需要制衡,两者的平衡很重要,如果平衡被打破,任意一个权力无限膨胀,权力就会失控,王国就会出现危机。所以王权和相权的斗争要讲究策略,秦王政对此很清楚,他的欲望目前还没有膨胀到吞噬相权的地步,但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相权,不过这是将来的事,不管是换人还是改变制度,都需要合适的时机。

现在老秦人要把谋反定成铁案,要把楚系打得头破血流,甚至就此一蹶不振,这完全违背了秦王政的初衷,一旦楚系倒了,不仅仅会出现权力失去平衡的问题,还有一个谁来抗衡老秦人的问题。

秦王政不信任老秦人,他心里的那根刺除不掉,他需要楚系外系帮助他长期压制老秦人。

目前关东人还没有形成强悍的实力。关东人先天不足,他们在大秦国缺乏深厚根基,不像楚系,与嬴姓王族代代联姻,彼此间有着牢固的血缘关系,楚系中有很多宗室公子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就以华阳太后来说,她没有子嗣,假如她有个儿子,大秦的君王哪里轮得到子楚和赢政父子所以楚系在大秦有深厚的根基,可以与老秦人抗衡,而关东人不行,即使扶持起来了也不行,这就是根基不牢的恶果,没办法。从商鞅、张仪、甘茂、范睢到吕不韦,每一个关东人最后都没有落得好下场,相反,楚系就能全身而退,不至于身死族灭,这就是根基牢固的好处。从血缘上来说,嬴姓王族与楚系外戚都是一家人,只要不谋反,他们就能保住性命和富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