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郭嘉笑道:“去岁明公与袁绍大战于官渡,虽然大胜,明公亦元气大伤,钱粮、兵马损失甚多,明公还未恢复到战时。若是明公趁刘琦新得益州,率兵前后夹击刘琦,以刘琦之能,如此必相持数年不败,到时袁尚必然平息反对势力,一统北方四洲,身后图剩增一劲敌,到时南北夹击,明公危矣。但明公若是夺取袁绍之地,逐步剪除袁尚力量,到时即使刘琦来攻,明公派一上将统兵抵御袁尚,再让孙权威胁其后路,而明公亲率大军御之,虽刘琦霸王再世,明公以数州之力抵御两州之众,亦可立于不败之地亦。”

曹操听后泠笑,转头问荀彧道:“文若,汝以为如何”

荀彧颔首笑道:“虽然世人借阅刘琦乃霸王再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明公英明神武,亦不落其后亦。再则天子在明公之手,明公占据天下大义,强如刘琦者,亦须派出使者觐见天子,求诸州牧。再则明公所据之地,数倍与刘表父子;明公所辖之民,亦倍于刘表父子。再加上将士用命,明公何须忧不能胜刘琦小儿亦”

曹操大喜,当即决意以献帝之名,封刘琦为益州牧,统领益州之众。

大家一合计,郭嘉与曹操、荀彧耳语半个时辰后,曹操方派出使者,一路从许昌徐徐南下,在建安7年12月才到达成都,方以天子之名,正式册封刘琦为益州牧。而此时刘琦早已经铲除益州不服之众,才得到许昌小朝廷名义上的认可。曹操派来的使者,根本不对刘琦统治益州增加任何助力。

另外,曹操紧急调亲属大将夏侯渊、钟瑶前往长安,整顿关中防守,未雨绸缪,防备刘琦从汉中来攻。

最后,方让人请来鲁肃,告知刘琦已经夺取益州,刘琦益州数十万大军随时可以支援江夏,望孙吴早做谋划亦。

鲁肃颇为失望,问道:“丞相,是否不愿从宛城出兵,夹击荆州”

郭嘉出列答道:“子敬,自从官渡之战后,我主公以及以为刘琦乃平生劲敌,其凶险远远超过袁本初亦。刘琦手中拿着一把来历不明之剑,伪称什么高祖斩白蛇之剑,我主公早晚都渴望起兵南下,以剪除之。但是如今实在天时、地利不在我等,袁绍新死,北方四洲不定,我主身为大汉丞相,有解救北方四洲百姓之义务,到时北方四洲百姓之困稍解,我主再挥师南下,与孙破奴将军共同剪除刘琦这一顽劣,到时望孙破奴将军助之。”

鲁肃一听,也知道无可奈何,所幸曹操以献帝名义封赏甚厚,不但正式承认孙权吴侯、扬州牧身份,而且还领交州牧,如此感觉此行收获颇丰。

当即整顿行李,带领随从紧急南下,以将刘琦夺取益州,益州数十万大军可能进入荆州消息告诉孙权与周瑜。

不说鲁肃南下,而说曹操这一日正与荀彧、荀攸、郭嘉、满宠诸人商议讨伐袁尚之事,官渡张辽再次派出使者,原来在袁尚自领车骑将军之后,袁绍长子袁谭在谋士郭图劝说下,亦自领车骑将军,不但亲率大军前往邺城攻击袁尚,而且派出使者表面臣服曹操,以解后顾之忧。

曹操接到请战书后,大喜,递于荀彧、郭嘉等人观之后,说道:“袁氏兄弟不合,操早晚破之。”

当即率领十万大军北上,进逼黎阳,守将吕翔吕旷兄弟与战不利,最后在满宠劝降之下,于建安7年11月投降曹操。

如此曹操声威大震,争斗中的袁尚袁谭兄弟再次意识到危机,若是继续相争,兄弟二人必然被曹操相继歼灭。

特别是袁尚,在黎阳被攻破后,当即听从谋士审配的意见,主动放弃平原,一面积大军于邺城,以待曹操,一面令谋士逢纪留守南皮,招揽豪杰,以支援邺城袁尚。

曹操兵临城下,围攻数月,双方死伤惨重,满宠建议道:“主公,你是想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呢,还是想打持久战”

