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期内可以攻取的,再加上自己本钱尽失,此次南行意在求刘琦出兵,现见目的已达到,当即感谢刘琦出兵相助。

刘琦见两家同盟没有意见,当即令人筑台与审配盟誓,誓死伐曹。

考虑到前两次刘琦因为它事耽搁,审配这次坚决要求刘琦出兵在先,考虑到毕竟忽悠人家两次,事不过三,虽然张松等人面有怒色,刘琦还是答应了审配要求。

审配满载而归后,刘琦当即召见益州、荆州主要军事将领与智囊,远在新野的张绣,汉中的魏延、赵云、黄舒、石韬等人纷纷赶赴成都。

大家商议数天,北伐不外乎两大战略攻击点。一面是由新野北上,进攻宛洛。一面是由汉中兵进关中。

由于张绣是西凉人,亦对关中情有独钟,如此战略方向基本确定,由汉中出发,兵进关中,而在新野的张绣所部,则担任佯攻任务,在兵伐关中过程中,出兵威胁宛城洛阳,继而全军固守,稳住新野防线。

为了保证张绣佯攻的威力,刘琦让赋闲在襄樊的刘备、关羽两人前往新野,支援张绣所部。关羽虽然与曹操有旧,但是因为女人事情闹翻,且有刘备在旁,不会有事。

何况张绣所部,主力为原来董卓的西凉部队,与中原人习气相差颇大,刘备关羽作为外来人,必然难以指挥得动,刘备关羽等人要想立功,必然权利求助张绣。

如此新野有关羽这样的绝世猛将助阵,必然增加曹操等人压力。

另外为了防止孙权趁火打劫,加强了甘宁力量,使其能够全力固守江夏,防止孙权趁火打劫,趁乱威胁荆州后路。

最后,为了同时保证新野、江夏的安全,刘琦不但将汉中作为后勤基地,而且由老将黄忠在襄樊居中调停,力保新野、江夏不失。

坐中诸将听到大军战略后,除了蒯越、张松考虑到行动规模如此之大,对大军粮草供应感觉疑问外,余者众人不再提出疑问。

但说道进攻关中时,魏延与诸葛亮再次发生争论,如历史上那般,诸葛亮建议稳中求胜,此次北伐大军出动达20余万,且大军兵强马壮,兵精粮足,此外还有在凉州的马超相助,断不可兵行险着,因此建议兵出陈仓或散谷,以与西凉的马超相呼应,如此大军兵临陈仓城下,一举攻破陈仓,进入关中,再与夏侯渊决一死战。

但是魏延确不一样,同意刘琦亲率大军突击陈仓或者散关,而自率精锐从东面行八百里秦川,出子午谷后兵临长安城下,或者趁乱攻取长安,或者导致曹军大军回防,最后在长安城下消灭曹军主力。

想到这千古公案居然再次发生,刘琦颇为好奇,一个劲看作二人,意图得出一个结论。

原来自汉中进入关中,有三条道路西路通过崇山峻岭出陈仓,中路由阳平关出散关,另外一路是经过子午线,出子午谷,直捣长安城下。

诸葛亮认为,魏延即使兵临长安城下,但因为长安由钟瑶据守,李典辅佐,虽然钟瑶是文官,但是胆识过人,颇有才干,必然难以轻取。

即使长安被占,但是如何守住也是过问题,只要曹军将领捏住陈仓,阻挡对方大军进入关中,再从洛阳等城市抽调大军围剿,如此大军必然危矣。

魏延认为曹军新据雍州,再加上曹操近日种种倒行逆施,如此关中士人必然不服,在我王师北伐之时,必然夹道欢迎。

诸葛亮认为这种想法过于主观,毕竟雍州百姓对曹操态度如何,必然难以确定。

如此二人争论了半天,仍然没有结论,刘琦看着二人唇枪舌剑,滔滔不绝,颇为头痛。

刘琦怔怔的看作地图,突然有点不解问道,“孔明、文长,怎么洛阳到长安有潼关与函谷关两个关口呢”

魏延笑道:“主公,潼关乃建安元年曹操所设,在曹操设立潼关之后,函谷关便被废弃了”

“哦。”刘琦意味深长的说道,想到历史上马超反叛,占领长安,曹操出潼关与之交战,被杀的“脱袍断须。导致历史上有人写诗嘲讽曹操,说什么“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如此看来,即使占据长安,对曹操威胁也不大,只要潼关在手,曹操到时候完全可以反扑,在大军集结完成后,再率军收复长安,继而将其迫出关中。

想到这里,刘琦大惊,不安的来回在大厅中度着方步。

良久,仿佛下定决心似的,问道:“曹军潼关守将为谁,在潼关驻守多少曹军”

魏延先是一惊,继而答道:“主公,守将是谁,延不知道啊,以延观之,曹军重点在扶风,在陈仓,其潼关守将必然为无名小将。基于潼关驻军人数,延不知。哦,看这地图,标了5千人。”

刘琦长舒一口气,豁然站起,继而坐下。再次站起,再次坐下,脑袋不停的转动道,原来潼关是用来防止西凉诸部的,后世诸人只知道潼关天险,不知其存在战略意图亦。潼关战略意图是防止西凉诸部攻取长安,以据守一桥头堡亦。而函谷关为雍州兵进关东诸部的桥头堡。

后世只知道潼关,特别是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唐朝,竟然不知道函谷关的重要战略意义,跟着曹操一样,废弃函谷关。

如此导致关中叛军只要一攻破潼关,就兵临长安城下,想到历史上唐明皇被安禄山攻破潼关,唐朝被黄巢攻破潼关,最后长安无险可守,数日间被迫放弃都城,逃往巴蜀。

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历史人物,对历史遗留下的东西也是这样,想到这里,刘琦嘴角露出阵阵笑意。

当即刘琦就有了主意,不再关注诸葛亮、魏延等人争辩,以大军北伐需要数月之后,期间变故颇多,北伐线路选择从权为由搪塞众人。

考虑到汉中为此次北伐后方基地,当即让诸葛亮前往汉中,协调大军、粮草准备事宜。

在诸葛亮与魏延同行前,刘琦暗暗拉住魏延,让其派人出子午谷走一遭,实地考察沿途路线,若是有必要,可考虑到潼关看看。

当然,因为线路没有确定,每条线路都必须准备相应人力、物力,要了解当地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刘琦让诸葛亮魏延为三条线路准备数个向导,免得临时抱佛脚。

看着诸葛亮、魏延等人欣然离去,刘琦不由得暗中担心,三国演义中虽然诸葛亮对魏延多有疑惑,说什么背后有反骨,但是易中天品三国时不是说诸葛亮身前还是颇为器重魏延的嘛。

何况,刘琦与魏延数年相交,名为君臣,实为兄弟,诸葛亮必然知之亦,想那诸葛亮乃是奇才,断不会横生枝节的。

良久,刘琦还怔怔的看作二人消失的方向,在周仓上前提醒下,刘琦才知道二人已经走完。既然与曹操早晚有一战,那么就厉兵秣马,全力准备,就光明正大的与这个堪比韩信、孙武的伟大军事家来一场生死对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