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了。”

中年文士一看五大三粗的周仓,看着满脸不修边幅的样子,当即笑道:“原来是个家丁,一看你这个样子,就知道你家主人不识文墨,怎么可以打扰我们这些士人谈论国家大事。”

周仓大怒道:“你们士人又怎么样,我家公子向你要求点事情,那是看得起你的面子,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该文士一听大怒,一个武夫竟然对自己如此无礼,当即说道:“我等皆为蜀中名士,岂可与你等武夫同伍吾等皆为名士,往来无白丁。谁会你这个武夫”

周仓大急,面脸通红,向前一双手将中年文士提起道:“谁是武夫,谁是武夫”

中年文士大惊,害怕得要命,但还口口声声说到:“你们不识字,不是武夫,不是下人是什么”。

周围数十个文士一看到周仓耍泼,当即纷纷站起指责周仓,害得周仓差点当即发作,双方剑拔弩张。

这时刘琦赶到,当即制止了周仓与一边数十个铁卫,对众人说道:“下人打扰各位先生了,在此向众人赔礼。”

这个中年文士拍拍身上的灰尘,洋洋自得的说道:“吾等士人怎可与这帮武夫一般见识,观你满身蜀锦打扮,大概就是为富不仁的商人,真是让吾等长见识了。”当即大笑着回到坐中。

刘琦在酒楼旁边选了一个座位坐下,店家伙计上来说道:“客官,请问你是士人吗”

刘琦感觉大奇,问道:“你同样做生意,何须分什么士人不士人”

伙计一看刘琦竟然不知道风俗,大奇道:“公子,我看你走南闯北,竟然不知道规矩。士人与庶民分际非常明确,在其他地方是士人不与庶民同桌,但本酒楼为益州最大酒楼,是士人与庶民不同层。公子就不要难为小人了,你看三楼满座都是士人,大家不知道公子是否为士人,都已经停止用餐了。”

刘琦大惊,扫视众人,看见大家都一个劲的看作刘琦等人,看来小二所言不虚,正不知道如何应对,周仓道:“吾老周不是什么士人,我家主人可是望族中的望族出生”

刘琦害怕暴露行踪,当即喝止周仓,莘莘的退出酒楼,稍稍用餐后,回到州牧府,一个人独自坐在书房,陷入沉思之中。

在隋朝以前,特别是在三国,由于书籍一般以竹简方式存在,不但贵,而且极不易获得,如此之下,那些掌握一定知识的豪族逐渐通过婚姻或者相互间互推孝廉的方式,产生了一个特殊阶层,那就是世族。

世族通过掌握的知识,以及行政资源,控制着国家舆论,控制着官僚体制。

但是这种制度明显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世族势力过渡膨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民生活窮迫、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在东汉末年,一面是很多饥寒交迫的百姓最后参加黄巾军,妄图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另外一面是灵帝通过买官仍然难以解决国家财政危机。

更让人不能容忍的,很多世族势力过渡膨胀,有的竟然完全架空了当地政府,如历史上上庸申仪兄弟通过之家世族势力,周旋与曹魏、刘蜀之间,成为事实上的上庸太守。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琦现在不但是益州牧,而且还是荆州牧,在三国最大理想就是改变原来历史发展轨迹,一统三国,将中华民族带上富裕、复苏的道路,因此,如此限制世族势力发展这一历朝历代难题,早已经引起刘琦的重视了。

对世族通知,历史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如在唐朝以后,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深入,世族制度逐渐寿终正寝。

那么解决世族问题,就是新的官员产生制度的引入,在历史上有两种比较好的官员产生制度,如开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或者西欧大学演变而来文官制度。

科举制度弊端重重,刘琦更看重西欧大学培养的文官制度。

但是,现在这种制度还不能有效推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识字率太低。

既然打定主意,这一日刘琦召集荆州官员,问道:“诸位,大家都认为孔子是圣人,请问大家认为缘何被称为圣人”

张松出列说道:“主公,夫子告诉士人做事应该仁义理智信,故夫子为圣人。”

诸葛亮是法承道家,不以为意道:“不对,孔子与老子一样,都是圣人,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与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故亮认为老子孔子都为圣人亦。”

张松反驳道:“夫子让人博爱,让人受礼,岂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所可比拟因此孔子为圣人,老子不为圣人亦”

刘琦见状,害怕两人当庭争议起来,影响感情,制止道:“当然孔子与老子都为圣人亦。士人都只知道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但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无为而治亦”

法正惊道:“主公,如何才能无为而治”

刘琦笑道:“有人说孔子想让人智,老子想让人愚,诚妄言亦。想那老子亦为博学之士,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若是老子是想让人愚,何以礼教之孔子何况老子教人而让习之道德经,孔子教人而让人习之论语、大学、中庸,如此看来,老子孔子伟大之处是共同的,是相通的亦。”

张松沉思片刻,虽然知道刘琦有点抢夺其理,但不好反驳道:“主公,汝认为孔子老子伟大共同之处为何”

刘琦笑道:“育人亦,大家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子孔子将自己见解通过文字流传给世人亦,如此让众人聪慧,此乃老子孔子伟大之处。”

刘琦见众人仍有点疑惑,说道:“大家都为俊杰之才,比起田中农户,市井商人有何不同他们之知道根据老人的言传身教,而周而复始的劳作而已但是大家却不一样,大家由于识得文字,由于老子孔子开导我们的智慧,而成为俊杰之才亦。”

张松疑惑道:“老子授人以无为而治,岂会教人智慧”

刘琦笑道:“此永年兄谬亦,老子虽然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自古到今,只有文帝朝能基本上做到无为而治,其后君王虽然刻意模仿,但是东施效颦多亦。如此看来,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而治,亦非授以愚民亦。”

众人一听,神色方解。

刘琦大喜道:“古有老子孔子在前,我等作为道家孔门弟子,岂可违背祖师的意愿。琦计划在益州各县设县学,各郡设郡学,在各州设州学,以教化益州人民亦。”

众人一听,大喜,不分道家儒家弟子纷纷跪下道:“州牧大人此诚为仁政亦,吾等定将竭力达成州牧大人心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