曹操疑惑的说道:“当然是尽早。”

满宠颇为得意,将嘴凑近曹操耳际说道:“如果想尽早结束,就请主公退兵。”

曹操大惊,揣摩在郭嘉手中的丹丸当即惊落地上,满宠得意洋洋的说道:“退兵你这是什么主意”

郭嘉一听,喊道:“明公,不可亦。“

满宠颇不以为意,不屑的说道:“这叫欲擒故纵。”

当即,满宠讲出自己计策:大敌当前,袁谭与袁尚两兄弟势必会捐弃前嫌,共同对敌。这样,这一场邺城争夺战将会旷日持久地打下去,但若撤兵回到许都,解除了战争威胁的袁氏兄弟,一定会因为争夺执政权而再次同室操戈。届时,再来收拾两败俱伤的袁谭、袁尚,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郭嘉已经惊出一身泠汗,反驳道:“若主公时间充足,这不失为一条好计策,但是如今主公最缺乏的就是时间。我等自去岁攻破黎阳,在这邺城外已与袁尚大战三月有余,眼看守军不如初时坚决,怎可自毁长城,退回许昌,来年再战。如此刘琦治理益州,颇有成效,如此两年之内必然益州士民尽服,到时其率领大军北上,明公危矣。”

满宠颇为不满,反驳道:“你数月前都说邺城将被攻破,但时至今日,大军伤亡数千人,邺城仍然在袁尚手中,如此攻破邺城须待牛年马月”

郭嘉笑道:“只因时候不到,故没攻破亦。如今时机已到,明公月余即可攻破邺城。”

当即在曹操耳际耳语数声,曹操听后大喜,当即让人一一照办。

话说这几日,邺城传言不断,不时传出袁谭在临淄拥兵自重,看到袁尚被围后,见死不救,以图在袁尚死后,统领袁绍旧部。

另外传出袁尚看到邺城被围,大军损失惨重,准备放弃邺城,或逃往南皮,以甩掉曹操这个沉重包袱,让曹操与袁谭相拼,自己在徐徐发展。

冰冻一次,非一日之寒。虽然袁谭袁尚兄弟认识到危机重重,不代表下面的人能够认识到危险,看到城外曹操攻势一日胜过一日,听到对方阵营如此恶浊,邺城之内,支持袁谭支持袁尚的阵营几次差点血拼于邺城。

袁尚非常着火,虽然审配告诉自己这是曹操谣言,但是谣言传得如此有板有眼,不能不让生疑。就拿针对自己的谣言来说吧,邺城被围,自己有逢纪到南皮收集人马,预防曹操攻破邺城后,自己无处所归,但想不到如此隐蔽的事情,也被对方拿来说事。

正在这个时候,审配精神沮丧的跑来,原来审配之侄审荣在路上被不明数十人围攻,被杀于闹市之中。

审配仔细一盘问,当即认为袭击者为青州人。因为袭击者操作青州口音,现场被杀者遗留了一把兵器,上面有青州制字样。

伤亲之痛下,平日泠静的审配当即认定袭击者为袁谭指示,跑来让袁尚做主。

袁尚看着痛心疾首的审配,也毫无办法,邺城为袁绍之根基,袁家在邺城势力盘根错节,要确定行刺人员,比登天还难。须知在这邺城之中,明确表示支持袁谭的世族,不下数十家,在这节骨眼中,总不会全都杀光。

当即忧伤的问审配道:“审先生,邺城可守否”

审配正欲解答,守卫南城门的鞠义急报:“主公,将士们听说审荣被杀后,人心惶惶。曹军来攻的时候,竟然出现支持袁谭人马不支援支持主公的人马,支持主公的人马竟然不支持袁谭的人马。如此之下,邺城危矣。”

袁尚大惊,问道:“审先生,如此奈何”

审配说道:“祸起萧墙,邺城不可守亦”。

袁尚闻之,大哭道:“父亲将基业交付于尚,想不到不到一年,孩儿不孝,竟然失之基业亦”

审配亦大哭,跪下道:“主公,为今之计,早做决定亦,否则事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